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美到你無法呼吸——漢字演變與書法藝術

漢字源遠流長,它既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碩果僅存的一種方塊表意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會的晚期,漢民族的先民們在各種器物上刻畫符號,後來漸漸演變為漢字。

最初,漢字僅僅起著思想交流、文化繼承等重要的社會作用,後來人們在篆刻和書寫中不斷追求字型線條美、變化美、章法美與風格美等,書法作為一門藝術開始萌發。從殷商的甲骨文、金文,經過秦朝的小篆、隸書,至定型於東漢、魏晉的草書、楷書、行書諸體,書法一直散發著藝術的魅力。

下圖中的字型是甲骨文。也稱“契文”或“卜辭文字”,是指殷商時期占卜記事時契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這種文字是中國書法史上有實證的最古老且相對成熟的文字。

下圖是毛公鼎。刻在鼎上極具代表性的文字是金文也叫鐘鼎文,它起於商代,盛行於周代,上承甲骨文,下啟秦代小篆,流傳書跡多刻於鐘鼎之上,所以大體較甲骨文更能儲存書寫原跡,具有古樸之風格。

下圖中的字型為小篆。秦始皇兼併天下,丞相李斯主持統一全國文字,使之整齊化一,這在中國文化史上是一偉大功績。秦統一後的文字就是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礎上刪繁就簡而來。小篆字型略長,筆畫圓勻,富於圖案美

下圖中的字型為隸書。始於秦朝,成熟並通行於漢魏時代,隸書特點是扁闊取勢,結構簡單,筆畫平直,書寫方便,易於辨認。隸書的出現是漢字書寫的一大進步,是書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漢字趨於方正楷模,而且在筆法上也突破了單一的中鋒運筆,為以後各種書體流派奠定了基礎。

下圖中的字型為楷書。又稱正書,或稱真書。始於漢末,盛行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唐朝是楷書的“黃金時代”。楷書形體方正,規矩嚴整,筆畫平直。楷書的名家很多,如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

下圖中的字型為行書。始於東漢末年,盛行於晉代。行書是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型,它的出現彌補了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的缺點,既工整清晰,又清新活潑。代表作為東晉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讚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下圖中的字型是草書。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型,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末,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變化豐富,奔放躍動,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迴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草書將中國的書法的寫意性發揮到了極致。

漢字書法藝術是我國傳統文化之精粹,我們作為華夏子民應該對其認真學習研究,以更好的繼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