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圖解財險第二梯隊10年輝煌與尷尬:複合增速13.5%超人保平安和太保VS車險失守,業務佔比銳減兩成

新書在售,火熱搶購!

老大拍板、小弟幹活,最難乾的大概是“二把手”——財險行業的“第二梯隊”似乎也有點尷尬。

#01

不上不下,第二梯隊尷尬又尷尬

“第二梯隊”這個稱呼由來無從考證,應該就是指:有一定業務規模,既無法跟老三家比肩,又不想跟小公司為伍的那類公司吧,大概就是行業第四到第八位的五家公司。

國壽財險、中華財險、大地保險、陽光產險、太平財險。

乍一聽,這個位置,進可攻、退可守,理論上來說是很好的戰略定位,但實際上,尷尬滿滿:

成本的分攤效應與第一梯隊相去甚遠;

調整的靈活度又不及小公司;

不上不下得卡在一個尷尬的位置上。

#02

不乏亮點,第二梯隊10年複合增速13.5%超越人保平安和太保

從2011年到2021年,財險行業保費收入從4779億元增長到1。37萬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11。1%,充分發揮了“穩定器”的職能。

十年間,第一梯隊和其他主體的增速略低於行業平均值。

第二梯隊卻一枝獨秀,領跑行業發展,複合增速達到13.5%。

具體來看:

第一梯隊,陣型非常穩定,但份額下降3個百分點,來自是人保財險和太保產險的下降,平安產險份額是提升的;

第二梯隊,承接了第一梯隊讓渡的份額,市場份額佔比上升到了18。9%,其他主體的份額基本持平。

#03

內部分化,“鯰魚”國壽財險攪局市場,“西北狼”中華財險力克大地保險

具體到第二梯隊內部的不同公司,分化卻相當明顯:

國壽財險是第二梯隊的夢魘,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攪局鯰魚!

開業第二年突破50億,開業第五年突破150億!

啥叫跨越式發展?

啥叫彎道超車?

這就是最鮮活的例子!

十年間,國壽財險複合增長率接近19%!

十年的發展中,每個公司都會經歷一些瓶頸期,保費收入會出現階段性的負增長。

中華財險在2016年出現負增長,2017年實現微增長;

大地保險2020和2021年增速從兩位數掉落至負增長;

陽光產險是在2020年出現了負增長;

太平財險則是在2021年出現了負增長……

只有國壽財險,保持十年高歌猛進,最低增速也接近5%!

當然,太平也表現不俗,其他三家第二梯隊的公司也都達到了兩位數的增幅,基本跟上了行業發展的大節奏。

如果把第二梯隊看成一塊蛋糕,內部的分化水平會變得更加明顯。

以2013年為基點,此時的國壽財險已經成為第二梯隊領頭羊。

之後的8年間,第二梯隊中,中華財險和大地保險雙雙將市場份額讓渡給了國壽財險;

而陽光產險和太平財險保持了穩中略升。

有趣的是,在中華財險和大地保險的競爭中,2018和2019年,二者對財險市場保費第五的爭奪異常激烈,差距均在兩億以內。

如今,競爭已經塵埃落定,“西北狼”完勝。

#04

尾大不掉,業務調整有難度

老三家,大體量的規模可以有力攤薄各項費用支出,佔據絕對競爭優勢,對行業大變革的衝擊具有高度的緩釋能力。

即使車險綜改,也能處變不驚的把車險佔比穩定在六成上下。

小型公司船小好調頭,面對成本壓力,可以戰略性階段性的放棄相關業務,待市場週期回暖再重拾業務,靈活度較高,2021年車險業務佔比僅有四成。

第二梯隊就面臨諸多尷尬:

調整業務結構需要考量未來是否能重新拿的回來,一年的失速可能需要幾年的光景來恢復。

十年間,第二梯隊的車險業務佔比降幅最大,從接近八成,降到了57%,各公司平均降幅基本都超過兩成;

反觀第一梯隊,總體降幅為14個百分點,平安車險業務佔比只降低了8個百分點,且一直維持著良好的盈利水平。

可能也是車險綜改之下,無奈的選擇走過了從車險到非車的跨越,會不會隨著新能源車的熱銷而反向輪迴?

#05

人也不少,降本增效不簡單

保險行業依然是勞動力密集型行業,人力成本在總體經營成本中佔比較高。

大家所追求的降本增效和效能提升,首當其衝考慮的是人力成本。

第二梯隊的保費業務規模基本在300億以上,人員隊伍基本在3-5萬人的區間,人員的規模效應並不明顯。

當下,“六穩”頭一穩就是“穩就業”,作為大型保險公司,格局和擔當還是要有的,短期內只能在分子上做文章……

長遠來看,數字化轉型、集約化運營都是破局之道,但是需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當期吞下轉型的成本,桃兒不一定吃得到,是一項不忘初心、功在千秋的舉措……

有誰能做的到?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慧保天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