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諸葛亮在臥龍崗對劉備說了一番肺腑之言,給劉備指了一條明路. . .

三國中,最著名的一次談話,就是臥龍崗的隆中對。

當時劉備起兵多年,但依然一事無成,於是聽從他人建議,上臥龍崗拜訪大賢,希望臥龍出山助他一臂之力。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感動,在臥龍崗對劉備說了一番肺腑之言,即隆中對。

諸葛亮在隆中對中,給劉備分析了一番天下大勢,並給劉備指了一條明路,成了他日後成就霸業的戰略規劃。諸葛亮在隆中對中提出了這幾點:

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且兵多將廣,不可與其爭鋒,即不要與他主動結仇,發生戰事。

二、孫權佔據江東,以歷三世,也是兵強民富,有天險可守,再加上江東人才輩出,皆為孫權所用,劉備可與其結盟,但不可圖謀江東。

三、劉表守不住荊州,到時劉備可藉機而動,奪取荊州。劉璋、張魯也非明主,劉備奪得荊州後,可再奪取益州。

四、得益州後,即可三分天下,那時劉備要精心治理國家,然後等待機會,到北方生變時,可乘機圖取天下,興復漢室。

諸葛亮這一番話,分析的透徹,既將天下大勢分析的一清二楚,也預料到了將來的局勢走向,更為劉備指出了一條明路。諸葛亮出山後,也按照隆中對的策略,盡心輔佐劉備,幫助劉備成就了霸業,建立了蜀國,直到後來關羽兵敗樊城,丟失了荊州後,蜀國才戰略打亂,由盛轉衰。

諸葛亮的隆重對,的確高人一等,體現了其戰略才華,但魯肅也有一番宏論,跟諸葛亮的觀點大致相同,被喻為是東吳的“隆中對”。

孫權做江東之主後,說他的理想是想做一個“齊桓公”,稱霸一方,魯肅則勸孫權的志向應更遠大一些,他說漢室難興,主公應圖謀天下,成一番千秋偉業。他給孫權的建議是,先消滅黃祖,平定江東,再和劉表聯盟抗曹,然後堅守江東,待北方生變,再乘機進取謀取天下。

魯肅的觀點有這三個核心:一漢室難興,孫權應謀取天下,自己做皇上。二曹操勢強,江東難與其爭鋒,應聯合劉表共同抗曹。三堅守江東,等北方生變,曹操勢弱時乘機進兵奪取天下。劉備奪取荊州後,魯肅的策略又轉變為聯合劉備共同抗曹。

魯肅和諸葛亮的策略,相同點是:一、曹操勢強,兩家都不是其敵手,應聯合抗曹。二、要等曹操內部生變,然後乘機進兵奪取天下。諸葛亮和魯肅的策略實現,都寄希望於一點,就是北方生變,曹操實力受損,才可奪取天下,這也意味著三國的結局,掌握在曹魏手裡,若曹魏內部不出事,其他兩國很難奪取天下。

諸葛亮和魯肅,對天下大勢都分析的相當透徹,但有一點不同,讓魯肅的策略看起來比諸葛亮的隆中對更有遠見,即魯肅指出漢室難興,諸葛亮的目的是興復漢室,但現實證明,漢室難興。

出現這種不同,與二人的理想抱負有關,諸葛亮忠於漢室,而魯肅只忠於江東,還與各自主公的處境有關,孫權是父親和哥哥已經為他打下了一塊地盤,有立足之地,而劉備一窮二白,還寄人籬下,他需要以興復漢室為口號,贏得天下士子之心,助他完成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