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觀察

新華社北京9月29日電

題: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觀察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黃興、陸浩、王默玲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資料顯示,今年1至8月,我國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均完成2000輛,同比分別增長2倍和1。6倍。其中,僅上半年產量就已超去年全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明顯提速。

近年來,國家出臺多項涉及氫能和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政策檔案。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氫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

氫燃料電池車頻繁“亮相”

7月,長安深藍髮布國內首款量產的氫燃料電池轎車——SL03氫電版,實現整車核心部件100%國產化,最大續航里程730公里。

“我們將在收到一些訂單後集中組織生產,計劃年底前集中交付第一批使用者。”長安深藍專案總監劉正興對“新華視點”記者說,未來3至5年內長安汽車還將推出2到3款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除長安深藍SL03氫電版上市外,上汽大通MAXUS EUNIQ7實現量產;海馬7X-H實車也正式亮相,新車定位氫燃料電池MPV。此外,多家汽車廠商也將陸續推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品。

與純電動汽車“購置補貼”的政策扶持方式不同,我國主要依託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城市群政策,推動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自2021年8月以來,國家明確將上海、北京、廣東、河南、河北等城市群列為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示範應用城市群,這些地區氫燃料電池汽車加快示範運營,帶動產業鏈發展。

今年1月,廣州市黃埔區正式投入運營500輛氫燃料電池泥頭車,用於建築廢棄物的運輸。這些泥頭車僅需8至15分鐘便可完成充氫,續航里程超過400公里。迄今為止,這批泥頭車的運營里程已超過60萬公里。

1月17日,氫燃料新能源車準備駛入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延慶停保中心場站。新華社記者 任超 攝

今年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期間,1000餘輛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大規模示範執行,證明了燃料電池汽車在冬季零下20攝氏度情況下應用技術和經濟的可行性。

8月初,410輛上汽燃料電池車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其中包括乘用車、客車、物流車、重卡等多款車型。今年印發的《上海市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2-2035年)》明確提出,將加快氫燃料電池在交通領域的商業應用,到2025年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突破1萬輛。

部分核心技術持續突破,產業鏈加快形成

作為不同於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氫燃料電池汽車技術的成熟度如何?

記者瞭解到,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核心技術集中於氫燃料電池電堆等,主要包括催化劑、質子交換膜和碳紙等“三大材料”,以及雙極板、膜電極等“兩大部件”。當前,這些領域核心技術持續突破,加快實現國產化。

膜電極被稱為氫燃料電池的“晶片”,決定了氫燃料電池的效能、壽命和成本。近幾年來,在國內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共同努力下,國產化明顯加快。

其他零部件也加快實現“破局”。先進能源產業研究院(廣州)有限公司打造了年產3萬平方米的碳紙生產線。在整車環節,此前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面臨的最大掣肘是氫燃料電池體積和重量過大,但隨著我國氫燃料電池電堆功率密度顯著提升,以及國產零部件水平逐步提升,上述技術難題實現突破。如長安深藍SL03氫電版的燃料電池系統管路線束長度減少約20%,系統體積明顯縮減,使轎車搭載成為可能。

“近年來,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各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比如石墨雙極板的電堆壽命已從3000小時提高到15000小時。”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表示。

記者瞭解到,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較長,涉及從上游的制氫、儲氫、加氫,到燃料電池系統、電驅動系統等零部件及整車製造,並延伸到物流、出行等各類應用場景。當前,全國多地加快完善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

在第四屆進博會汽車展區拍攝的氫燃料電池車。 新華社發(郝昭 攝)

廣州市黃埔區是廣東省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運營示範區,當地已落戶40餘家氫能上下游企業和機構,預計2022年產值超10億元。為完善產業鏈,廣州還加快發力氫能源生產,廣州石化年產1500噸高純氫專案建成投產,到2025年將形成年產超過2萬噸車用氫氣供給能力。

在重慶,多家車企相繼推出氫燃料電池車型,並集聚了一批產業鏈關鍵配套企業。當地還聯合四川打造“成渝氫走廊”,規劃於2025年前投入約1000輛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圍繞全產業鏈,重慶還加快建設國家氫能動力質檢中心專案,建成氫燃料電池汽車綜合營運監控平臺。

仍處於初期示範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仍處於初期示範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政策帶動產業發展仍需要時間。”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說。

成本高是核心問題。根據相關測算,當前每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動力系統平均單價為數十萬元,而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電池成本僅為數萬元,燃油車動力系統有些甚至不足萬元。

電解水是最被看好的氫氣製備方式之一,但當前制氫成本仍較高。據測算,當前氫燃料電池汽車平均每百公里用氫成本為30至80元,而電動汽車每百公里耗電成本一般不到20元。

業內人士建議,當前仍需對氫燃料電池、電解裝置等關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並加快完善產業鏈和相關配套。上海嵐澤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範衛堯認為,仍需推動碳紙及質子交換膜等核心部件技術研發,加快推進國產化程序。

服務於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的氫燃料電池客車在中國石化瓊海銀豐撬裝加氫站加註氫氣。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業內認為,隨著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加快進入市場、駛上道路,對完備的加氫站網路更為依賴,當前仍需加快加氫站等建設步伐。

雄川氫能科技(廣州)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李榮軍認為,相比純電動汽車,氫燃料電池汽車加註時間短、續航里程長,在大載重、長續航、高強度的應用場景中具有先天優勢,宜加快在過載車輛、專用車輛、商用車輛、儲能等領域推廣應用,帶動全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