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漢武帝為什麼要發動對匈奴的戰爭?匈奴為什麼能夠在漢朝迅速崛起?

前言

漢朝經歷數位君主的努力,在武帝朝也達到了巔峰,漢武帝有著出色的才能,他也想要讓漢朝擺脫之前的頹勢。

武帝一方面大力增強國家的力量,另外一方面發起了對匈奴的戰爭。

自漢高祖時期開始,匈奴就一直是漢朝北方的強敵,不打敗這個敵人,是很難有什麼作為的。漢武帝因此開啟了和匈奴持續多年的戰爭,經過衛青等人的努力,他們終於打敗了匈奴,讓匈奴再也沒辦法對自己造成足夠的威脅。

可持續多年的戰爭,也讓漢朝的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到了漢武帝后期,國內的情況相當糟糕。

後期亂局

漢武帝在位的時間非常長,因此他的統治跨度是比較大的,在武帝上位的中前期,漢朝是一點點走上坡路,可隨著衛青等人的去世,漢朝就開始走下坡路。

武帝后期不僅對匈奴的戰事多次失利,損失了大量的軍隊和物資,這還嚴重消耗了國力,使得國家的情況更加慘烈。

當初為了能在和匈奴的對抗中佔到上風,武帝就號召國內的民眾養馬運糧,這樣一來,戰爭對於民眾就成了一大負擔。

漢武帝長期窮兵黷武,民眾也是忍無可忍,終於在武帝的後期全國開始爆發農民起義。

像河南,山東等地都陸續爆發了規模不小的起義,甚至在長安附近,也爆發了農民起義,關東地區更是出現了百萬流民。

國內動亂不斷,可是在漢朝的內部,也根本就不穩定,漢朝爆發了巫蠱之禍,這就在統治階級內部釀成一場大亂。

原本的太子被逼自殺,還有很多重要的臣子也死在了動亂中。

桑弘羊等人就表示,這個時候漢朝已經到了危急關頭,國內還出現了財政危機。

綜合對比能看出,漢朝這個時候和秦末,隋末是比較相似的,唯一不同的是,漢朝抗住了,秦,隋等朝廷沒有能抗住。

漢武帝還面臨著一個大的問題,隨著他的太子自殺,武帝的年齡又越來越大,他在自己的子孫內部也沒有找到一個合適的繼承人,後來他仔細挑選,這才確定讓年幼的劉弗陵繼位。

可這又是一個少主,還要面臨武帝留下的爛攤子,漢朝的統治也是相當危險。幸好漢武帝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他頒佈了著名的

“輪臺罪己詔”

,這也讓漢朝的動亂沒有繼續擴大。

輪臺罪己詔

這份詔書被公認為是第一份出現的罪己詔,皇帝很少會承認自己的錯誤,尤其是當著天下人的面去認錯,漢武帝能及時認錯,也是好事情。

不過有關這份詔書,一直都存在著極大的爭議,因為很多人就認為,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罪己詔,漢武帝也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那麼這份詔書到底是不是罪己詔呢?

顯然,

輪臺罪己詔並不能算是一份罪己詔,只能算是一份調整國策的招書,這也反映出漢武帝對於當時國策的調整。

罪己詔這種東西其實沒有什麼固定的思路,不過既然是罪己詔,肯定要公開說自己錯了,可問題是,這份詔書在兩部重要史書裡面的記載是不太一樣的。

人們熟悉的輪臺罪己詔確實有武帝承認自己錯誤,否定自己的話,可這段記載只出現在《資治通鑑》,而《漢書》裡面並未出現過。

司馬光所修的這部史書確實是非常不錯,可他在書中也確實有夾帶私活的情況,很難解釋這部書為何會有一千多年以前史書沒有的內容。

況且這份詔書的頒佈時間也有些意思,在這之前,漢武帝剛剛完成了泰山封禪,前腳剛回來,後腳就立即頒佈罪己詔,這確實讓人無法理解。

不過,這份詔書即便不是他公開認錯,但這份詔書的意義還是比較大的,它已經證明了漢武帝開始認清現實。

漢武帝晚年最主要的調整,

就是讓原本不斷擴張的戰略,轉變為防守的策略,

讓國內能有足夠的時間休整。為了緩解內部的矛盾,還決心要施以仁政,避免自己用法過嚴,讓國內經濟能快速恢復,營造一個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

因此,這份詔書絕對是漢武帝對於國策的調整,並不是他真心要承認自己的錯誤。

漢武帝確實是一個有些殘暴的君主,可他並不是昏庸的君主,在巫蠱之禍爆發之後,他就已經開始反思自己的一些行為,也正是這樣的思路,漢朝才又重新有了希望。

不過,這份詔書的意義是相對有限的,畢竟漢武帝沒有提出一個明確的指導思路,而且在武帝最後時期,還有到昭帝,宣帝的時期,漢朝在西域該打的仗一次都沒少。國家還是會發生一些戰爭,只是相對少一些。

在施政策略上,宣帝等人也沒有太多的調整,像宣帝和武帝是非常相似的,都是主張用法治國,在國內的施法是比較嚴酷的,導致他的兒子都看不下去要冒著危險勸他。

可相對來說,漢朝確實沒有像之前一樣窮兵黷武,避免了很多大戰爭出現,和周邊民族的關係也有一些改變。

這樣守文的思路,讓漢朝得到了難得的休整時間,也讓漢朝能有一個恢復的機會。這一切也是要感謝霍光的出現,他很好延續了守文的思路,也是他的努力,讓漢朝沒有出現太大的亂子,營造了一個可以守文的環境。

結語

其實輪臺罪己詔這種思路,最主要還是司馬光拿來警告當時統治者的,當時他也正處在激烈的黨爭中,拿漢武帝這樣的雄主作例子還是比較有效的,可以告訴當朝皇帝武帝這樣的人都能犯錯。

是不是罪己詔,其實意義沒有那麼大,重要的是漢武帝在後來執行了正確的恢復策略,他也找到了合適的人延續這種政策,

可宋朝就不太一樣了,它們一直沒有延續一套正確的思路,往往一代皇帝制定的思路,在新帝登基之後就被推翻,宋朝的國策也就反覆來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