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魏晉時期的文人墨客為什麼喜歡飲酒他們為什麼不是因為心情愉悅嗎?

時至今日,中華民族已經有了五千年的歷史了,在這五千年的發展程序中,曾有無數個朝代政權建立在這片土地上,從大禹建立夏朝一直到清朝的滅亡,這段時間裡,每個朝代都有著自己鮮明的特點。就比如魏晉時期的時候,那些風度翩翩的文人墨客,在與友人相聚時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時候都會飲酒,所以飲酒也就成為了魏晉時候的一種風尚。

魏晉時期的文人雅士可以肆意飲酒,過的隨意灑脫,看似他們是生活在中國古代最好的一個朝代,但是事實卻並非如此,他們毫無節制的飲酒不是因為心情愉悅,相反,他們正是得不到發洩所以才只能借飲酒來排解不適。

一、魏晉時期的名士為何飲酒風氣盛行

1、魏晉名士與酒的關係

中國的酒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在最早的《詩經》中就有記載,其中還有一篇名為《大雅·既罪》的詩詞專門詠頌酒,可見就的發源時間之久遠,歷史上有著無數的關於酒的故事:

曹操和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

等等。

有太多的事情是因為酒談成的,也有很多的事情是因為酒耽誤的,飲酒可以暫時麻痺飲酒者的神經,可以使人暫時忘卻世事,忘卻那些開心的、不開心的種種事情,在喝醉之後也可以藉著酒勁肆意發洩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讓自己達到一個放鬆的狀態。

這也正是魏晉名士飲酒的目的,他們以酒會友、藉助酒來發洩自己內心的不順,真正瞭解歷史的人就會知道,魏晉時期並不是一個和平安定的時代,要不然陶淵明怎麼會以《桃花源記》來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呢?而此時,魏晉的那些名士們就選擇了酒,而酒也不離不棄的陪伴著他們,所以他們就成了彼此最好的伴侶。

2、魏晉名士酒後的癲狂

喝醉後的魏晉名士能有多癲狂?他們在喝酒的時候一旦喝到盡興的地步就會開始把衣服脫了,甚至連帽子都不會戴,做到真正的一絲不掛,甚至有時候能一喝十幾天,他們也就十幾天不穿衣服,想我們現在,喝的再嗨也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把自己脫的精光吧。

在《世說新語》中有記載稱,當時最著名的七位賢士,經常在竹林裡喝的酩酊大醉,他們的每個人都是愛酒如命,關於他們也留下了很多的關於飲酒故事。他們就是我們常說的竹林七賢,而這七個人也是魏晉時期飲酒最兇的七個,每當他們喝完酒就會做出一些癲狂的事情。

他們為什麼會愛酒如命,都要讓自己達到一個癲狂的地步呢?因為他們中的人是十分有才華的,所以就經常會有政府方面的人去詢問他們對時事的看法,但是要知道的是古代封建社會並不是言論自由的,他們有時候的一句話甚至會引來殺身之禍,所以他們就會借酒裝瘋,以此來躲避那些禍事。就以竹林七賢之一的阮籍來說,他對當時的司馬氏政權是很不滿意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抒胸臆,所以就只能裝糊塗,藉著酒來躲避政治迫害。

3、魏晉名士為何飲酒盛行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政治環境的影響,在魏晉時期的時候,戰亂一直沒有停下過,社會動盪不安,百姓民不聊生,所以在他們不敢直面現實中的悲慘的時候,酒就成為了包括那些魏晉名士在內的很多人逃避現實的途徑。

加上當時的釀酒業非常的發達,

在《齊民要術》中就很詳細的記載了當時制酒的方法

。當時的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就掌握一手很好的釀酒技術,所以後來還有一種名叫“劉伶醉”的酒,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著作介紹當時的釀酒技藝,可見當時的釀酒技藝已經很成熟了。

再就是當時的經濟原因,因為魏晉之前,歷代都是對酒有著嚴格的把控的,算得上是國家稅收的重要一部分,後來曹操在行軍打仗的時候,為了不讓將士們誤事,就明確的頒佈了禁酒令,所以在魏晉之前喝酒算的上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情了,直到魏晉時期,國家放開了對酒的把控,允許民間自己釀酒了,所以當時酒業的發展形勢一片大好,飲酒也就成為了魏晉時期的盛行之風。

二、魏晉名士為何要服藥

魏晉名士是嗜酒的,喝酒會讓他們癲狂,同時吃藥也會,所以當時服藥也是與喝酒齊名的盛行之風。當時的魏晉名士服用的是一種名為五石散的藥物,這種藥物是張仲景發明的,主要是用來發熱驅寒以達到治療傷寒病的效果,我們都知道有病要吃藥,那沒有病的人吃藥,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第一個吃五石散的人是何晏,他是三國時期曹魏的大臣,並且是曹操的女婿。在三國後期的時候,司馬氏當權之時,所有的人開始站隊,很多人選擇了司馬氏,但是何晏沒有選擇的餘地,他只能站在曹魏這個陣營中,所以他就成為了司馬氏重點打擊的物件。

為什麼他要服用五石散呢?因為據有關資料記載,五石散有著讓人精神爽朗的作用,服用之後能夠讓人更加開心,說白了也就是一種精神興奮劑,但是古人似乎並不明白這個道理,他們只知道在吃完五石散之後能夠達到一種心情愉悅的狀態,所以在他之後也就有很多人爭先模仿。

這種藥在當時只是有錢人家能夠吃的起,因為是非常貴的,普通的農民是負擔不起的,而且這種藥物的副作用也是非常明顯的,窮人吃了之後,或許一個不小心就會一命呼嗚。剛開始吃五石散的時候或許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吃的多了,藥效也就慢慢的開始起作用了,身體會慢慢發熱,並且這種熱是需要把它散發出來的,不然的話後果就會非常嚴重。

也正是因為需要以步行來散發服用五石散之後身體發出的熱量,所以在當時人們吃完五石散之後,通常衣服都不會穿的服服帖帖,而是需要與身體有些一些距離,這也就是為什麼當時的衣服都看起來比較寬鬆,甚至有的名士在喝完酒之後還會把全身的衣服脫掉。

三、魏晉時期的名士

一個時代有著一個時代鮮明的記憶符號,而這些名人雅士就是魏晉時期的記憶符號,他們是一群以文人學士為代表的群體,他們主導了一個時代的文化方向,魏晉時期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賢都是魏晉時期的社會形象的代表,雖然他們這一批人與當時當權者的思想有著很大的出入,但是卻改變不了他們是魏晉時期精神標杆的事實。

魏晉時期大多的名士性格都是很張揚的,他們我行我素,絲毫不在意別人的眼光,甚至都不在意禮法的約束,我們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都是認為他是一個重禮儀,懂孝順的人,但是事實他正是因為不孝而被曹操殺死的,這可以說是性格的張揚,甚至是完全不在意當時的禮法了。

他們性格張揚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之前的禮法對人們性格的壓抑,在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人們在這種思想之下變得尊禮守法,很多人礙於禮法的約束不能真正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人們完全被這種制度給束縛住了。

但是到了魏晉時期,人們的意識開始覺醒了,他們不再容忍這種束縛,只是憑藉著自己的喜好做事情,完全不在乎但是的禮是什麼,法又是什麼。所以在魏晉時期的那些名士都是一些不畏強權的人,他們敢於直抒自己的胸臆,敢於堅持自己的人格,維護自己的尊嚴。

除此之外,這些文人雅士也不再熱衷於政權,他們紛紛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逐漸開始遠離政治的生活軌道,陶淵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為五斗米折腰是我們聽過的一個故事,這也正是他性格張揚,不畏權勢,也不再熱衷於權勢的一個表現。

魏晉時期是我國一個歷史轉折的時期,它是我國從統一到動盪,再到統一的一個跳板:

東漢末年的大亂,直至三國鼎立,到晉朝統一,再到南北分裂,最後的隋朝統一。

它是一個具有十分鮮明特色的時期,也正是它的出現顛覆之前很多的束縛,讓人們在思想上得以喘息。

而這些魏晉名士的出現,引領了一個時期的潮流,他們的種種放浪形骸、瘋癲狂躁的表現,正是打破束縛的體現。他們服藥、他們飲酒也正是為了抵抗那個強權的社會、逃避生活的慘淡。山水和林木,是他們的精神的寄託。他們敢於冒險、敢於創新,敢於對歷史、對現實提出質疑,而且他們也在諸多的領域發表自己嶄新的見解。

但是他們雖然引領了一時的風尚,但是並不是他們的行為就是可取的,他們沒有理由的頹唐,自命不凡的清高,不求無功但求無過的消極思想都是我們應該摒棄的。很多人想要學習他們的肆意灑脫,但是最終卻只學到了不求上進、頹廢荒誕,這樣的人看似是名士,但是卻醜態百出。

參考文獻:

《詩經》

《世說新語》

《桃花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