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湖北!湖北!好“屏”如潮!

由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和工信部共同打造,財經節目中心推出的大型融媒體報道《智造中國》,近日聚焦湖北。

開啟百度App

光電子資訊產業是湖北省最靚麗的一張名片,這裡被譽為“中國光谷”。湖北有國內最大的、品類最齊全的中小尺寸顯示面板生產基地。從“缺芯少屏”到好“屏”如潮,國產螢幕如何透過智慧製造加速崛起?

湖北:好“屏”如潮 點亮智造之光

開啟百度App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影片

記者來到TCL華星光電的生產車間,很多電視、電腦、手機的螢幕就產自這裡。

這裡生產出一些“螢幕之最”,比如全球最低重新整理率穿戴裝置屏,低重新整理率意味著低電耗,可以超長待機。

一款摺疊手機,使用的是邊框最窄的摺疊屏,只有1。8mm,幾乎沒有摺痕,不僅有上下兩折,還有內外三折的螢幕。

這裡的一臺機器裡,擺放了9塊摺疊螢幕,模擬人手正進行摺疊動作,一分鐘可以摺疊30次,一塊螢幕需要進行20萬次的瘋狂摺疊來測試效能。

無塵車間 安靜如圖書館 潔淨如ICU病房

這裡還有國內領先的柔性面板生產線,相比火花飛濺、機械轟鳴的傳統生產車間,這裡的生產車間只有極少的工人,像一個安靜的圖書館,同時非常潔淨。記者穿著嚴實的連體無塵服,並且要經過兩次洗手、踩過粘塵墊、穿過風淋室吹風除塵後才能進入車間。

這裡的地板上都佈滿了細小的孔,地板下面是一個個直徑35cm的桶形大孔,作用是讓空氣中的微塵透過孔洞流到地下,而天花板的細孔則送入淨化過的潔淨空氣,廠房越潔淨,生產出來的螢幕品質也就越高。整個工廠看不到一根管線,整個生產靠1000多臺自動化裝置和600多個機械臂來完成,在這裡每天都上演著玻璃變身螢幕的奇妙之旅。

技術迭代 “柔軟”顯示屏的智造之旅

一塊柔性螢幕是如何製作而成的?首先玻璃被機械手臂運送到裝置裡,塗上一層柔性基底材料,它是實現柔性螢幕的核心材料之一,這種材料絕大部分被國外壟斷,不過就在今年首次使用了國產產品,塗完之後需要做電路層,類似Excel的縱橫網格,每一格就是一個畫素點,也是一個獨立的開關,電路層就是每個畫素點的開關。

記者透過顯微鏡看到線路原貌,只有3到5微米的寬度。這些線路形成千千萬萬個小的開關。在一個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下,可以有33。6萬個這樣的小開關。

開關做好了之後,就進入最為關鍵的環節——給這些“開關”接上燈泡,製作“小燈泡”的裝置叫蒸鍍機,價格達上億元。蒸鍍過程類似蒸饅頭,用一個掩模版,類似於篩子放在玻璃基板下面,每個篩孔對準每個凹坑,在篩子下面加把火,把有機發光材料氣化,附著在凹坑裡。

蒸鍍做完之後,再透過一臺機器封裝,可以防止水汽和氧氣的入侵。這個區域的燈光是黃色的,因為封裝用到的材料對光線比較敏感,封裝以後的產品微微發黃,之後再用鐳射照射,將柔性基底從玻璃上剝離下來。

研發腳步從未停止 未來螢幕超乎想象

這裡還有像透明玻璃的螢幕,透光率超過了55%,但是點亮之後,可以顯示高畫質、亮麗的畫面,這是最新的透明顯示技術,如果用這樣的螢幕當車窗,不顯示的時候可以看窗外風景,點亮之後車窗變成了移動的顯示屏,成為別人眼中的一道風景。

我國面板生產不僅在規模上,部分技術也已經領跑全球,並且研發創新的腳步從未停下。也許就在不遠的未來,將會出現更多的螢幕打破我們的想象,帶來全新的觀看體驗。

湖北:十年磨一“線” 手機“智造”加速跑

開啟百度App

△央視財經《天下財經》欄目影片

生產線是工業製造的生命線,持續升級迭代的智慧產線,賦予了工業製造更強的勢能。在湖北一家出口量最大的手機生產企業,自動化工程師們十年磨一“線”,助力產線跑出加速度。

組裝一臺巴掌大的手機,要經過貼片、測試、組裝、包裝等幾十道工序。零部件多達上千個,最小的不足0。2mm。因此尤其是手機組裝環節,產線上仍需大量人工,這是行業痛點。

胡徐舟,產線自動化工程師,他的任務就是在兼顧成本和效率的同時,儘可能實現“裝置換人”。為了提升產線的自動化程度,胡徐舟帶領團隊開了無數次可行性評估會議,每一次討論,幾乎都要“大吵一架”。而最近的這次“爭吵”,主要是機械臂是否能自動安裝電池。

新“一億臺下線” 產品 生產週期縮短一半

看圖紙解決不了,那就到產線旁實地比對。為了還原人手的靈活動作,胡徐舟需要不停多角度拍攝人工組裝電池的影片,再回去逐幀播放、模擬設計。這個方法最行之有效,也見證了自動化率的逐年提升。2019年,聯想武漢產業基地下線了第1億臺產品,前後一共花了6年時間。而就在明年初,這裡將迎來第二個1億臺,這次跨越卻只用了3年。

如今,這條手機組裝線的自動化率已經從十年前的14。8%提高到今天的48%。當年每條產線上,49個工人連軸轉完成的產量,如今搭配了自動化裝置,28個人就可以輕鬆完成。

現在這條產線上,機器人與工人交錯排排坐,各司其職。生產線每隔一段距離,便有一個個透明玻璃罩,裡面白色的小型機械臂搖頭晃腦,抓著零件上下翻飛,它們負責搞定手機組裝、測試、檢驗產出等多個工藝。十年磨一“線”,胡徐舟帶領團隊已經做到了業內領先。

湖北:以“光”之名 照亮世界

湖北是我國中部工業大省,光電子資訊產業在全國獨樹一幟,如何將“中國光谷”打造成“世界光谷”?傳統制造大省,如何煥發新生機,從智慧製造走向湖北創造?

鐳射也被譽為“最亮的光、最快的刀、最準的尺”。智慧裝備廣泛應用在半導體、金屬加工等領域,在車間現場,記者看到無論是幾毫米還是幾百毫米的金屬板材,都能做到“削鐵如泥”,而這些都和智慧製造密不可分。

從零部件加工的精度和它的工藝水平,以及標準化程度,完全可以透過智慧控制實現批次化生產,湖北鐳射製造的產品品類佔全國的70%,鐳射裝置產值佔到50%。

鐳射產業只是湖北光電子資訊產業叢集的一個縮影,作為湖北省的金字招牌,這裡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光電器件生產基地和光通訊技術研發基地,被譽為“中國光谷”。

倚“老”煥“新” 齊頭並進

為了推動傳統制造業加速轉型,湖北省出臺了“技改提能 製造煥新”等措施。汽車是湖北省第一支柱產業,湖北省以新能源汽車、智慧網聯汽車為重點,推進智慧新技術在汽車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等關鍵環節的深度應用。

湖北去年產能達210萬輛,整車製造的企業一共有25個廠家,75%的零部件製造都是透過智慧製造產線來實現生產。

要全面提升智慧製造水平,一枝獨秀不如百花齊放。湖北有1。7萬餘家中小企業,佔市場主體近九成的體量,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正在進行智慧化升級改造。

湖北給中小企業搭建高頻寬資訊傳輸的網路,提供硬體支撐,組織一些專業化機構,到這些中小企業進行診斷,有針對性地給中小企業提供提升改造的方案。

湖北!湖北!好“屏”如潮!

科教築牢底座 智造走向創造

湖北!湖北!好“屏”如潮!

在一系列措施的推動下,湖北省培育了20多個智慧製造領域的國家級研發平臺,遴選了196家智慧製造示範企業,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增至2。1萬億元,居中部第一。到2025年,湖北省製造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將達到30%以上。

湖北的科教是一個重要的優勢,有150多所大學和一批職業院校,可以跟製造領域產業進行緊密結合,定製培養人才,面向未來,目標是向中國創造努力。

(來源:央視財經)

【編輯:商佩】

【來源: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