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明朝最後一個皇帝朱元璋,為何會被朱棣囚禁到宮中?朱元璋的悲哀!

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共有皇子二十六人,其中長子朱標生於元至正十五年(1356年),第二十六子朱楠生於洪武二十六年十二月(陽曆已經是1394年1月),兄弟倆相差近四十歲。洪武元年(1368年),太祖登基稱帝、建立大明王朝之時,朱標以嫡長子身份被冊立為皇太子,而此時太祖還只有七個兒子(包括朱標在內)。

太祖稱帝之後,不斷誕育皇子皇女,於是他決定將皇子們分封至各地為王,以屏藩社稷。同時太祖總結前朝的經驗教訓,提出了“宋元敗亡、在於主弱臣強,宗室無力;我朝當引以為鑑,廣建宗藩,以衛社稷”的建藩理由,這也是明代有別於漢唐宋元諸代的宗藩制度的起源。

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因為不斷有皇子降生併成長,為廣建藩國以護衛宗廟,太祖先後三次冊封親藩,將除皇太子之外的諸皇子和侄孫朱守謙立為藩王。這其中的大部分皇子都在太祖生前出外就藩,但也有數位年幼皇子未來得及就國,太祖便駕崩了,所以一直滯留京師。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標薨逝,太祖痛心疾首,追贈長子為“懿文太子”,並越過年長的幾位皇子,將朱標的次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作為大明的皇儲。(朱標嫡長子朱雄英早夭。)

太祖冊立皇子為親王時,都會在皇宮奉天殿舉行盛大典禮,端坐於御座之上接受皇子們的行禮叩拜,並親自授予諸王寶、冊、印,及命禮部官員隆重宣讀冊文。經過一整套一絲不苟的流程後,諸皇子們才完成從普通宗人到大明藩王的全過程。

從太祖次子朱樉開始(這是第一個正式冊封的明代親王),大明親王的冊文都是同一個模式,以朱樉為例,他的冊文是:“唯洪武三年,歲次庚戌,四月乙未朔日,父皇制曰:昔君天下者,祿及有德,貴子必王,此人事耳。然居位受福,國於一方,尤簡在帝心。第二子樉:今命爾為“秦王”。分茅胙土,豈易事哉。朕起自農民,與群雄並驅,難苦百端,志在奉天地,饗神袛,張皇師旅,伐罪救民,時刻弗怠,以成大業。今爾固其國者,當敬天地在心,不可逾禮,以祀其宗社山川,依時饗之。謹兵衛,恤下民,必盡其道。於戲,勤民奉天,藩輔帝室,允執厥中,則永膺多福。體朕訓言,尚其慎之。”

在洪武年間三次建藩時,太祖其他諸子的冊文和二哥朱樉的基本一致,除了“第某子”和“命爾為某王”的地方改變一下、親王的寶冊印相應改為王號之外,其他內容均沒有差別。此後大明曆代藩王就封時,也都使用這一版冊文內容,只是少了從“朕起自農民”開始,到“以成大業”結束這一段,另外“干支、紀年”的地方也相應改變一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奉遺詔繼位,即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後,接受了文臣們的建議,對手握兵權的諸王叔展開“削藩”之策,周、代、齊、湘、岷諸王都被削藩或者被逼自盡。而建文帝最終的目標,是大明諸藩之首:燕王朱棣(此時,太祖的長子皇太子朱標、次子秦王朱樉、三子晉王朱棡均已去世,第四子燕王朱棣是太祖當時在世最年長的皇子)。

建文元年(1399年),在建文朝廷的逼迫之下,燕王朱棣被迫從藩地北平起兵,發動“靖難之役”,對抗建文帝的進逼。這個時候,大明宗室諸王誰也沒有料到將來燕軍居然會擊敗建文朝廷,燕王會打敗侄子建文帝奪取江山社稷。包括燕王本人在內,燕藩全體軍士和眷屬對日後的未知命運都無法預判、心情沉重,不知靖難之路將會如何前行。

所以尚未被建文帝以“削藩策”打擊處理的宗室諸王們,對於燕王舉兵造反的行動都不敢公開響應,生怕建文帝以“勾結叛逆”的名義藉機對自己下手,只能蟄伏於藩地,在忐忑不安、惶恐驚懼的心情中旁觀這場大明皇室內的叔侄之戰。

當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藩地北平正式發動“靖難”,以《皇明祖訓》為依據,宣佈討伐朝廷中的“奸臣”,匡扶社稷,並迅速出兵控制北平全城,誅殺了城內忠於建文朝廷的官員,遵化、密雲、通州、永平先後被燕軍攻克。建文帝得知燕王已經謀反的訊息後,立即祭告

太廟

,削去燕王朱棣宗籍,廢為

庶人

,並決定起兵討伐燕賊,同時在真定設定平燕布政使司,以統領伐燕之戰。

在建文帝和燕王不顧叔侄之情、大打出手時,作為宗室親藩的太祖諸子(包括已經襲爵的秦王、晉王、尚未襲爵的魯世子、靖江世子等太祖之孫、侄曾孫)是處在怎樣的境地?他們的對策又是什麼呢?接下來就為大家一一加以詳解。

至建文元年(1399年),太祖位下二十六子中,已先後有八人不幸薨逝,“靖難之役”這場朱氏家族內訌如何展開和收場,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了(指不具有實際影響力)。按照時間順序,在靖難之前薨逝的諸王(皇太子)為:

太祖第九子趙王朱杞,洪武三年(1370年)十二月夭折,無諡。

太祖第十子魯王朱檀,洪武二十二年十二月(陽曆是1390年1月)去世,諡號魯荒王。

太祖第八子潭王朱梓,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三月因牽扯進謀反案而畏懼自殺,無諡。

太祖長子、皇太子朱標,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五月病薨於京師,諡號懿文太子(建文帝即位後追尊為興宗孝康皇帝,燕王靖難成功後廢其廟號、帝號,複稱懿文太子)。

太祖第二十六子朱楠,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正月夭折,未封王,無諡,止稱皇子楠。

太祖次子秦王朱樉,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三月薨逝,諡號秦慜王。

太祖第三子晉王朱棡,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三月病薨,諡號晉恭王。晉王去世三個月後,太祖駕崩。

太祖第十二子湘王朱柏,建文元年(1399年)四月因不願在“削藩”中受辱,憤然自盡,建文帝賜諡號湘戾王,燕王靖難成功後改諡湘獻王。

以上八位太祖皇子,在燕王發動靖難之前已先後去世。

而在燕王朱棣和建文帝已經開始大打出手的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太祖皇子中有四人已經被“削藩”,廢為庶人,或是流放、或是軟禁,無論靖難最後結果如何,他們都無法參與其中,做出什麼具體動作。

他們是:

太祖第五子周王朱橚:於建文元年(1399年)首當其衝,第一個被削藩,被廢為庶人,全家遠徒雲南。

太祖第七子齊王朱博:建文元年(1399年)被廢為庶人,召回京師軟禁。

太祖第十三子代王朱桂:建文元年(1399年)被廢為庶人,軟禁於藩地大同。

太祖第十八子岷王朱楩:建文元年(1399年)被廢,遷居福建漳州,由地方官員嚴加看管。

以上四位太祖皇子,在燕王起兵靖難時已被建文帝削藩、廢為庶人,嚴加看管,對於靖難之役毫無影響。

燕王發動靖難後,建文帝一面派出重兵北上討伐“燕賊”,一面向部分封國在北方、和燕藩比較接近的親王釋出“勤王令”,命他們離開藩地、南下“勤王”京師(其實就是怕他們和燕王勾結,一併謀反,所以將他們調離封地,召到京師加以控制),其中兩人臣服建文朝廷、南下“勤王”,一人虛與委蛇,駐足觀望:

太祖第十五子遼王朱植:藩地遼東廣寧(今遼寧北鎮),在燕王起兵靖難之時,響應建文帝詔令,在建文元年(1399年)率遼藩護衛家眷南下“勤王”

太祖第十九子谷王朱橞:藩地宣府(今河北張家口),與燕藩只有咫尺之遙。靖難之役開始後,朱橞一是怕四哥趁機攻打吞併自己,二是有趁機離開北方貧瘠封國、南下更換富庶藩地的意願,於是立即響應侄子建文帝的“勤王”詔令,於建文元年(1399年)率谷藩護衛棄守宣府,南下京師“勤王”而來(其實就是投奔侄子皇帝,放棄與四哥的對抗)。

太祖第十七子寧王朱權:藩地大寧(今內蒙古赤峰),大寧位於燕藩之北,直面北元,是大明防備北元的第一戰略要地,位置非常重要。寧藩下轄“甲士八萬、兵車六千”,並節制歸附大明的蒙古兀良哈三衛,實力雄厚猶在燕藩之上。

靖難開始後,建文帝下詔遼、寧、谷諸王南下“勤王”,遼王、谷王奉詔南下,而寧王既沒有奉詔,也不主動聯絡靖難的燕王,手握數萬大軍,駐守在藩地大寧,觀望建文帝和燕王叔侄之戰的後果,再隨機而動。

以上三位太祖皇子,在建文帝詔令北方諸王南下“勤王”的情況下,兩人奉詔南下,放棄了藩地,一人持觀望態度,騎牆以待後續。這三人的舉動和後來的表現,為靖難之役增添了極大的變數,不過這都是後話了。

燕王起兵靖難時,選擇不公開表態,保持中立態度,觀望局勢發展的太祖諸子有:

太祖第六子楚王朱楨:朱楨藩地武昌,為南方諸王之長,建文帝繼位後,並沒有對楚藩動立即手(也許是來不及)。燕王發動“靖難”時,朱楨以:“天子無明詔,藩王不宜妄動”的名義駐守武昌封國,沒有出兵馳援朝廷。建文帝此後與燕軍連續作戰,一直沒有顧得上這個南方諸王之首。。

太祖第十一子蜀王朱椿:朱椿藩地成都,他在太祖諸子中以性情溫和、喜好讀書而著名,軍事才能上遜色了些,而同樣標榜儒家文治的建文帝也十分欣賞這個和自己理念相近的十一叔,在削藩行動中沒有想過對朱椿下手的意思。此時朱椿駐守成都,對於靖難之役以“忠孝為藩”作為自己的姿態,使得建文帝和燕王對他都沒有忌恨,朱椿得保平安。

太祖第十四子肅王朱楧:肅藩封地遠在甘肅甘州(今甘肅張掖),甘州地方貧瘠,朱楧早有移藩願望,而等建文帝即位後以為甘州遙遠,需要親王坐鎮安撫,沒有動過對肅藩“削藩”的念頭。但朱楧急於離開困苦的甘州,於是主動上書建文帝,提出“繳還肅藩護衛,自己移藩內地”,等於是自己“削藩”。建文帝見肅王如此識趣,大喜過望,立即批准,收回肅藩護衛及藩地,於建文元年(1399年)改封肅王朱楧於蘭州。

太祖第十六子慶王朱栴:藩地寧夏鎮(今寧夏銀川),但建文元年(1399年)時尚暫駐於韋州(今寧夏同心

韋州鎮

)。燕王起兵與建文帝展開內訌時,朱栴不在寧夏藩地,也沒有什麼威脅,所以無論是建文帝,還是燕王,這個時候都沒有特別關注朱栴,也許是建文帝還沒有來得及考慮對慶藩下手。

以上四位太祖皇子,在靖難開始時保持中立,對於燕王和建文帝的家族內訌兩不相幫(其實還是偏袒於燕王,他們都不想被削藩,沒有公開支援朝廷,就相當於同情燕王了)。

建文元年(1399年)靖難開始時,太祖諸子中因年幼未來得及就藩,尚居住於京師的有:

太祖第二十子韓王朱松,時年十九,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一子沈王朱模,與朱松同歲,時年十九,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二子安王朱楹,時年十七,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三子唐王朱桱,時年十三,尚未成年,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四子郢王朱棟,時年十一,尚未成年,未就藩。

太祖第二十五子伊王

,時年十一,尚未成年,未就藩。

這六位比建文帝還小几歲甚至十幾歲、沒有任何權力與實力的皇叔們,建文帝自然不會懷疑猜忌他們能對朝廷和自己產生什麼威脅,在燕王發動謀反作亂後,建文帝把他們留在京師,好好地奉養,待遇優厚,但同時也暫停了諸王建藩出外就國的計劃(按照制度,韓王、沈王將在本年出外就國,安王兩年內也要就國),如果燕王靖難失敗、建文帝平亂成功的話,這幾位小親王將來也許不會就國,而是在京師做一輩子富貴閒人,雖然衣食無憂、但再也不會像其他兄長一樣外出就藩了。

燕王朱棣起兵靖難之時,太祖其餘二十五子的具體情況如以上所述,其中已去世八人,被削藩四人,支援建文朝廷、南下“勤王”二人,保持中立態度四人,騎牆觀望一人,年幼留居京師、沒有自主態度六人。

而除了太祖諸皇子外,在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發動靖難時,還有兩位皇室親王:秦王朱尚炳(秦慜王朱樉嫡子),晉王朱濟

(晉恭王朱棡嫡子)在藩,他們堅決站在堂兄弟建文帝一邊,對四叔燕王朱棣加以斥責聲討,併力所能及地為建文朝廷提供了相當數量的後勤物資支援和少量護衛兵力援助(不敢過多提供藩地兵力,要不然建文帝因此起了疑心,削藩物件就要輪到秦藩和晉藩了)。

雖然秦晉兩藩對建文朝廷的支援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後果,但依舊讓標榜“師出有名、奉天靖難”的燕王如鯁在喉,極度不快,對兩個侄子大為光火,嫌隙就此種下。(燕王靖難成功、登基稱帝、成為大明皇帝(成祖)後,對秦王朱尚炳、晉王朱濟熺這兩個當初站在建文帝一邊、對自己口誅筆伐的侄子恨得牙癢癢,幾乎就要把他們倆奪爵發配到鳳陽去守皇陵。幸好朱尚炳、朱濟熺的堂兄弟、皇太子朱高熾在成祖面前多次求情,這才使得成祖勉強放過了兩個侄子,但晉藩長史府被撤銷,秦藩護衛也被削去三分之一。

另外,靖難開始時,大明親藩中還有兩位世子尚未即位:

魯世子朱肇煇,是太祖第十子魯荒王朱檀的獨子,在朱檀去世後,太祖於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冊立他為魯世子。不過朱肇煇年幼,冊立為魯世子時只有兩歲,所以沒有正式承襲魯王王爵,而是由母親戈氏撫養,在兗州藩地生活。太祖駕崩後,建文帝忙於削藩和討伐燕王,也來不及給堂弟行親王襲封禮,所以朱肇煇此時還沒有襲封魯王。(靖難成功後,登基稱帝的成祖(燕王朱棣)在

永樂

元年(1403年)三月遣使至兗州,命十六歲的魯世子朱肇煇襲封魯王。)

靖江世子朱贊儀,朱贊儀是太祖長兄南昌王朱興隆曾孫、大都督朱文正之孫、靖江王朱守謙長子。朱文正在太祖建國之前因涉嫌謀反而被廢除官爵、軟禁去世。朱守謙在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第一次建藩時被冊立為靖江王,洪武十年(1377年)就藩桂林府。但朱守謙性格乖戾暴虐、在藩地肆意妄為,於是太祖在洪武二十年(1387年)將其從藩地召回,安置在中都閒居。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守謙在中都鳳陽去世,太祖不忍長兄南昌王一脈斷絕爵祿,於是將朱守謙諸子接到京師、養育在皇宮中加以教導,期盼他們能夠修德成才。朱守謙的嫡長子朱贊儀在這一年被太祖冊立為靖江世子,以待將來成年後承襲靖江王王爵。

和魯世子的情況一樣,太祖駕崩以後,繼位的建文帝先後展開“削藩”和“伐燕”之策,來不及第一時間給堂侄朱贊儀行襲封禮,所以靖難開始後,朱贊儀依舊以靖江世子的身份和諸弟居住在京師,沒有襲封靖江王。(建文二年(1400年),建文帝正式冊立朱贊儀為靖江王,不過沒有安排他返回桂林封國,依舊居住在京師。)

這兩位親王(靖江王)世子,因年幼懵懂和行輩較低,在燕王發動靖難之役時,對於朝廷和燕藩都沒有影響力,在藩地和京師悠閒自在地生活。朝廷和燕王的爭鬥,對他們來說沒有多大的關係,他們也起不了任何作用。

以上,就是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發動靖難之役、公開舉兵造反時,其餘大明親王(庶人、親王世子、靖江世子)們的具體情況和行事軌跡,他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參與到建文帝和燕王這叔侄之間的戰爭中來(寧王、谷王有參與,秦王、晉王也有較少涉及),只是作為旁觀者,目睹了靖難之役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