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發放惠農補貼676.69萬元,王益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王益區始終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毫不放鬆抓好糧食生產,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聚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現代農業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農業經濟穩定向好,基礎地位更加穩固。2021年農林牧漁總產值3。01億元,比2012年增加1。22億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8068元增加到2021年的12705元,增長38。26%。

這十年,糧食生產連年豐收,全區糧食種植面積始終穩定在5萬畝左右,糧食產量穩定在1萬噸以上。認真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農機購置補貼等強農惠農政策,今年以來累計發放惠農補貼676。69萬元;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全面完成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保護區劃定任務。2019年以來新建高標準農田2。4萬畝。現代農機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培育發展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中心1個,培養專業農機手260人,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8。3%,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這十年,加快特色產業轉型發展,因地制宜統籌規劃佈局產業,農業資源優勢得到充分釋放。圍繞特色化、品牌化、規模化和市場化建設,持續做大做強鮮桃、蘋果、花椒等優勢特色產業。打造成千畝現代果園示範區2個,建立成市級優質水果標準化示範園14個;培育了以加麥惠豐、欒嘉養殖為龍頭的生豬養殖基地,以盛發、潤髮為龍頭的青年雞、蛋雞養殖基地;成功建立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4家;紮實推行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47家生產主體納入監測體系,實現生產內容資訊化追溯;重點打造“孟姜紅”品牌系列果品,舉辦鮮桃、大櫻桃產銷對接會8屆,並積極組織企業參加中省市舉辦的各類展銷推介會,擦亮王益區現代農業的“新名片”,提高我區優質農產品國內外知名度和影響力,王益特色農產品先後榮獲楊凌農高會後稷獎、中國好蘋果大賽金獎、全國賽桃會金獎、銀獎等多個重要獎項。2020年“孟家原桃”通過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登記。

這十年,鄉村面貌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穩步提高,農民生活幸福指數大幅提升。王益區緊緊圍繞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目標,在強基礎、補短板、提品質等方面精準發力,靶向施策,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的“顏值”和“氣質”。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升作為鄉村振興的首場戰役,統籌推動農村“五項革命”,建立“村收集、鎮(鄉)轉運、區處理”的垃圾收儲運體系,保潔隊伍實現全覆蓋,10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基本實現有效治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大幅提升,鄉風文明紮實推進。農村居民上學、就醫有保障,創新就業呈現新氣象,幸福指數大幅提升。2020年我區榮獲村莊清潔行動省級先進區榮譽稱號。

這十年,“三變”改革破冰先行,改革成效可圈可點。農業農村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持續深入推進農村“三變”改革程序,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量力而行、分步推進”的原則,健全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制度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按照扶持提升薄弱村、鞏固壯大普通村、做優培強富裕村的思路,積極探索村級集體資產增值新路徑,鼓勵引導集體經濟組織探索發展新業態、新形式,多途徑多渠道增加集體經濟收入,“空殼村”全部消除。2021年,集體經濟總收益1348。83萬元,其中收益100萬元以上的村3個,收益50萬元至100萬元的村5個,農村經濟穩定發展、農民持續增收。

體現新擔當、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王益區將繼續以奮進新徵程的狀態和苦幹實幹的作風,不斷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細,以更優異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成效助力廣大農民增收致富,以農業發展的豐碩成果喜迎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華商報記者 袁小鋒 編輯 周佳敏 通訊員 羅速速 張欣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