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馬培童|焦墨畫的新發展

馬培童 筆名:守一,江蘇沛縣人,現為香港畫院院長,原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美術家協會主席,中國國家畫院訪問學者。師從著名藝術理論家程大利老師,90 年代拜一代大師張仃先生研習焦墨山水,先後就讀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中央美術學院崔曉東山水高研班。在傳承老師藝術思想的基礎上開拓進取,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中“焦墨焦彩”專案的探索中,對傳統技法有突出貢獻,榮獲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稱號。創作“吳哥窟焦墨組畫”探索“刻石皴”,引起國內外學界關注。再現吳哥石窟神魂之“遠古的呼喚”,入選中國美協舉辦美術世界行及海外研修工程成果彙報展,作品由中國美術家協會收藏。繼“吳哥窟組畫”後,禮拜秦始皇兵馬俑、莫高窟等各大石窟和漢兵馬俑,深入刻石皴的理性思考與創作精神,被陳傳席教授點贊為“彭城刻石皴是前人沒有的新建立”,走出了焦墨畫一條新路子。2020-2021年度,中國國家畫院立“焦墨畫的表現”的研究課題,在盧禹舜院長指導下做長達一年的研究,使理論與實踐兼修得以昇華。

焦墨畫的新發展

——馬培童的彭城刻石皴

凡是能稱為好畫的,必有突出的特點。一幅畫有優點不容易,有特點就更不容易了。

徐州畫家馬培童的焦墨畫就很有特點。他選擇的題材是吳哥窟的佛教造像和秦始皇兵馬俑,還有徐州出土的漢畫(以漢墓出土的兵馬俑和畫像石、畫像磚為主)。他用焦墨創作,看上去是很寫實的,實際上他的焦墨有新的建立。他畫的佛像人像也利用了素描的形式、方法,而他卻利用甲骨文、金文、畫像石以及敦煌壁畫的形式方法作為表現的筆墨,看上是素描的暗處、明處或灰處,仔細觀看卻是甲骨文金文等。

馬培童是徐州人,對徐州的畫像石十分熟悉也十分有感情。他不僅把畫像石的內容化作人像佛像的筆墨,而且整個畫面都有畫像石的感覺,但畫出來又是佛像或人像。他的焦墨筆下有力度、有韌性,蒼渾樸茂,深沉雄大,這是前人作焦墨畫所沒有的,所以馬培童發展了焦墨畫。

馬培童的焦墨畫,人又稱彭城刻石皴。他用筆墨畫出刻石的感覺,這感覺又特別似徐州的畫像石,所以稱為彭城刻石皴。

馬培童把古今中外的很多藝術先生綜合在一起,作有機的化合,闖出一條新路。希望他繼續深入地研究,創作出更優秀的作品來。(文/陳傳席)

二零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於中國人民大學

【作品欣賞】

泰國寫生組畫 180x97cm

泰國寫生組畫之二 180x97cm

靜思觀音 136x68cm

劉邦 136x68cm

佛陀對話 180x97cm

敦煌寫生組畫 180x97cm

敦煌寫生組畫之二 180x97cm

敦煌壁畫寫生之五 180x97cm

遠古的呼喚 180x97cm(中國美協收藏)

秦始皇兵馬俑組畫之一 180x97cm

秦始皇兵馬俑組畫之二 180x97cm

秦始皇兵馬俑組畫之三 180x97cm

大地富豪 180x97cm

家居佛山寶地 136x68cm

青衣花旦 136x68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