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3.9元硬剛瑞幸、幸運咖,現磨咖啡內卷之下,低價是出路還是毒藥?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快消,作者丨李珂

知名茶飲連鎖品牌CoCo都可近日宣佈,2月1日起,全國有咖啡的門店現磨美式降價至3。9元,生椰拿鐵降價至8。9元。據瞭解,在CoCo的原選單中,美式12元/杯,生椰拿鐵17元/杯(不同層級市場價格略有差異)——估算之下,這次降價的最高降幅接近70%。

事實上,CoCo在業內是較早佈局咖啡領域的茶飲品牌,先後推出珍珠拿鐵、棉花糖奶蓋咖啡、水果咖啡等產品。遺憾的是,進軍咖啡行業對一個茶飲品牌來說並非易事;在過去咖啡賽道最火熱的幾年間,CoCo旗下該業務板塊的聲量卻並不大。

業內人士指出,當下,國內咖啡市場中許多新力量正在悄悄崛起,以四、五元,甚至更低的價格搶佔市場。目前低價咖啡市場還不算擁擠,伴隨著新風口的到來,CoCo咖啡似乎又迎來了新的機遇。然而,放眼同業競爭不斷加劇的當下,低價是否能夠為咖啡行業帶來良性成長,仍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

從集體漲價,到不得已降價

新式茶飲降價風吹到咖啡行業。在喜茶、奈雪的茶等高階茶飲品牌先後降價之後,不斷漲價的咖啡終於難頂壓力,選擇降價求生。這或許意味著繼茶飲界後,咖啡行業新一輪的“內卷”已經到來。

實際上,咖啡茶飲市場的價格上調從2021年就已經開始了。彼時,有消費者反應,茶百道、coco都可、古茗、一點點等連鎖奶茶品牌偷偷上調了價格;而後,在2021年底,星巴克也針對部分餐品價格進行了上調。進入2022年,茶顏悅色、星巴克、瑞幸等品牌繼續先後官宣調價,就連沖泡奶茶龍頭香飄飄也出具了漲價公告。

一時之間,漲價似乎已經成為了不可阻擋的大趨勢。

據瞭解,對於咖啡品牌來說,漲價的首要原因便是原材料成本的增加。從去年開始,作為全球主要咖啡豆產地的巴西、衣索比亞接連遭受了天災、戰火的洗禮,咖啡產量大幅減少,咖啡的購買成本增加,咖啡品牌為了保證自身的利潤率從而選擇漲價。

其次,人工成本增加也是漲價的隱形原因。近年來,競爭加劇的“副作用”是人力成本上升。製作一杯精品咖啡,除了咖啡豆會影響口感以外,咖啡師的技術也對成品質量有較大影響,據知情人士透露,去年一些精品咖啡品牌為了吸納人才,為新人星級咖啡師開出的月薪已接近6000元。

市場大環境如此,不少咖啡品牌也紛紛選擇為員工提薪,星巴克在去年的首輪漲價便是伴隨著員工漲薪的訊息。

彼時,業內觀點認為,在市場規模與行業整體發展速度都要優於奶茶市場的情況下,咖啡市場不太可能因為漲價而丟失市場份額。

不過,進入2022年後,商家們的主題詞變成了——降價。瑞幸、Tims、代數學家等咖啡品牌紛紛推出了形式多樣的打折方式。此前一直走漲價路線的行業霸主星巴克也架不住同行的價格戰,加入了優惠潮。

此前,瑞幸憑藉一己之力拉下咖啡的單價,將整個咖啡市場攪得翻天覆地,不少人一度將瑞幸咖啡作為星巴克的平替。然而,蜜雪冰城橫空出世,打造出了旗下全資咖啡品牌“幸運咖”,直接將價格底線又往下劃了好幾個檔次,將“符合中國人的口感+不需要決策的低價”的打法貫徹到一個新的高度。

事實上,這條業務線2017年就已經推出,不過在剛成立時反響平平,沒找準平價定位,擴店節奏混亂,產品價格甚至一度漲到過18元,門店數量徘徊在20家左右,瓶頸難破。轉機出現在2020年,時任蜜雪冰城總經理的張紅甫親自給幸運咖大刀闊斧地改革,堅持低價策略,改變門店風格,才算把幸運咖帶上正道。

對此,一業內人士表示,高階消費品沒有了大基數的中產階層消費力的支撐,各類資料出現了全面的下滑。當然,除了中產們囊中羞澀之外,這也非常直接地展示出了一個問題:僅靠高淨值人群的消費能力,對於整個消費市場的貢獻非常微薄,支撐不起消費品行業的繁榮。另外,低線市場的咖啡消費潛力,也有可能被高估了。畢竟和一二線城市的打工人相比,低線城市的消費者中,早上需要喝一杯咖啡提神的人沒有那麼多。

低價,似乎仍是包括咖啡在內的限制飲料行業難以逃脫的宿命。

從集體漲價,

我國的咖啡市場,仍是一塊有著萬億規模的“大蛋糕”。

艾媒諮詢資料顯示,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約為3817億元,消費者突破3億人次。同時,中國國內咖啡市場預計將以27。2%的增長率上升,預計到2025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10000億元,總體呈擴大趨勢發展。

根據美團餐飲釋出的《2022中國現制咖啡品類發展報告》,截至2022年5月,中國內地已經有11。73萬家咖啡門店。2021年,我國新增咖啡相關企業2。59萬家,同比增長12。5%。

然而,進入2022年下半年後,咖啡行業卻開始面臨“冰火”兩重天。

一方面是行業巨頭面臨市場“寒氣”:2022年第四季度,星巴克中國營收為7。75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9。6%,門店銷售額下降了16%;此外,加拿大國民咖啡Tims咖啡,押寶中國咖啡市場的火熱,中國業務板塊“Tims 中國”登陸納斯達克後,資本市場的態度卻很平淡。

另一方面,咖啡創業者的熱情不減,蜜雪冰城、茶顏悅色,跨界而來的李寧等紛紛而至;甚至連嗅覺靈敏的微商,都開始創造咖啡品牌,在短影片平臺引流招加盟商。然而,不少創業者們卻遊走在虧損和閉店的邊緣。根據餐寶典資料顯示,11。5%的咖啡店活不過3個月,《閒魚2021創業避雷指南》中,咖啡店創業失敗率位列第二。

與此同時,國內咖啡市場中許多新力量正在悄悄崛起,以四、五元,甚至更低的價格搶佔市場。先是有蜜雪冰城推出平價咖啡子品牌“幸運咖”,一杯現磨美式咖啡只需5元錢,並已在全國內開出超500家門店,後有“幹咖人”、“打工人咖啡”、 “Cubic Coffee 三立方咖啡”等小眾低價咖啡品牌出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最低的一杯美式咖啡只需要四、五元錢。

不僅是“第三梯隊”的平價咖啡從低價、折扣中找到了開拓市場的方法,就連“第二梯隊”的腰部品牌也嚐到了低價咖啡的“甜頭”。

2022年4月,瑞幸咖啡就利用低價做事件營銷,其線上店鋪出現超低價,瑞幸椰雲+厚乳只要4。5元,雙杯生椰拿鐵只要4元。雖然推行最後以內部運營失誤為由停止,但該輪低價營銷的成效卻很成功。這也讓咖啡品牌們進一步明白一個道理:只要能省下成本,低價也有利潤。

然而,硬幣的另一面是,咖啡新勢力目前主打的牌,幾乎都是低價、標準化,高度同質化的內卷下,品牌方所講的故事也多是用規模換效益,以及品牌初創的政策鉅惠。這導致,無論是品牌方,還是加盟方,盈利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下滑。在越來越多的差異化打法下,咖啡,逐漸淪為一個辛苦的行業。

事實上,面對咖啡行業的虛火,資本也開始持觀望態度。2021年,咖啡行業共有28筆投資,融資金額高達50。76億元。2022年上半年,咖啡賽道融資筆數雖然仍有14筆,但融資金額僅為18。03億元。投資總額的大幅下滑,或預示著咖啡行業正在“退燒”。

儘管咖啡需求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但咖啡生意卻切切實實的“不好做”,尤其在快速內卷化下,同質化競爭日盛,價格戰趨勢日烈,這對企業的精細化運營水平、持續創新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盈利難的問題或將長期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