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麻煩越來越大了,澳大利亞“損己利人”,迎來了第二波“高潮”

到了今天,還有人在拿鐵礦石說事。有很多人都在認為,澳大利亞透過鐵礦石扳回了一句。其實,澳大利亞是世界第四大農業出口國,農業才是澳大利亞的根基。一些澳大利亞媒體認為,鐵礦石漲價了就能夠多賺一筆。鐵礦石多賺一筆,就能夠把水果、龍蝦、葡萄酒、大麥、玉米、大豆的損失彌補回來。其實,這僅僅是一廂情願而已。現如今,澳大利亞農民已經非常焦慮了,一幕“損己利人”的大戲正在上演。

首先,澳大利亞損失了自身的利益,“利了”美國、歐洲部分國家。澳大利亞原本認為,自己當了出頭鳥,在遇到困難以後,盟友們會出手相助。結果,事情恰恰相反,盟友們不僅沒有對澳大利亞出手相助,反而在落井下石。美國趁機向我國增加了大豆、小麥的出口,法國趁機向我國增加了紅酒的出口,紐西蘭趁機向我國增加了牛肉的出口。可以說,歐美國家都在加緊瓜分澳大利亞農產品失去的中國市場份額。

其次,澳大利亞損失了自己的利益,“利了”中國。鐵礦石漲價給我嗎敲響了警鐘,不能再繼續依賴單一國家進口,重新開始審視煤炭、鐵礦石的進口來源與分佈。農產品則敲響了我們自主農業的警鐘,就在今天,看到了一個好訊息,解決種豬“卡脖子”的問題已經被提上了日程。

攻克中國豬肉“最先一公里”的難題,就是要把培育種豬的技術牢牢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裡。對此,中國養豬首席科學家陳瑤生作出了呼籲,農業科技要走出實驗室,要讓農業科技商品化,惠及全體養殖戶。將肉盤子端在自己手裡,與將飯碗端在自己手裡,一樣非常重要。

所以,澳大利亞其實已經進退兩難了。如果選擇更進一步,鐵礦石的損失可能將成為下一個農業;如果選擇退一步,也很難回到當初的好日子。最關鍵的是,即使澳大利亞後悔了,中國消費者是否還會買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