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這款國產特種槍當年令人印象深刻,但多年後卻發現,它也是個仿品

????擔任95式槍族總設計師的朵英賢院士退休後曾說過,建國後國產槍械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創新不超過5項。說實話作為個人是不願意承認這一點的,儘管事實上的確很難找到反例。但就在最近,我的這點自信又受到了一次打擊,那就是發現很久以來一直認為是國內自行設計的11毫米救生訊號槍,居然也是模仿自國外民用產品!

????

《槍炮史話》中國產11毫米訊號槍的插圖,形式與實物有所區別。

????知道國產11毫米救生訊號槍的存在是30年前的事了。第一次看到它是在崔金泰所著、兵器工業出版社刊行的《槍炮史話》上,這是一本1988年出版的科普小冊子,內容比較淺顯,但相對於當時貧乏閉塞的資訊環境,以及那時剛成為高中生的我這樣的“小白”來說,無疑已經是《聖經》的級別。根據這本書上的說法,11毫米訊號槍是我國於1979年自行研製設計的,專門用於航空、海防、漁業生產和地質勘探等野外作業遇險時傳送救生訊號使用。它構造特別簡單,一共只有6個零件,又是少見的“無管槍”,因此對它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

《槍械手冊》中的國產57式訊號槍(上)與11毫米訊號槍(下)

????後來接觸了1985年版的《槍械手冊》,發現11毫米訊號槍位列“其他槍械”之中,是作為和57式訊號槍並列的一個種類單獨加以介紹的,同樣使用了“1979年自行研製設計”的說法(實際上現在看來《槍械手冊》應該是《槍炮史話》的參考書之一)。包括該槍使用的訊號彈,在《槍彈手冊》中也有單獨章節。在所有資料中,都沒有提到該槍是仿製產品(《槍械手冊》中對包括民用槍在內的很多槍械的原型都有所提及),因此長期以來,我一直認為11毫米訊號槍是國內自主設計的,只不過它的應用面很窄,生產和裝備數量不多,所以應該提不到朵老所說的自主創新的層次。

????

美國網站上出售的“熊炮”(左)和配套的筆形發射裝置(右)

????但就在前不久,一個偶然的機會,在B站看到了一個美國真人秀節目《荒野獨居》。在第6季某集當中,挑戰者在北極圈荒野的暫住地附近遇到了趁夜前來竊取食物的狼獾,為了趕跑這個不速之客,他施放了一發所謂“熊炮”,用它發出的爆鳴和閃光嚇跑了狼獾。“熊炮”對我而言是個新名詞,好奇之餘對它進行了一番搜尋與研究。真不搜不知道,一搜嚇一跳,這個“熊炮”從原理到結構,居然和國產11毫米救生訊號槍一模一樣!

????

適用於槍形發射裝置的“熊炮”,只有爆炸和響光效果,相當於一枚爆竹。

????“熊炮”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一些國家有著很長的應用歷史。不過,在那裡它不是作為求救訊號,而是作為一種對付危險野生動物的戶外防身用品來使用。比如在美國,據統計至少有40萬頭野生熊,特別是在偏遠地區,人類在野外碰到它們的機率很高。“熊炮”就是在不傷害這些野生動物的前提下將其趕走的一種工具。野外工作者、旅行者、戶外運動愛好者在碰到它們時,可以透過施放“熊炮”,利用它的巨大響聲將其嚇走或驅離,有時也被農場主用於趕走烏鴉等不受歡迎的害鳥,或者機場用它來驅趕鳥群,防止它們與飛機相撞。

????

頂部帶有轉盤,可以同時安裝3枚“熊炮”的筆形發射裝置。

????國外常見的“熊炮”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筆形“熊炮”。它的發射裝置多為輕金屬和塑膠製造,採用簡單的和鋼筆槍類似的“ZIP”原理,需要使用者將擊針手柄推進、推出卡槽才能待發和擊發。“熊炮”外殼是塑膠的,底部有底火,裡面從上至下,分別是可以產生音響和強光效果的藥柱、與藥柱連成一體的延期藥及少量拋射藥。常見的“熊炮”直徑為15毫米,每個重12克,使用前直接擰在筆形發射裝置的前端。擊發後,拋射藥產生氣體壓力,塑膠外殼作為起到導向作用的“槍管”,將藥柱點燃並推射到空中,經過0。8秒-1秒的延時,當藥柱飛到20-30米之間的高度時,延期藥燃盡,整個藥柱炸開,發出巨大的響聲及強光,從而對危險動物產生驚嚇作用。“熊炮”本身是一次性的,打完一發後將塑膠空殼擰下扔掉,再換上一發新的,就可以進行下一次發射。為了提高發射速度,也有將筆形發射裝置的頭部做成轉盤式樣,一次可以旋上3發或更多的“熊炮”,但仍需手動轉動轉盤並重新待擊。

????

槍形發射裝置和配套的“熊炮”以及6毫米邊緣發火空包彈

????另一類“熊炮”的發射器被做成訊號槍、手槍甚至是雙管霰彈槍的模樣。這種結構的“熊炮”雖然也都是單發使用,但待擊的過程和槍械一樣,比起筆形發射器來要方便一些。它們使用的“熊炮”和筆形“熊炮”的結構類似,但形狀不同,因為它們是直接裝進彈膛裡的,過程更加簡單。極個別的還使用分體式“熊炮”,“熊炮”本身只包括音響藥柱,而底火和拋射動力則由專用的6毫米邊緣發火空包彈提供,使用時“熊炮”從發射器口部裝入,而邊緣發火空包彈則裝進發射器的彈膛。

????

不管是“熊炮”還是發射裝置,一般表面色彩都十分鮮豔醒目。

????不管是哪一類“熊炮”,它們的外表一般都被做成橙色、紅色等醒目的顏色,以便在野外容易發現,並且和真正的槍械相區別。另外,它們的材料多半是高強塑膠和鋁等輕金屬,以防止被不法分子改造用作它途。而且“熊炮”多數為一次性使用,一般打完包裝內隨附的3發或6發彈後就要被丟棄,材料強度低一些並沒有多大影響。

????

一款具有防水功能的行動式筆形“熊炮”,和國產11毫米訊號槍十分相似。

????國產11毫米救生訊號槍實際上就是參考的筆形“熊炮”。最大的變化的是彈藥本身。國產11毫米訊號彈借鑑了“熊炮”的外形和螺紋連線方式,但將外殼改為鋁質,以便承受更大的壓力,底部的結構尺寸和56式步槍彈相似,直接使用56式底火。殼外增加了數目不等的缺口,便於夜間識別不同顏色。藥柱則去掉了爆炸發聲的功能,僅僅能夠發出紅、黃、綠等單色強光,但射高和發光時間分別達到90米和8。5秒,夜間可視距離達到7公里,與57式訊號彈相仿,遠高於普通的“熊炮”。發射裝置本身本身的變化不大,只是下端增加了防滑紋,因為國產訊號彈的膛壓較高,發射時必須握持穩固。應該說,11毫米救生訊號槍是借鑑在國外民用“熊炮”結構原理的基礎上,創新仿製或者說仿製創新的產品,但說是自主設計未免不太符合事實。個人猜想,很可能是改革開放之初,首次走出國門,有機會接觸到了國外“熊炮”的樣品或者資料,設計人員受其啟發,正好國內相關行業又需要小巧易攜的救生訊號裝置,兩方面的需求相結合,才誕生了這種產品。只不過,11毫米訊號槍功能單一,發射速度慢,容易丟失,與其他救生訊號相比優勢不明顯,所以後來也沒有得到廣泛使用,在實際中也很難看到。

????

現在國外更推薦使用專門的噴劑來驅趕熊等危險野生動物

????另外一方面,在國外現在“熊炮”也已經“不受待見“,生產和使用都沒有前些年那麼廣泛。一方面,從實踐來看,它對熊等野生動物的嚇阻作用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很多時候和人類大聲喊叫、敲打鐵桶的噪音甚至搖鈴的效果差不多,野生動物管理部門更趨向於建議戶外活動者使用專用噴劑來驅趕這些動物。另一方面,“熊炮”引發的負面效果遠大於正面效果。比如經常有人在城市中心和街區施放“熊炮”,影響居民正常生活,以加拿大溫哥華為例,前幾年平均每個月警方要接到30起左右的相關投訴。最典型的一例發生在今年4月22日。此前1天,在新斯科舍省發生了加拿大歷史上最嚴重的槍擊事件(造成23人死亡),當時警察正在到處搜尋罪犯和其可能的同夥,但在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惠斯勒,兩名男子在一個度假區,用一支“看上去像改裝過的步槍”的發射器發射“熊炮”取樂,被公眾誤以為是槍聲而造成大規模恐慌。警察隨後將2人扣留調查,在進行訓誡後將他們釋放。現在,加拿大很多地方已經立法禁止出售和使用“熊炮”,並限制其爆炸威力,比如在溫哥華,出售或隨意施放“熊炮”將面臨最高達1000美元的罰款。

????

警方拍下的有人在夜間施放“熊炮”擾民的監控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