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巖茶裡,輕火和足火的區別在於焙火溫度?別上當了,不是這麼簡單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旗下巖茶課堂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在外面喝茶,剛找到地方。

茶已經在桌上泡著了。

剛泡兩衝,好戲還未結束。

但在席間,有位穿著藏藍唐裝的中年男茶客,發表了他對那泡足火巖茶的看法。

“嗯,焦糖香焙得很到位,這茶雖說是去年的,但火香絲毫沒減弱,可見當時這茶焙的溫度肯定不超過180℃。”

厲害了,太強了。

喝茶時,還能喝出焙茶溫度來。

於是,那天退場後,悄悄給武夷山胡歌發出訊息。

嘿,老兄弟,足火茶焙火時,溫度是不是不能少於180度?

沒多久,胡歌回了一個佛系答案——這個嘛,說不準。

那有沒有人能從茶湯裡,喝出焙茶溫度呢?

這一下,徹底把他驚到了。

喝出焙火溫度?這怎麼可能!

既驚訝,又感到好笑之間,難得見到武夷山胡歌回了一個表情包。

名曰,哭笑不得。

據麻花了解,一款巖茶的焙茶溫度,說不定連守在焙茶間的焙茶師傅,都不知道答案。

更不用提普通茶客了。

能從茶湯裡喝出焙茶溫度,這樣的神技能,值得《走近科學》連續拍上三期了。

《2》

第一,焙茶溫度是動態變化的。

焙茶前,先打焙。

焙幾斤茶,放幾斤炭?

明焙好,還是暗焙好?

用荔枝木炭,橄欖木炭,還是其它木炭?

木炭要不要打碎,碎成大塊?還是碎成小塊燃燒更快?

這些都是技術活,得看各家焙茶工藝調整。

單論焙茶炭溫度看,它不是固定的。

相反,木炭的燃燒狀態不同,溫度不停在變化。

之前在武夷山,專門和焙茶師傅聊過。

結果發現,他們口中接二連三蹦出來的製茶行話術語,在咱們的耳朵裡聽來,有如天書。

稍不留神,就徹底聽懵了。

可見,武夷山當地流傳的三年學做青,五年學焙火,並非沒有道理。

作為一個外行人,在沒有親自做過茶之前,要想參透焙茶的奧秘,簡直太難了。

簡單歸納如下。

武夷巖茶的焙火,雖說溫度一直處於動態變化。

但茶農們在焙茶時,僅需控制在合理焙火範圍即可。

準確來說,比起溫度下限,更值得擔心的是炭溫上限。

寧願火力不足,留著慢慢焙。

也不要溫度太高,直接將茶焙焦、焙死,那樣的話,就徹底沒有彌補機會了。

為了控溫,焙茶過程中有一個常見操作——蓋灰。

若溫度高了,就將炭灰加厚一些,壓壓風頭、降降溫。

《3》

二、距離熱源遠近不同,溫度也會有變化。

沒有親自見過焙茶的人,對巖茶焙火的設想比較簡單。

會向焙茶師傅直接提問。

“師傅,你這茶是多少度焙的?”

一聽到這個問題,老師傅會直接被問懵。

什麼?你想知道哪個溫度?

炭焙進行中,從不同部位會測溫,溫差會很大。

將溫度計放在茶葉堆、焙籠上方、焙窟表面、炭火上方……距離熱源遠近不同,溫度有高有低。

這和測體溫是一個道理,額溫和腋下溫,可不是同一個概念。

再說,那些焙茶多年,經驗老道的老師傅,焙茶時自有他們的土方法。

哪怕沒有用溫度計測溫,將手掌貼近焙籠,抓起一把幹茶聞聞香。

他們也能大致判斷這批茶的焙火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就是這個道理。

正因如此,許多會做茶的人未必能擅長講解、數值具體化、定量分析巖茶的焙火溫度。

就好比,很多人都會做西紅柿炒雞蛋這道家常菜。

但冷不丁地突然問你,炒雞蛋用多少溫度?炒番茄用多少度?

估計十有八九會做菜的人,也會被問懵。

《4》

第三,輕火與足火的區別,不是隻看溫度那麼簡單。

前段有茶友提過,為什麼有的輕火巖茶,湯色金黃,花香特別明顯,茶味很爽口。但有的輕火茶,湯色偏深沉,花香不如果香明顯呢?

這不奇怪,雖說都是輕火茶,但它們的做青發酵程度不同,出來的湯色、香氣、茶味自然有差別。

輕火茶、中火茶、足火茶之間,它們反映的是茶葉“吃火”程度不同,但影響巖茶火功高低的,不是溫度那麼簡單,還得結合其他因素。

比如,焙火時長。

如果溫度很高,但走的卻是“快節奏”焙火路線,沒一會就下焙。

最終做出來的茶,未必是足火。

又比如,焙茶次數。

焙一次,焙兩次、焙三次,呈現的效果完全不同。

一般情況下,七八月間,焙火一、兩道左右的輕火、中輕火陸續上市。

十月前後,焙火次數在兩、三次的中足火、足火茶,接二連三的,等待褪火後上市。

當然,前面提到的只是一般情況。

還有“二班”例外狀況,值得另外分說。

以足火茶為例,只要技高人膽大,或者為了節省成本,不惜冒著將茶焙焦的風險,也有人會嘗試一焙到底,一次性將火功焙足。

只不過,這種一步到位的焙足火做法,風險太高,很少有人會捨得拿正巖好茶開刀。

最後的最後,再重申一遍,巖茶焙火不是次數越多越好。

每次焙茶,都避免不了部分損耗。

焙一斤茶,碎掉半兩,已然是擺在明面上的損失。

更別談會損耗掉部分香氣和風味了。

總之,巖茶焙火貴在“看效果”,重在“適可而止”,而不是盲目焙7次、9次、10次這種誇張驚人的次數。

當然,除了溫度、時長、焙火次數外。

翻焙頻率、品種特性等,也會影響焙火效果,不能簡單一刀切!

同等焙火條件下,有的巖茶品種估計剛焙到足火,恰到好處。

但個別葉片偏薄的品種,一早就焙焦了。

《5》

四、普通茶客沒有必要了解焙茶炭溫。

品茶與做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領域。

學會喝巖茶,壓根用不著瞭解焙茶溫度。

如果想學做茶,想系統瞭解巖茶焙火。

那麼,紙面功夫遠遠不夠。

得親自守在焙茶間內當學徒,跟在老師傅後面慢慢學。

點點滴滴,細枝末節,得靠言傳身教,手把手操作,才能有所感悟。

只對著文章就學做茶,不過是紙上談兵。

站在普通茶客的立場看,學茶沒必要弄錯立場。

專業的工作,應該交由專業人士操心。

而我們需要做到,就是盡情欣賞一泡好茶的美妙風采!

《6》

學茶,不能弄錯重點。

普通茶客學喝茶,入門方向在於以下四點。

怎麼買?

9。9元不能買到牛欄坑肉桂;正巖茶有什麼特色;新手適合喝什麼茶;口糧茶怎麼選……

怎麼存?

巖茶不能放進冰箱;什麼巖茶值得長期儲存;泡袋裝的巖茶能放多久;梅雨季如何存茶才不會受潮返青……

怎麼泡?

選什麼茶具?用什麼水?為什麼要用沸水?巖茶要不要洗茶?蓋碗泡巖茶什麼時候開始坐杯……

怎麼品?

喝巖茶為什麼要啜?為什麼選細瓷杯喝茶更好?涼透的茶湯會有什麼變化?如何感受掛杯香的美妙……

這一系列實打實,能落實到具體的內容,才是學習巖茶切實可行的正道!

更多關於巖茶的知識

喝巖茶茶醉?喝巖茶翻江倒海?喝巖茶滿口煙味?村姑陳給你支支招

武夷巖茶新手入門,該選擇喝貴的山場巖茶,還是便宜的口糧巖茶?

過去的巖茶都叫大紅袍,現在的巖茶都叫肉桂?

喜歡喝武夷巖茶的你,聽說過巖茶裡的“倒青”嗎? 蛤蟆背是正巖茶的標準,半巖、洲茶、外山茶焙不出蛤蟆背?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