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財經

一線調研丨貴州首張烘焙預拌粉生產許可證落地的背後

經歷5個月的論證和申報,昨天(10月25號),貴州發出首張烘焙預拌粉生產許可證,填補了省內該行業的空白。這張小小許可證落地的背後有著怎樣的努力?來看記者發自一線的調研。

“心情是萬分激動,拿到生產許可證後,我們會保證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盡最大的努力,把產品向全國進行拓展和銷售。”貴州巧伴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裴濤表示,企業計劃兩到三年達成產值破億的目標。

預拌粉是興起於歐洲的一種烘焙原料。因使用方便、省時,國內市場對預拌粉的需求量不斷攀升,去年近12萬噸,整體規模超過24億元。但此前預拌粉尚未被納入國家食品生產許可類別,也沒有相關的國家行業標準。

“投資了1000萬,裝置到位了,缺一個生產許可,覺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裴濤說。

今年5月,企業向貴陽市烏當區市場監管部門提交了申請辦理報告。相關部門立即聯動,組成專家組,開始探索出臺預拌粉的生產標準及審查指南。

“預拌粉的生產標準,在國內是比較空白的,這家企業也是引進了歐洲的標準來做。”貴陽市烏當區市場監管局局長高偉告訴記者,要想解決企業的燃眉之急,就要完善這個標準。

雖然組成了專家組,但第一步——為預拌粉分類,專家們就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專家認為應該從原料入手來分類,有的認為應該從工藝的角度來進行分類。最後,我們重點考慮怎麼管控風險,大家協商一致,啟用了糕點和餅乾裡面的其他類。”省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處處長張體勇告訴記者。

食品歸類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接踵而來。

“預拌粉裡面的新增劑,它使用的量和種類應該怎麼管控?既要合理,又要管控風險。”張體勇說,為了解決該難題,專家組與企業多次協商,把產品中每一個新增劑的攝入量進行測算,根據國家相關標準裡面的管控值做了合理取值,最終確定了新增劑的使用範圍、使用量。

經過13次調整修改,就在這個月,貴州省首部烘焙預拌粉生產審查指南審定釋出,首張預拌粉食品生產許可證在企業落地。

省食品檢驗檢測院副院長、正高階工程師洪瀟表示,指南明確了整個預拌粉實施生產許可、設施裝置佈局以及工藝流程等7個部分的規定,能夠促進企業完善生產的規範,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線。

“指南實際上是解決准入問題,對我們將來整個行業在貴州的落地和發展,起到了一個非常好的示範作用。”省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管處處長張體勇說,“從零到一,我們已經走出來了,下一步就是從一往更大的方向,逐步生根、開花、結果。”

(記者: 姚慧 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