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惠州融深融灣競一流⑥丨萬億工業加持,邁向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

▲點選檢視專題報道

在惠州仲愷高新區,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專案的智慧化生產車間裡,液晶面板模組快速完成生產,並順著空中連廊“隔牆供應”到旁邊的TCL電視工廠。這裡已形成全球最大的模組和電視整機一體化生產基地,產品漂洋過海,銷往世界各地。

作為惠州土生土長的“明星企業”,TCL去年以2340萬臺的電視總銷量位居全球第三,電視面板市場份額全球第二,其中55英寸面板份額全球第一,為惠州打造萬億級電子資訊產業叢集、建設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再添動力。

TCL加快高階化發展和全球化佈局,是惠州這座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去年,惠州工業總產值超過1萬億元,成為“萬億工業大市”。搶抓“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機遇,惠州如今正大力實施深度融深融灣產業互補、科技互興等八大專項行動。今年,惠州擬建設工業專案1200宗以上,全市工業總產值計劃突破1。2萬億元,將加快建設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高地。

專案為王

“2+1”產業為新型工業強市提供硬核支撐

在國家電子資訊產業基地惠州仲愷,TCL、華星光電、旭硝子、德賽西威、德賽電池等知名企業的生產線“虎”力全開,數字化讓產品生產快節奏進行。在這裡,智慧終端、超高畫質影片顯示、智慧能源等多個千億級產業鏈條已經拉開。

百里之外,國家重點建設七大石化產業基地之一的惠州大亞灣,新一輪專案建設熱潮湧動。總投資約100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專案、總投資150億元的恆力(惠州)PTA專案緊鑼密鼓推進,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的夢想越來越近……

2021年,在惠州這座製造業大市的歷史座標上,留下了不凡的刻度。不僅因為惠州GDP接近5000億元大關,而且在於惠州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繼廣深佛莞之後,惠州成為廣東第5個躋身全國“萬億工業大市”方陣的城市。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表示,成為“萬億工業大市”是惠州實體經濟發展的重大突破。隨著一批大專案建設,惠州可以為廣東高質量發展作新的更大貢獻。

覆盤這份答卷可看出,這是堅守制造業帶來的勝利。特別是“2+1”現代產業叢集“強勁壯骨”,為惠州的經濟大廈打穩了“四梁八柱”。

——電子資訊產業叢集擴規提質,形成5G及智慧終端、超高畫質影片顯示、智慧網聯汽車、新能源電池等主導產業,11家企業上榜全省電子資訊製造業100強,行業總產值4591億元,居全省第三。

——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叢集發展提速,形成年產能2200萬噸煉油、220萬噸乙烯煉化一體化規模,行業總產值2837億元,兩年年均增長10。9%。

——生命健康產業初步形成以中醫藥為特色產業,醫藥、器械同步發展的產業叢集,產值377億元。

還有一組資料顯示惠州堅持“專案為王”、狠抓實體經濟的決心。

5年來,惠州新引進投資超50億元的引領性產業專案42宗。7個縣區千億級園區兩年來新簽約專案212宗,新開工196宗,新投產93宗。

5年來,惠州累計新增企業13。8萬戶,增長111。8%,新增百億級工業企業7家。

5年來,惠州高新技術企業從466家增至20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從939家增至1862家。

這種“虎虎生威”的態勢,在壬寅虎年得以延續。

今年一季度,惠州的GDP、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等5項指標增速居珠三角第一。這背後是營商環境不斷最佳化。

“無論是德賽西威智慧網聯惠南工業園、德賽電池高階智造惠南工業園兩大專案建設,還是德賽矽鐠專案順利簽約,我們都感受到惠州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新型工業強市的決心和魄力。”德賽集團董事長、總裁姜捷介紹,在政府的良好服務下,德賽堅持以“新能源+智慧汽車電子”為戰略主航道,著力打造的新能源電池、智慧汽車電子兩個核心產業處於國內行業領先地位。

如今,惠州正加快建設新型工業強市,計劃到2026年工業總產值達1。6萬億元,工業投資五年超6500億元,建成世界級綠色石化產業高地,聯動打造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資訊兩大產業叢集競爭力走在全國第一方陣前列。

產業聯動

強化深莞惠電子資訊產業協同發展

寬敞通暢的大道上車輛往來,新落成的公園裡草木繁茂,工地上崛起一棟棟的工業大樓、部分專案已建成投產……在“國字號”平臺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新變化處處可見。截至目前,起步區已引進專案80多宗,計劃總投資超過600億元,預計達產產值超過1200億元。這片曾經的荒地上正在崛起一座產城人融合的千億級現代產業新城。

在這裡,來自深圳的一大批企業落戶建設。作為一家集團總部位於深圳的科技型企業,廣東省豪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資20億元,將生產基地轉到惠州。“惠州的發展空間大、前景廣闊,快事快辦、服務優質,成為我們公司選擇新一輪發展的最佳基地。”該公司政府專案經理古略弘說。

像這樣,越來越多深圳優質企業“牽手”惠州。這背後是惠州深化深惠產業鏈協作,特別是強化深莞惠電子資訊產業協同發展,推進惠州電子資訊產業補短板煉長板,加快建設世界水平數字產業基地。

據不完全統計,從2018年以來,惠州積極發揮臨深地域和資源要素優勢,加強深圳優質企業招商力度,共吸引了77家深圳電子製造業和生產服務業企業在惠註冊,負責運營新落戶電子資訊產業鏈專案88宗,計劃總投資近600億元。引進的專案主要集中在5G及智慧終端、超高畫質影片顯示、新能源電池等領域。

根據今年2月出臺的《惠州市先進製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惠州將積極對接深圳、東莞的電子資訊、生物醫藥、清潔能源和新能源、新材料及廣州、佛山的裝備製造、超高畫質影片等領域,努力建成全國重要的先進製造業高地。

為更好地承接廣深莞等先進城市的優質產業外溢,惠州近年來力推“3+7”工業園區建設,打造成為惠州發展先進製造業的主戰場。

今年,惠州“3+7”工業園區計劃投入196億元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堅持把70%以上用地指標用於工業專案,全年力爭新引進專案200宗,新開工專案230宗,新投產專案130宗。

一邊是新專案不斷建設投產,一邊是既有專案加快數字化轉型。

近年來,惠州製造業數字化轉型提速,工業網際網路標杆示範專案取得新突破,在超高畫質影片、汽車電子、石油化工等多個行業領域累計打造了21個省級工業網際網路標杆示範專案。同時,推動5G+超高畫質影片、5G+汽車電子、5G+石化等多行業典型應用場景建設。截至2月底,惠州“上雲上平臺”企業累計15700家,其中工業企業累計4039家,“上雲上平臺”企業數量三年增速保持在40%以上。

科技互興

依託“國之重器”建設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

在惠州市惠城區河橋片區,從惠州學院旁邊的59鄉道朝山腳下方向行駛,穿過惠大鐵路涵洞便豁然開朗,一座嶄新的科技園區出現在眼前。在這裡,國家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研究部園區已經建成啟用,東江實驗室也已入駐。在此基礎上,惠州正在規劃建設河橋科教城,集聚一批高階人才,努力打造惠州基礎科學研究的“最強大腦”。

今後,東江實驗室將與國家兩大科學裝置總部區實現園區資源共享,並充分依託兩大科學裝置集聚科研優勢,有力推進大灣區能源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兩大科學裝置的總部區和裝置區全部建成啟用後預計可以吸引約1500名科學家等科研人才來惠州工作。”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鬍正國說。

根據惠州融深融灣科技互興專項行動,惠州將加快兩大科學裝置建設,積極推動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上升為國家實驗室,高水平規劃建設河橋科教城,推進同位素研發、重核素合成等重大科研專案,促進離子膜、超導加速器等一批科研成果落地,助力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同時,加快推進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區建設,努力建設深圳創新資源首要承接地和科技成果轉化首選地。

為引進深圳創新專案,惠州積極探索異地孵化器,建設惠深創新中心。目前,惠深創新中心已實現運營機構進駐並開展招商對接,將努力打造深惠兩地產業及創新的合作交流平臺,全面提升惠州融入“雙區”和兩個合作區建設的深度和廣度。

在惠州引進的企業中,創新能力較強的高新技術企業是重點。根據《惠州市培育發展高新技術企業行動計劃(2022-2025年)》,惠州按照建立創新型城市的總要求,從引導企業培育入庫、落實高企認定獎補、引導企業研發投入等8個方面,積極落實相關扶持政策,將推動全市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到2023年達3200家以上、力爭到2025年達5000家。

主動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惠州不斷強化高新技術企業的引進培育,力爭今年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分別達到2600家、2200家,新增“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35家,新增工程技術中心30家。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惠州區位優勢明顯,可以更好地對接深圳等地的產業資源。而廣闊的土地空間、便捷的交通物流和優質的政府服務,讓我們更有信心做大做強。”落戶中韓(惠州)產業園起步區的一個智造產業專案總經理方凱濤為惠州創新驅動發展的良好營商環境點贊。

【記者】周歡

【攝影】梁維春

南方觀察丨咬定“工業立市”,惠州要打好實體經濟硬仗

專家聲音丨中山大學教授林江支招惠州:服務好大專案,培育好中小企業

【作者】 周歡;梁維春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來源:南方Plus】

宣告:此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透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絡,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郵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