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航天餐太好,神舟十三號乘組臉上已經長胖背後原因讓人深感不易

米飯、紅糖餈粑、馬蹄滑蝦球……一組太空食譜讓人看得眼饞,在感慨神舟十三號乘組伙食好的同時,也發現一個問題:明明航天員的飲食是嚴格控制的,為什麼這才一個月功夫,每個人臉上都感覺肉乎乎的,只是因為航天餐太好嗎?我國的太空餐經歷了什麼?

航天菜譜有定量,豐富搭配一週不重樣,航天員越來越有口福

2003年,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首飛太空的時候,只能吃點壓縮餅乾,巧克力等一些不需要加熱、覆水的食品,種類雖有20多種,但大多數屬於乾糧。

到了神舟六號的時候,菜譜就有了很大的變化,軟硬罐頭、覆水食品、凍幹水果等,一頓飯三到四個菜,佐餐小菜、小吃也很豐富,已經具備冷熱酸甜全都全都俱全的程度了。到了神舟十一號之後,主副食已經達到了120多種,可以做到1周不重樣。

除了不能直接做菜,和在地面上點外賣已經差不多了。航天餐按照航天員的飲食習慣、營養需求進行選單排列。在太空中,人的味覺和嗅覺會發生很大變化,據一些航天員介紹:味道會變得模糊不清,有的東西吃起來味如嚼蠟,有的感覺淡而無味,所以航天員在太空普遍喜歡吃刺激性的食品。

就像我們在地面有的時候忍不住吃點辣條或者鴨脖子,改善一下口味一樣,太空吃飯雖然種類很多,花樣也多,可能是因為微重力情況下,人體發生體液轉移,味覺也發生了很大變化。航天員有渴感消失、飲水量減少、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症狀。

所以,我國在載人航天開展時,就逐步建立了滿足載人航天工程條件和醫學要求的航天飲食系統。

因為沒發射1kg物品花費都在1萬多美元,所以航天食品都有質量、體積、耗電量的限制,所以儘量選擇重量輕、體積小、營養好的食品。

所以早期在我國的火箭載荷有限的情況下,在飛船裡配備的都是即食的方便食品,到了後期,我國的飛船發射越來越平凡,航天食品發展也越來越好,種類和型別就更加豐富。

尤其是到了神舟十二號開始建立中國空間站後,因為運輸工具和空間站的承載能力更大,航天員入駐太空常態化,我們的航天餐十分豐富,幾乎與地球上沒有差別。但是原材料是精選的,充分考慮安全性。空間站核心艙就餐區裡配備了冰箱、微波爐和小桌子等設施。

透過訓練在太空吃一餐已經非常的容易了,已經進入了“私人定製”階段,比如翟志剛是東北人,那麼給他安排一些喜歡燉菜,比如燉土豆,豆角。而王亞平來自海邊,就給她多安排一些海產品……

至於每天吃什麼,吃多少,實際上也不是航天員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的,而是按照地面指揮中心按照每個航天員的具體情況制定菜譜,按照選單食用。

但是看著神舟十三號乘組王亞平、翟志剛、葉光富最近的影片和照片,發現一個問題,是不是太空伙食太好了,臉上都長肉了的感覺。

其實,航天員在太空中的飲食是嚴格計劃的,不光如此,每天除了執行既定任務以外,還必須要進行各種鍛鍊,以應對人體在太空微重力的情況下的各種變化,所以基本上不會出現吃胖的現象,而是太空自帶“美顏效果”。

太空自帶”美顏“,臃腫背後是航天員的常年付出

2013年,王亞平和聶海勝、張曉光一起執行神舟十號任務時,王亞平給全國的青少年進行過一次太空授課,後來有人問她:“太空授課時,你化妝了嗎?”

王亞平直言:“沒有”。她說:“太空自帶’美顏’效果”,因為沒有了地心引力,臉部的肌肉都自動網上提,相當於做了一次拉皮。

其實在太空的確會“長胖“,但是這種胖與飲食無關,而是有2個可能性:

一、太空艙內廣角鏡頭拍攝下的一種“畸變”

因為天和核心艙實際上比現在的國際空間站的核心艙都要寬大,為了排出全貌,使用了廣角鏡頭,因為其視野寬、景深長,焦距短的特點,適合拍攝全域性,但是容易出現透視變形或者是“影像畸變”。所以,航天員有一部分是因為被鏡頭的“畸變”給拉胖了。

二、在太空中由於微重力情況下,人不但長胖了、而且還長高了,是因為骨骼、肌肉在沒有地面那樣的重力,所以間隙都會拉大,所以可以想想航天員有多麼不容易,有被拉扯得感覺,經常會覺得腰痠背痛。

而從最近的神舟十三號乘員可以看到,他們三個明顯比出發前胖了許多,這是因為,人的體液在太空重新分佈,原先集中在身體下半部分的體液也開始轉移,湧到了人的上半身和頭部,所以臉也感覺變胖、變腫起來。有科學家稱之為“月亮臉“,但是人體有調節和適應能力,等到一定時間會自然恢復部分,而這時需要更加科學的鍛鍊和調節。

實際上,別看太空菜譜這樣豐富,航天員在太空吃飯的感覺給我們看起來感覺非常誘人,其實過程還是很艱辛的,味覺和地面不一樣,吃的感覺也就不一樣,但是為了保持體力,還必須吃,因為吃飯本身也是太空任務的一部分,不能挑食的。

因此,航天員臉變圓潤不是因為發胖了,而是特定環境下體內血液再分佈的結果,半年出差回來還要持續適應一段時間,的確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