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秦簡中的帝國興亡史:除了兵馬俑,秦朝還留下了什麼?

本 文 約 5480 字

閱 讀 需 要 14 min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唐代文學家杜牧的一篇《阿房宮賦》洋洋灑灑,以史為骨,藉助誇張的想象,繪製出一幅秦阿房宮宏偉絢麗的圖卷。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統一的秦帝國只存在了短短14年,然而這個龐大帝國的影響卻延續了兩千多載。它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出現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另一方面,秦始皇一統六國後,舉全國之力興建的一系列龐大工程,不僅在彰顯著這個全新帝國的實力,而且如邊塞長城、貫通全國的“馳道”更是在王朝覆滅後仍然繼續發揮作用,影響著歷史的程序。

兩千多年的滄海桑田,宮闕萬間早已化作塵土,而 《史記》中關於秦帝國那超乎世人想象的浩大工程;那聞戰而喜、橫掃六國的虎狼之師;還有那些令“天下苦秦久矣”的嚴刑峻法關於秦帝國有限記載中的光與影,是史家爭論不休的話題,也是文學家的靈感來源。也是因文獻稀缺,這個短命而恢宏的帝國始終戴著一層神秘面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秦代考古工作展開,20世紀下半葉,秦咸陽城遺址考古發掘展開、秦始皇陵兵馬俑重見天日、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湖南龍山裡耶古城秦簡發現等等,一個接一個的重大考古發現,不僅讓虎狼軍團“復活”,也讓那個時代的社會百景透過簡牘重現,大秦帝國的面貌正在逐漸變得清晰。

1975年9月,陝西臨潼,秦始皇陵兵馬俑考古發掘現場。秦陵兵馬俑被發現後引起國內外廣泛關注,政府決定在發現兵馬俑的原址修建一座遺址性專題博物館。當遺址性博物館就地成立之時,由陝西省文管會領導的“秦俑坑考古隊”也隨即轉入正式發掘工作

秦軍功制度的另一面

當然,若不糾結於具體歷史事件,單隻從秦代徭役制度的角度來看,睡虎地秦簡中不僅有關於秦代法律的具體條文填補了空白,而且一些具體記載也的確重新整理了傳統文獻中的定論,尤其為研究秦代徭役制度和軍功制度提供了寶貴的史料。

先說徭役制度,早在戰國時期,秦國為了最大限度地動員國民參與國家建設以及對外戰爭,對全國百姓進行編戶,建立了一套完備的戶籍制度和徭役徵發制度。簡而言之,秦國在搞戰爭總動員,實行普遍徵兵制,而士兵又多以徭役的形式來徵發。舊時的研究成果,主要是根據 《漢書·食貨志》《文獻通考·兵考一》等傳統文獻中記載得出結論:秦代男子23歲以後要服兵役,一生要當兵兩次,一次負責守衛首都一年,稱“正卒”;另一次守衛邊疆一年,稱“戍卒”,此外還要在本縣、郡內服役一個月,稱為“更卒”。這也是長期以來人們對秦漢時期兵役制度的定論。但隨著睡虎地秦簡的陸續公佈,這個傳統定論受到挑戰和一定程度上的顛覆。

1976年,文物考古工作者對發掘出的秦代竹簡進行科學保護。竹簡材質處於極差狀態,竹簡內容又是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獻資料,具有極其重要的研究價值。因此,必須盡最大努力想盡一切辦法,及時妥善、完整、長期地儲存這份珍貴的遺產

這份重要史料主要出自 《編年記》,根據簡牘記載,墓主喜生於秦昭襄王四十五年

(前262)

,到秦王政元年

(前246)

出現了“喜傅”的記載,“傅”即是指將名字著於戶籍,也是開始服徭役之年,這一年喜剛滿17歲。到了秦王政三年

(前244)

,19歲的喜就已“卷軍”,參加了卷地的戰鬥。這透露出一個重要資訊,即秦國男子至少早在20歲之前,就有被徵發從軍參戰的可能性,而非23歲以後。該年之後,《編年記》的資訊量更大,喜先後在秦王政三年

(前244)

、秦王政四年

(前243)

、秦王政十三年

(前234)

三次參軍。就喜個人經歷而言,無論從服役的起始年齡,還是徵發頻率來看,都與傳統認知的一生服役兩次差距甚遠。

秦簡《為吏之道》,1975年12月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之一,由51支竹簡組成

當然也有觀點認為,喜的幾次參軍經歷皆發生於秦始皇統一中國前,不具備說服力。但事實是,

秦橫掃六國、建立秦朝後,

且不論

仍需要大量人力築長城、建宮殿、修陵寢等大興土木建設,即使是對外戰爭也一直未曾停止,秦始皇三十二年

(前215)

,秦始皇命蒙恬率軍30萬出上郡,北伐匈奴。同樣在秦朝建立後,又興師南征百越,《史記》中提到

秦始皇三十三年

(前214)

秦朝征服嶺南後,設定桂林、象、南海三郡,而 《淮南子》載秦軍在征伐百越的戰爭中,更有“伏屍流血數十萬”的慘烈記錄。秦帝國在統一後仍在進行戰爭,用兵數量也未必比吞併六國時少,要短時間從本質上變革兵役制度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彩繪變形鳳鳥紋漆卮,秦代,高12。3cm、口徑12。7cm、底徑11。3cm,木胎,卷制。單環耳已殘,蓋已佚,外底與內底均有烙印文字“亭”,出土於雲夢睡虎地11號墓,現藏湖北省博物館

還有揭竿而起的陳勝,也給秦代兵役制度的嚴苛提供了一條有力證據。陳勝起義說“戍死者固十六七”,說到邊地服兵役的這些人,有十分之六七都是要死在那邊、有去無回的。這也從側面證明,秦代兵制,服兵役的期限絕不會是一生僅兩次。從秦簡 《編年記》中關於喜一生多次服役的記載來看,更可能的情況是秦王朝統治下的男子,但凡年齡在十六七歲傅籍開始,一生中隨時都有被徵調從軍之可能,而這些人一旦被徵調,往往有六七成的人有去無回。去秦不遠的漢朝人評價秦政“窮武極詐”,大抵是準確的。

陝西臨潼出土的秦代兵馬俑。左圖為下級軍吏俑,右圖為普通士兵俑。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建立二十級軍功爵位制,從出土兵馬俑外觀看,也能明顯看出等級差異。軍吏俑身份上低於將軍俑,秦陵出土的軍吏俑有中級、下級之分,從外形上看,頭戴雙板長冠或單板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普通士兵俑在秦陵中佔大多數,通常只梳髮髻,無冠

雲夢睡虎地秦簡出土後,秦朝的軍功制度得到更完整的細節補充。戰國時代,秦國自商鞅變法後迅速崛起,而變法核心內容之一,就是打破了原有固化的貴族階層世襲,建立了二十等級的軍功爵制,將戰功作為升遷的主要依據。古代戰爭常以斬獲敵人的首級來作為軍功,在以往認知中,秦人的軍功基本與敵人首級畫等號。這個制度曾被認為是可以從士兵到將軍的公平制度,也是秦人能聞戰而喜的主要激勵來源。

但睡虎地出土的秦簡卻告訴你,敵人的首級也不是萬能的。在 《秦律雜抄》中有這樣一條規定,即“故大夫斬首者,遷”,這裡的“遷”指流放、貶謫,位於第五級的“大夫”親自去斬首,不僅沒有軍功,反而是犯法的。換而言之,斬首封爵的上限不得過“大夫”。也就是說在秦代的軍功制度中,首級不能完全等同於軍功,底層軍士的確可以透過斬殺敵人首級晉升,然而一旦靠首級晉升到大夫後,其身份相當於基層軍官,對於他們的考核標準也變了,不再與普通士兵相同,而是帶領團隊獲得戰果。

一支軍隊,士兵作戰勇猛固然重要,但指揮官的能力則起決定作用。如果僅僅靠砍敵人腦袋就能一路無屏障晉升到高階將領,甚至封侯拜相,那秦國高位者恐怕全是一群武夫、莽夫,又哪能培養得出王翦、蒙恬這樣能夠統領千軍萬馬的優秀統帥?此外,秦律中禁止大夫親自去砍首級,除了對軍官變更考核標準外,也是為了杜絕軍官利用職權與士兵搶奪戰功的情況出現。畢竟在軍功制度的刺激下,因爭功而內訌的情況時有發生。

睡虎地秦簡 《封診式》中記載的兩個案例就揭示了秦代軍功制度這方面的弊端。案例一是士兵甲在軍中看見士兵丙拿著劍砍士兵丁,甲制止後問起原因,得知是丙要搶奪丁獲得的首級,於是將丙捉拿治罪。案例二則是講兩名秦軍在戰場上斬獲一個首級,而後互相爭奪,於是請上級來裁斷。沒想到這位裁判官在驗首級的過程中發現首級所受的是劍傷,而非戰場上的矛、戟、戈等長兵器造成,裁判認為事有蹊蹺,懷疑是謀殺自己人冒領軍功,於是通告各部隊統計失蹤計程車兵,並讓他們來辨認首級。

這兩個案例反映出一個殘酷的事實——在秦代軍功制度的激勵下,士兵固然能夠勇猛作戰,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現自相殘殺、殺良冒功等弊端。在這種激烈競爭制度下的秦軍儘管兇猛如虎狼,但當初“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精神,恐怕也在軍功的刺激下所剩無幾。

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從時間來看,裡耶秦簡的跨度由秦始皇

(含秦王政)

二十五年

(前222)

到秦二世二年

(前208),

基本橫跨了整個秦王朝。這批秦簡的性質雖然是秦朝洞庭郡下轄的遷陵縣檔案,但豐富的史料價值足以從各角度去填補傳統史料的空缺,在研究秦代地方管理制度、社會風貌方面更是提供了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更有意思的是,除了官方文書性質的簡牘之外,裡耶秦簡中還發現了一塊乘法口訣表。

乘法口訣作為小學算術的基本功,每個人都不陌生。中國使用“九九口訣”的時間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在《荀子》《管子》《淮南子》《戰國策》等書中就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等句子。而裡耶秦簡中的乘法口訣表印證了先秦經典中的記載,這也是我國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訣表。2200年前這塊秦代簡牘上的乘法口訣,與現今生活中使用的乘法口訣表基本一致。當然,它也有不同於現代教科書中乘法口訣之處,那就是這份秦代乘法口訣表裡還涵蓋了二半而一這樣的分數運算。在世界考古史上,西方發現的最早乘法口訣表有1600年曆史,而裡耶秦簡比西方早了600多年,這個發現不僅改寫了數學發展史,也給世界算術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九九表木牘,秦代,湖南龍山裡耶遺址出土,現藏裡耶古城秦簡博物館。它是我國最早、最完整的乘法口訣表

縱觀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秦代考古發現,臨潼秦陵兵馬俑坑中,一列列整裝待發的帝國軍士,足以給人們視覺上的震撼,也為後人研究這支能夠一掃六合的虎狼之師提供了最直觀的實物資料。而云夢睡虎地、裡耶古城遺址出土的這一批批秦簡,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讀,透過它們,可以一步步解開那個曾經盛極一時、威震華夏,卻又短命早夭、二世而亡的第一個帝制王朝的興衰密碼。除了秦陵考古與秦簡考古,秦宮殿遺址考古也是還原這個王朝必不可少的工作。

無論是史書 《史記》,還是文學作品 《阿房宮賦》,2000多年來,關於秦始皇大興土木之記載比比皆是。秦朝建立,嬴政由秦王改稱皇帝,原來的秦都咸陽城自然也顯得與新帝國不匹配,與改制同時進行的,是秦皇下令修建規模空前的大型工程。首先是六國貴族、富豪12萬人被勒令遷徙到咸陽,擴大了居民的人口基數。而秦國在兼併六國過程中,每滅亡一國就將該國宮殿拆除,運到咸陽後再重新組裝,修建在咸陽周邊的渭水北岸。隨著統一程序加速,渭河與涇河之間很快形成了一片龐大的皇家園林,即著名的上林苑。此外,秦始皇還在咸陽周邊大建行宮,又修築只供皇帝專用的行宮之間的交通甬道,形成了以咸陽為核心向四周擴散的龐大宮殿群。

經過無數次改朝換代後,這些宏偉而龐大的建築群早已灰飛煙滅,只存在於史籍記載中。新中國成立後,對咸陽秦宮遺址的考古於20世紀50年代展開。1959年到1961年,陝西省考古研究所渭水考古隊在咸陽市窯店鄉牛羊村附近發現了秦咸陽宮殿遺址。1973年到1982年,考古工作人員對位於宮牆之內的1號遺址西半部和2號、 3號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總面積15168平方米。其後數十年調查發掘工作中,不僅獲得了大量珍貴的秦代文物資料,也初步弄清了秦代宮殿的建築結構。

秦咸陽一號宮殿復原圖,出自《秦漢文明·歷史、藝術與物質文化》。咸陽宮在秦昭襄王時已建成,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又經擴建。該宮“因北陵營殿”,是秦始皇執政“聽事”的所在。不過考古發現的1號建築遺址是否就是咸陽宮,目前尚存在爭議

秦咸陽宮不等同於今咸陽,其範圍也不侷限於今咸陽之內。咸陽宮作為秦咸陽的重要標誌,也是秦咸陽考古工作的重點物件,多年前1號建築被發現後,一度被判斷為是咸陽宮遺址,但很快遭到研究者反對,畢竟秦代宮殿之多,的確沒有證據與科學依據表明那就是史籍中的咸陽宮。不過在發掘過程中,考古工作者們在宮殿遺址內發現有完整的排水、取暖和窖藏等設施,這倒是很能證明當時秦帝國先進的技術與強大的國力。此外,在遺址中發掘出的大量葵紋、雲紋瓦當也為秦代文化藝術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資料。

陶排水設施,秦咸陽宮殿遺址一號建築遺址出土,現藏於咸陽博物院。考古發現秦都宮殿中完整的排水、取暖和窖藏等設施,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當時秦帝國先進的技術與強大的國力

根據司馬遷記載,秦始皇在咸陽附近的關中修建宮殿三百餘座,而在關東地區則修建了四百餘座行宮。近年來,考古工作者在渤海灣北部的遼寧省綏中縣、河北省秦皇島市都發現了規模宏大的秦代宮殿建築群,這些宮殿很可能就是史書中著名的“碣石宮”。至於杜牧筆下宏偉壯麗的阿房宮,根據最新考古發現,秦朝修建阿房宮時僅僅完成了宮殿基址的施工,直到秦朝滅亡,阿房宮也未完工。“楚人一炬,可憐焦土。”雖然阿房宮的主體建築還未建成,但項羽那把火的烈度絲毫不遜色於文學作品中的記載,它焚燬的是包括咸陽宮在內的大秦帝國的都城,又經歷代兵燹戰亂,秦時咸陽徹底湮沒於歷史長河中。

直至今日,秦咸陽遺址考古仍在進行中,最新的兩次發現就在近幾年。2018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在秦咸陽城遺址內發現一組大型國家府庫建築遺蹟。2019年,考古人員又發現了一處秦代石鎧甲手工製作場所。“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唯有考古工作取得越來越多的成果,才能將這個充滿爭議的大秦帝國的神秘面紗層層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