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陳平:我一生陰謀太多,必會遺禍子孫!陳家失爵位,真是陰禍嗎?

陳平曾說:

“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而陳平的侯爵之位在曾孫那一代失去之後,雖然有衛家的幫扶,依舊不能復起,果真是因為陰禍嗎?

這句話出自太史公的《史記》,我們先看

太史公的意思

,再看

陳平的本意

陳平與張良,沒有可比性

說起

陳平的陰謀

,一般喜歡拿來跟

張良的陽謀

相比,認為陳平的計謀大多陰損,善於利用人心的弱點,而張良卻高屋建瓴,以長遠的眼光從大局出發,運籌帷幄 ,指點江山。

事實上,我們大部分人都知道張良,知道漢初三傑,卻鮮有人知道陳平這個人,這又是為何?

這不得不說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在劉邦時期,

陳平的地位是遠遠不能跟張良相比的

,不是因為能力問題,而是出身。

張良出身貴族世家,他的祖父和父親

連任韓國五代國相

,單靠這個身份,雖然在哪兒都是頂級貴族。

因此,在輔佐劉邦一統天下之後,他能不戀權位,雲遊天下。

一則是因為他出身高貴,該享受過的都享受過了,又精通黃老之術,這才淡泊名利;另一方面是沒有後顧之憂,憑藉他的出身,祖上以及自己的人緣,哪怕自己身不在朝廷,家族也能無憂。

相比之下,陳平出身貧寒,只能

費盡一切心思往上爬

,哪怕臨死之前,也還擔心子孫不能保住這好不容易得來的爵位。

因此,在劉邦時期,陳平地位並不如何顯赫,因為陰謀隱秘的原因,名聲也遠遠比不上留侯張良。

幸虧他活得夠久,在惠帝晚年終於官至左丞相,尤其是呂后去世後,

與周勃平定諸呂

,迎立漢文帝,這才讓他達到人生巔峰。

六出奇計

所謂的“六出奇計”,出自太史公的“凡

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

。”意思是在劉邦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他有過六次出奇制勝的妙計,每條計謀都能讓他增加食邑,被加封。

這六條奇謀一般是指:

1.捐金行反間計,離間項羽君臣

公元前203年,劉邦被項羽圍困於滎陽城,長達一年之久,劉邦部隊被斷絕了外援與糧草,陷入困境。

這時候陳平獻計,先讓劉邦撥出40000斤黃金,買通楚軍將領,讓他們在楚軍散佈謠言,說道:“鍾離眜等將領功勞最大,卻不能裂土封王,他們已經與漢王約好,一起消滅項羽,共分楚國疆土。”

霸王項羽果然疑心,不再與鍾離眜等人共議軍事。

顧楚有可亂者,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鍾離眛、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史記·陳丞相世家》

2.以惡草近楚使

要說對項羽來說,影響力最大的莫過於

亞父范增

,為了離間項羽與范增,陳平不得不親自出馬。

有一次,項羽的使者來到劉邦營中,陳平先是讓侍者奉上好酒好菜,然後將使者請到上座,並對他大獻殷勤,還再三詢問范增的身體狀況,一副諂媚的模樣,並低聲對他說:“

亞父范增有什麼吩咐嗎?

使者不解地說道:“我們是霸王派來的,不是亞父派來的。”

陳平聽後,故作吃驚地道:“

我還以為是亞父派來的呢!

”然後馬上改了辭色,將使者趕到旁邊簡陋客房,用粗茶淡飯招待,陳平自己更是拂袖而出,對使者不管不顧。

漢王為太牢具,舉進。見楚使,即詳驚曰:“吾以為亞父使,乃項王使!”復持去,更以惡草具進楚使。——《史記·陳陳丞相世家》

使者回去將遭遇告訴項羽之後,項羽果然對范增起了疑心,不再聽從范增的建議。

最終范增離開了項羽,很快被氣死。

3.夜出子女二千人,解滎陽之圍

氣死范增之後,劉邦就準備逃出滎陽,然而外面霸王的大軍依舊包圍著這座城市,想要突圍,先得調開兵馬。

陳平讓劉邦先寫一封詐降信,約在東門投降,然後差遣2000多名婦女,一批一批地從東門出去,並讓人大喊“

快來搶女人啦!

”城外的楚軍一聽東門全是美女,便紛紛跑來東門爭搶美女。

待得其他三門空虛,劉邦便帶人從西門突圍而出。

4.躡足請韓信穩定軍心

公元前203年,韓信攻略齊地,軍威大震,而劉邦在廣武與楚軍對峙,戰況膠著。

此時,韓信派遣使者前來請封,希望劉邦封自己為“代理齊王”,劉邦一聽使者的話,當場勃然大怒,對著使者大罵道:“我在這天天盼著韓信過來幫我,如今不但不過來,還要自立為王!”

劉邦的話還沒說完,突然感覺自己在桌子下面的腳被人踢了兩下,抬頭一看,陳平在向自己使眼色,這才回過味來。

當即想通了其中關隘,如果這時候惡了韓信,他手握重兵,真的自立為王,要跟自己和項羽三足鼎立,那可就麻煩了,於是馬上換了一副面孔,對使者說:

“韓信勞苦功高,身為大丈夫,既然平定了諸侯,就要做個真王,何必做什麼假王。”於是順水推舟地封韓信做了齊王。

其明年,淮陰侯破齊,自立為齊王,使使言之漢王。漢王大怒而罵,陳平躡漢王。漢王亦悟,乃厚遇齊使,使張子房卒立信為齊王。——《史記·陳丞相世家》

5.請劉邦偽遊雲夢擒韓信

公元前202年,項羽烏江自刎,劉邦稱帝,封韓信為楚王,很快有人上書告發韓信謀反,劉邦向陳平問計。

陳平說:“陛下的軍隊不如韓信,將領更不是韓信的對手,如果正面攻打,勝負難料啊!不如陛下效仿古代帝王出巡,南方有一個叫雲夢澤的地方,

陛下出遊雲夢澤,然後讓韓信前來見駕

。此時在韓信的地盤上,又師出有名,想必他必然回來謁見,到時候只用一個武士就能將他抓起來,避免刀兵之禍。”

果然,劉邦到 雲夢澤之後,韓信在路中央迎接,劉邦便讓埋伏下來的武士將其綁了起來,投入囚車,帶回了京城,不再接觸兵馬。

6.解白登之圍

天下既定,匈奴南下,劉邦統帥32萬大軍親征匈奴,在平城被匈奴冒頓單于圍困於白登山。

被圍困7天之後,漢軍飢寒交迫,陳平獻計:“冒頓單于對新得到的閼氏寵愛有加,經常帶著她進進出出,不如從她身上打主意。”

於是,陳平讓手下

帶著金銀珠寶和一張美女圖私下面見閼氏

,獻上珠寶給閼氏,然後請她將美人圖獻給單于,說是將畫上的美人獻給冒頓單于。

閼氏一看,

這美人國色天香,她要是近了單于,以後哪還有我的事?

閼氏面色不虞,問使者,這是何意?

使者說:“我們原本打算將大漢第一美女獻給單于,期望與單于罷兵言和,美人現在不在軍中,所以先將畫像獻給單于。

但是,我們知道,這樣一來,可能會奪了您的寵愛,可是事出無奈。如果您能解了我們的圍,我們自然就不用獻這個美人了,還不如給您多獻上一些珠寶。”

最後,閼氏果然做好了單于的工作,讓他放棄了繼續圍困漢軍,解了白登之圍。

總的來說,陳平的計謀對劉邦統一天下有很大的幫助,這些計謀單獨來看,看似並不那麼高深,可是他

對人性的把握可謂是淋漓盡致

,每條計策都能深深控制住人心。雖然這些計策看起來都有點陰謀詭計的意思,但是

爭奪天下本來就是血淋淋的,不存在所謂正義

,也就沒有陰損不陰損之說。

陳平的個人經歷與品德

陳平剛投奔劉邦的時候,兩人縱談天下,十分投機,因此劉邦決定將陳平收歸麾下,而跟隨劉邦已久的周勃與灌嬰等人都勸劉邦說:

“這人曾經在家的時候就有盜嫂的惡名,跟隨魏王不久,又投靠霸王項羽,現在在霸王那待不下去了又來投靠漢王,實實在在是個小人。而且經常受賄,這種人怎麼能得大王重用?”

對於陳平的個人品行,其實從他的所作所為就能看出一二。

1.盜嫂、昧金

面對周勃等人的詰難,陳平並沒有對“盜嫂”一事做辯論 ,是不是有這麼回事不得而知。

對先投靠魏王,再投靠霸王,又來投靠漢王,陳平是這麼說的:“同樣一件有用的東西,在不同的人手裡作用不同,魏王與霸王不能重用,而大王善於用人,因此我才來到這。”

算是小小捧了一下劉邦,但是說得也算實話。

對於“昧金”,陳平一點不以為恥:“我來到這什麼也沒帶,一無所有,因此才接受人家的禮物。沒有錢,我就無法生活,也辦不了事。我收下的那些禮物還沒有動用,可以全部交出來,請大王給我一條生路,我願意辭職還家。”

但從話中的意思來看,

是勸劉邦任人唯才

,想要啟用陳平,靠的是他的才華,與收禮無關。

如果我們用這段話來看人品,就能看出不一樣的東西。

首先,他說不收受賄賂,就無法生活,顯然是假的,否則的話,為何收的禮物現在還沒有用?可是他也沒死啊!

在劉邦麾下效命,最開始就是官居都尉,不可能養不活自己,

收禮與否也許是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也許是人情世故,但是與生存絕對無關

2.智釋樊噲

劉邦臨死之前,感覺呂后勢大,有意壓制她的勢力,而樊噲的妻子是呂后的妹妹,凡事都站在呂后一邊,因此想在臨死之前除掉樊噲。

此時樊噲正在討伐燕王盧涫的路上,於是劉邦令陳平與周勃前去直接斬殺樊噲,然後讓周勃奪印掛帥。

在路上,陳平就對周勃說:樊噲是陛下的老部下,勞苦功高,現在陛下在氣頭上,所以下令我們殺了樊噲,萬一反悔了,我們豈不是吃力不討好?

再說,樊噲是呂后的妹夫,現在陛下病危,現在得罪了呂后姐妹,我們以後必然沒有好果子吃!”

於是,兩人並沒有殺樊噲,而是將他抓起來,綁上囚車,準備送到長安,在路上就傳來劉邦死訊,最終陳平在呂后面前無過有功,馬上被封為郎中令。

3.誅滅呂氏

劉邦當年一統天下之後,與諸將斬殺白馬訂立盟約:“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

可是劉邦死後,呂后就欲封外戚為王,當時左右丞相分別為陳平、王陵,以右丞相為尊。

王陵就反對呂后對外戚封王,而陳平和周勃卻贊成,下朝後,

王陵責備陳平、周勃等人

,說他們背棄了先帝的白馬之盟,對不起先帝。

陳平說:“在朝堂上力爭,我們不如您,但保全社稷、安定劉氏後裔,您就不如我們了。”意思是王陵只是成口舌之快,而陳平自己卻保全了大漢的江山社稷,說的王陵啞口無言。

事實上,陳平只不過是為了迎合呂后而已,果不其然,不久王陵就從右丞相位置上撤了下來,陳平當上了右丞相。

呂后駕崩,陳平與周勃等人剷除諸呂,並將少帝廢棄,曰:“

少帝非惠帝親子

”,不僅如此,還將惠帝另外3個子嗣也抓了起來,說都不是惠帝親子。

諸大臣相與陰謀曰:“少帝及梁、淮陽、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史記·呂太后本紀》

最後,陳平與周勃迎立了代王劉恆為新帝。

陳家爵位,四代而終

陳平死後,他的兒子陳買繼承爵位,然後孫子陳恢、曾孫陳何相繼繼承爵位。

到了陳何那一代,因為搶奪他人妻子,封國被廢除,爵位到此為止。

陳何被廢發生在漢武帝元光年間(第二個年號),他有一個兄弟名叫陳掌,娶了衛子夫的姐姐衛少兒,因此與衛家關係非常好。

陳何被廢之後,陳掌本來準備利用衛家的關係,希望恢復爵位,可是一直未能如願。

所以,同時期的太史公就在《史記》上寫了這麼一段話:

始陳平曰:“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然其後曾孫陳掌以衛氏親貴戚,原得續封陳氏,然終不得。

太史公的意思是,

陳平的曲逆侯爵位一旦失去,就不能復得

,算是

應了陳平生前的那句話

,因為他一生陰謀太多,會遺禍子孫,一旦封國被除,就不能再起。

這是符合太史公的思想的,符合當時時代背景。

陳平究竟是怎麼想的?

雖然符合太史公的思想,但是他的解讀就一定是正確的嗎?

首先,陳平是否有這句話我們先不去討論,假設是存在的。

那麼,問題來了,

作為一個以謀略出眾

,靠著自己的智慧從一介平民,成為權傾天下的丞相,

他怎麼可能說這樣的話

這句話無論怎麼看,都是在對自己後代失去爵位做預言,

真正聰明人,是不會將話說滿、說死

,永遠都想著留一條後路,比如殺樊噲就是這樣,何況是自己家族的傳承大計?

所以,我覺得他這句話應該是在為家族滅亡的原因找藉口,

是在為自己的身後名計較

我們從陳平的生平來看,他卻是做事不太地道,可是到了這個位置,他做的那些事,無論是私德有虧,還是計謀太陰損,其實都影響不了他的身後事。

除了有一件在史書上不太起眼的小事:

西漢後少帝與梁王、常山王、淮陽王都不是孝惠帝的親生兒子!

將皇帝從皇位上拉了下來,還說他不是先帝的親生兒子,並將其他三個也從王位上拉了下來,徹底斷絕了孝惠帝血脈,

這件事才是真正能遺禍子孫的大事!

陳平:我一生陰謀太多,必會遺禍子孫!陳家失爵位,真是陰禍嗎?

可是,這卻並不是能宣之於口的,就像霍光廢昌邑王劉賀,迎漢宣帝繼位,被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首位,可是他的家族,卻在他死後被滅族。

表面上看,他們家族爵位被除,或者被滅都與廢皇帝無關,可是真是這樣的嗎?

不僅如此,代王劉恆繼位期間,正妻與4個嫡子短短兩三個月就全部死了,這件事背後有何隱情?

在這種情況下,陳平在臨死之前,感嘆一句“我這一生陰謀太多,恐會

遺禍子孫!

”是不是就很合理了?

提起將自己遺禍子孫解釋為自己“陰謀太多”,將來無論是否會遭到清算,起碼不會被滅族吧,因為我這些陰謀都是為了大漢統一天下啊,都是為了國事,哪怕遭受“報應”,也不能太過分吧!

陳平:我一生陰謀太多,必會遺禍子孫!陳家失爵位,真是陰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