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蔚來又虧40億,車價還要繼續漲,這些車企的錢都用哪兒去了?

上週,算是被財報圍繞了,先不說虧損的事,關鍵是虧損了還有後續。

就像車企報每個月銷量一樣,那些銷量大漲的恨不得掐著零點的鐘聲就發出來,那些暴跌的,恨不得大家趕緊忘記還有銷量這回事兒。財報雖然沒有這麼明顯,但也差不了太多,所以在過去一週裡,幾家釋出財報的車企資料都不怎麼好看,並且有兩家還可能在下半年宣佈車型漲價以增加盈利,即便他家的價格已經來到對標BBA的級別了。

1.蔚來繼續虧損,40億要從車價上找補回來?

3月25日,蔚來汽車釋出2021年財報,總營收361。364億元,同比增長122。3%,其中汽車銷售額331。697億元,同比增長118。5%。2021年蔚來淨虧損40。169億元,同比下降24。3%。

也就是說,從2015年成立至今,蔚來依然處於虧損階段,不過也不要著急,畢竟特斯拉的虧損年限也不短。可是值得注意的是,財報中還顯示,蔚來汽車2021年毛利為68。214億元,毛利率為18。9%,汽車毛利率為20。1%。雖然位元斯拉的29。3%還略顯遜色,但也超過了保時捷、法拉利等超豪華品牌。

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蔚來的銷量就不夠理想,即便毛利潤很高,但盈虧的根本還是銷量,可是同樣在上週,前腳公佈虧損,後腳蔚來汽車就表示:預計將在今年5月下旬釋出2022款ES8/ES6/EC6,搭載8155晶片和5G通訊模組,以及其它若干最佳化改進,價格也會進行合理調整。

簡單來說,就是穩不住了,價格要上漲,難道說蔚來想在車價上找補回來這40億?

2.北汽藍谷,血虧50億,極狐也胡不了牌

對不起,剛才說蔚來虧損的時候聲音有點大,北汽藍谷同樣在上週公佈了2021年財報,實現營業收入86。97億元,同比增長64。9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2。44億元。

目前北汽藍谷旗下有ARCFOX和BEIJING兩個品牌,其中BEIJING目前已經主要供應網約車這類B端市場,並未在私家車市場收穫更多銷量。而ARCFOX品牌先後推出中高階車型阿爾法T和阿爾法S,可這兩臺車的銷量表現可以說和同期的競品完全不在同一檔次,資料顯示2021年極狐ARCFOX汽車共僅交付了4993輛。

作為曾經國內的純電動車銷量大戶,曾連續多年穩定中國純電動車銷冠,可隨著其他新能源品牌的銷量高漲,北汽藍谷卻並未趕上這波風口。

3.淨利潤超43億,看營收還得是吉利這樣的老哥才行

新能源確實是大勢所趨,但別忘了傳統車企才是財大氣粗,燃油車依舊是當前的主流產品,即便未來要走新能源路線,像吉利這樣的傳統車企轉型不是分分鐘的事?畢竟有錢啊!

同樣是在上週,吉利也公佈了2021年財報,總營收同比增長10。3%至1016億元,扣除以股份付款後股東應占溢利增長9。4%至60。6億元;股東應占溢利48。5億元;淨利潤43。5億元。與此同時,現金流管理穩健,總現金水平達到280億元,創歷史最高水平,淨現金達208億元。

營收高、利潤高、現金流更高,這就是傳統車企相比於新勢力品牌的最大優勢,有錢又有技術,關鍵還有市場認知。

作為近幾年自主品牌銷冠的吉利汽車,盈利能力當時沒問題的,很多人說它的股價遠不應如此,所以有興趣的小夥伴還是可以入手的,而我認為它被低估的遠不止於此,還有吉利正在從此前收購的、入股的、合作的外資品牌吸收並利用起來很多其他自主品牌沒有的技術和營銷經驗,這才是它能連續幾年保持中國汽車品牌銷量第一的原因。

不知道各位發現沒有,現在的吉利越來越不像自主品牌了,更像是一家外資品牌的路線。

4.眾泰流拍,誰來接燙手山芋?

有一說一,車企盈利自然是好的,即便是虧損,只要還有得虧,就還有轉機,可問題是如果你連虧都沒得虧,賣也賣不掉,那就真的是死翹翹了。

上週,據報道顯示,重慶眾泰汽車在第一次資產拍賣中,以報價13。65億的價格拍賣流拍後,第二次以折價20%的價格繼續流拍無人問津。隨著第二次流拍,第三次資產拍賣將再度折價20%,如果拍賣成功這部分收入將用於償還債務。

眾泰還是曾經紅極一時的品牌,最大的問題就是明目張膽的仿造其他品牌汽車,但我們能看到現在路上依然有不少眾泰曾經生產的車輛在行駛,短短几年時間就已經落到要拍賣資產來償還債務的地步,最慘的是還沒有人接盤。

不過要相信,只要價格夠低,總會有人接盤的。

5.長安董事長再預判,80%中國品牌將“消失”

是的,還是長安董事長朱榮華,在上週舉辦的某大型論壇上,他坦言,未來3-5年將有80%的中國燃油車品牌“關停並轉”(即關閉、停產、合併、轉型)。

其實早在幾年前,不光是朱榮華董事長,都預測過未來中國汽車品牌將只剩下個位數,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也正朝著他們預測的方向前進,從眾泰、寶沃、北汽幻速等品牌相繼倒閉開始,會發現國內主流的中國汽車品牌正在減少(新勢力品牌除外),目前來看長安、長城、吉利、比亞迪、奇瑞已經是最主流的自主品牌,剩下的大部分處於平均線以下。

而這次的預測,應該是算上了新勢力品牌的,所以相比於幾年前要更樂觀以下,與此同時,他也在論壇上給到了一組資料,那就是2021年傳統燃油車市場現存85個品牌,其中34個品牌品牌月銷量千臺以下,有9個品牌消亡。

所以對於這波預判,大家最終會留下哪些品牌呢?

6.北汽怎麼就只剩獨苗了?還是個混血的

前面我們說了,北汽藍谷2021年的財報已經拉胯,血虧50億,但母公司的日子也不是太好過,不對,只能說是北京汽車的自主機板塊不好過。

上週,作為北汽藍谷的母公司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也釋出了2021年業績報告,實現營收1759。16億元,同比下降0。6%;毛利潤376。43億元,同比下滑10。67%;年度淨利潤151。51億元,同比增長16。95%;歸屬於公司權益持有人的淨利潤38。58億元,同比增長90。17%。

對於收入下滑,北京汽車表示是由於北京賓士的毛利減少以及北京品牌的毛虧增加所致。

聽懂了嗎?主要是由於北京賓士的毛利潤減少,並且細看這波營收,在1759。16億營收中,北京品牌為81。74億元,北京賓士為1679。66億元,差不多95%的營收都來自北京賓士,而在毛利潤中,北京品牌毛虧45。12億元,北京賓士毛利422。55億元。

簡單來說,沒了賓士北京汽車啥也不是,這樣說一點都不過分,但也沒辦法,誰讓北京汽車眼光好拿下了賓士的合資並且經營得很好呢?

可問題在於,在當下自主品牌集體向上的時間點,北京汽車花大價錢搞的自主機板塊完全沒了聲響,這絕對是未來發展的巨大隱患。

7.別克換標、起亞更名,合資遊戲才剛開始

最後一條,聊一下兩家合資品牌的八卦,一家是別克的全新LOGO曝光,取消了圓框,並調整了三個護盾的位置,扁平化趨勢類似於早兩年大眾更新LOGO,也是從立體走向扁平化。

另外就是在東風集團退股後,東風悅達起亞汽車有限公司(下稱“DYK公司”)已經正式更名為“起亞汽車有限公司”。股東也從原來的東風、悅達和起亞,更替為江蘇悅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起亞株式會社和江蘇悅達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對此,起亞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名稱不重要,關鍵是公司戰略。”

確實,不論是別克換標還是起亞更名,都代表著舊時代的結束,也意味著新時代的來臨,近兩年來這兩家合資品牌在中國的狀態都不太令人滿意,所以我們應該期待的是這兩家公司在換標和更名將帶來怎樣全新的表現。

就醬~財報一更就是股價動盪,是抄底還是清倉,各位要考慮好了。

下週,好像在放假吧?這周要上六天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