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鄭伯克段於鄢,為什麼這是封建制度失序的開始!

《左傳》中《鄭伯克段於鄢》這篇文章大家都耳熟能詳,它不僅作為教材的選文,同樣也是《古文觀止》的開卷文。雖然它是一篇散文經典,從敘事節奏和文字敘述角度來說都是佳作,但是它同樣也是一篇描摹人性、彰顯古人權謀的佳作。

一、一場後宮引發的仇恨

古時的皇室往往充滿了血腥味,兄弟爭奪王位鬧出人命常常是家常便飯,《鄭伯克段於鄢》講述的就是兄弟爭權的故事。

事情發生在魯隱公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22年),孔子刪減而成的《春秋》正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記述的。

相傳鄭武公在申地(也就是現在的河南南陽縣)娶了一位妻子,因為孃家姓姜,所以史書記為武姜,並生了兩個孩子。西周的封建制度講究的是嫡長子繼承製。

所以大兒子順理成章成了鄭莊公,而小兒子就只能成為鄭國計程車大夫。

但是矛盾就在於武姜生大兒子的時候難產,所以她特別不待見大兒子,反而很寵愛小兒子。

在鄭武公還在世時,武姜就經常吹枕邊風,讓國君廢長立幼,讓小兒子繼承諸侯之位,但是鄭武公沒答應。

等到大兒子繼承諸侯位,成為鄭莊公的時候,武姜還執著地為小兒子謀取利益,甚至讓鄭莊公給弟弟一塊非常重要的封地。

古時封地是有講究的,因為關係的好壞往往決定著封地的所在。鄭莊公的弟弟雖然會有封地,但是在哪裡還是得由鄭莊公說了算。

那麼武姜為小兒子向大兒子請了什麼封地呢?《左傳》記載:為之請制。

註釋後面提到,制,地名,又名虎牢,在今河南鞏縣東。

虎牢關可謂是古之險要。

但是鄭莊公也不好直接拒絕自己的母親,或者說這個地方太重要了,不能給弟弟。所以他就說,制這個地方是險要的城池,虢國公就死在那裡,其他的地方都可以。

於是武姜就大大方方挑了京這個地方。由此小兒子便成了京城大叔,並暗暗開始謀劃篡奪哥哥的國君之位。

二、京城大叔的手段-蠶食

那麼如何才能登上國君之位呢,京城大叔想到就是以京這個城池為據點,一步步蠶食鄭國國君統治的土地。

首先,他把京的圍牆給造得更高一些。

古代城池建造都是有一定規格的,大城的城牆不得超過國都城牆的1/3,而中等城市的城牆不應該超過都城的1/5,小的城池不應該超過1/9。

因為都在一個國家內,所以城池建造高的圍牆其實是沒有意義的,除非管理這座城的統治者另有所圖。

京城大叔就是那個另有所圖的人。

仰仗著自己是國君的弟弟,京城大叔明目張膽地就開始造城牆了,因為他覺得只要自己沒有做得過分,母親也會幫他說話。

但這種手段拼得就是速度和心跳,因為他不知道鄭莊公什麼時候會對他下手,所以在這個時候他就爭取一切可能謀取自身利益,為未來的篡位蓄勢。

他的第二個動作就是讓京周邊的小城在遵從國君的直轄管理時,又服從自己的管理。而在國君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情況下,他又把這些自己有管轄權的城池併入到自己封地,直到廩延這個地方。

但是就在這個階段,京城大叔做了一個錯誤的決策,在沒有明確鄭國真正實力之前,他率先準備攻擊鄭國都城,這最終讓鄭莊公有了出兵的由頭,在京這個城池投降之後,京城大叔徹底失勢,在鄢這個地方被哥哥擊敗,最終出逃到了共,所以史書上稱他為共叔。

很多人會覺得京城大叔野心太大,沒有以兄弟之禮對待哥哥,最終失去了士大夫的位置,敗逃。

但是反過來一想,京城大叔不傻,如果老老實實臣服於鄭莊公,不一定鄭莊公就會放過他,反而是拼死一搏,或許可以絕處逢生。這就是王位爭奪戰的殘酷之處。

三、鄭莊公的險招

所謂上帝欲使人滅亡,必先使其瘋狂。

在當時禮樂制度影響下,貴族們特別講究做事的規範,凡事都要有名頭,出動軍隊這種國之重器,更是需要朝廷眾臣和全國的支援。

按理說鄭莊公直到母親曾為弟弟謀取自己的位置,自然也不會對共叔放鬆警惕的。

所以他不是不想對弟弟出手,只是想要師出有名。

他之所以縱容母親和弟弟的要求,其實就是想撇清自己的責任。

他想要傳遞給所有人的資訊是我沒有想要我弟弟死,但是他想要禍亂朝綱,我不得不出兵討伐叛亂。

也就是說,我沒有錯,錯的是我弟弟。

但是放任自己的弟弟建立國中國風險也不小,第一是共叔的根據地一旦鞏固了,就會易守難攻。國君縱容士大夫以大欺小吞併其他領地,對方就會形成尾大不掉之勢。

也就是說,萬一共叔沒有過早開始籌劃進攻鄭國都城,那麼鄭莊公其實是沒有特別合適的名頭出兵去攻打共叔的。

所以雖然鄭莊公最後勝了,但是並非沒有失敗的可能。

四、為什麼說兄弟倆都有錯?

左丘明在共叔被打敗之後,寫了一段註解:

書曰:“鄭伯克段於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稱鄭伯,譏失教也;謂之鄭志,不言出奔,難之也。

這段話說了四點:

首先,標題直接稱呼京城大叔的名字——段,沒有說明他是國君的弟弟,就是因為他沒有遵守作為弟弟的禮數。

其次就是鄭莊公和弟弟的對戰有點像兩個國君的對戰,而鄭莊公又擊敗了段,所以用的是克這個字。

但是這裡也說,之所以稱呼鄭莊公而是寫的鄭伯,是因為他沒有提前管教好弟弟,作為國君和兄長是失職的,所以《春秋》把他貶低成鄭伯,是為了譏諷他。而標題也沒有指明是段出逃他國,而是以鄭伯為主語,也是為了揭示這次戰爭本質上是鄭伯一早就籌劃好的陰謀。

五、總結

所以重新再來看這個故事,你會發現其實兄弟之間的戰爭早就開始了。

首先就是武姜要求鄭武公廢長立幼的事情,鄭莊公不一定不知道,所以他其實早就想要除掉弟弟,但是都不知道如何去做。反過來說,段也知道鄭莊公容不下他,所以只能暗自培養己方勢力,仰仗母親這邊的幫助殊死一搏。

可以說這件事武姜的責任也很大,因為如果武姜沒有提出廢長立幼或者偏愛小兒子,鄭莊公或許就不會下殺心,甚至會直接拒絕弟弟提出的任何要求。但是正是因為武姜偏愛段,鄭莊公就像將母親和弟弟一起端了,所以才會一直故意放任。

這個故事被放在《春秋》的開頭,其實也預示著失序的開始。

首先是朝廷秩序的崩壞,君不君臣不臣,理論上鄭莊公是國君,而弟弟段是臣子,但是作為君王,鄭莊公沒有管教好自己的臣民,為了除掉共叔不惜把自己的國家拿去做賭注。同樣,共叔段也沒有盡好做臣子的本分,應該忠心侍奉君王,反倒起了謀逆之心。

其次就是家庭秩序的崩壞,理論上莊公是哥哥,段是弟弟,哥哥照顧弟弟,弟弟侍奉哥哥,但是在這個故事裡,哥哥想要驅逐弟弟,而弟弟又想要謀害哥哥,這違反了家庭倫理。

春秋時期的封建制度是以嫡長子繼承製和分封制來實現的,但是正是這個故事,既衝擊了嫡長子繼承製,段作為小兒子想要繼位;又衝擊了分封制,鄭莊公不想讓弟弟長久獲得封地,想將他趕走。所以才被歷代文人當作封建制度受到衝擊的典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