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德意志統一之後拿到了十分重要的鋼鐵產地,搭乘第二次工業革命快車

德國沒有統一之前,以英俄法普奧為代表歐洲大國,基本處在1815年建立的維也納體系之下,相安無事,天下太平。雖然此間發生了希臘獨立、土埃戰爭、克里米亞戰爭等不和諧的音符,但衝突主要集中在歐洲的邊緣區域並未影響歐洲大陸均衡的主旋律,未發生整個歐洲範圍的全面戰爭。

然而,德意志經歷了普丹、普奧、普法三次王朝戰爭,在1871年正式統一之後,得到了大面積的土地和較多人口,還拿到了十分重要的法國的鋼鐵產地阿爾薩斯和洛林,同時搶抓契機,搭乘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快車,工業得以躍進式發展,在20世紀初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國。而且在一戰之前,英法俄三國機器製造業產值的總和還不及德國一國。

德國實力快速提升,使原有的歐洲大陸均勢再難平衡。整個歐洲大陸誰也不敢小覷德國,並對德國投去了警惕的目光。在這樣不利的局面下,為確保安全,德國政府走了一條秘密結盟的道路,可是,德奧意的結盟也不一定就能保證德國的絕對安全,反而逼得法俄結盟,以求自保。而德國狂熱的世界政策以及瘋狂地擴建海軍直接挑戰了英國。結果最終導致德國不得不同時面對英法俄老牌傳統強國。

其實,德意志統一後,面臨的最現實的威脅或者是危險,就是法國的復仇,1875年的法德險些爆發戰爭、1889年法德關係危機,這都是法國復仇的訊號。德國當時的策略是,建立德奧俄三皇同盟來協調三國分歧,努力解決俄奧在巴爾幹半島的爭端,因為當時的英國並不想參與歐洲大陸事務。

咋一看這個體系不錯,但這當中的俄國和奧地利的矛盾由來已久,而俄德之間因為1877年俄土戰爭後德國在柏林會議公開聯合英奧迫使俄國交回在戰爭中獲得的土地而矛盾加劇。當時參加柏林會議的俄國宰相哥爾恰科夫不無感慨地說,柏林會議是德國指揮的一場“反俄大合唱”,所以會後俄國退出了三皇同盟。

這樣,為了維護自身安全,德奧同盟成了德國不二之選,而義大利的最終加入,使這一同盟體系成為歐洲大陸最強大的軍事集團。如此德國仍擔心法俄走到一起,於是在1887年德國與俄國簽署了《再保險條約》,想以此確保法國進攻德國時俄國保持中立。同時德國還積極推動奧、意與英國簽訂《地中海協定》,這樣可以間接與英國達成了聯合。

這是俾斯麥主導德國時為防範來自法國的危險而精心編織的複雜結盟體系,它至少在19世紀末保證了德國的安全。到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逼近俾斯麥辭職後,德國一改原來的外交政策而奉行了新的外交路線,那就是放棄與俄國的妥協,轉而全力加強對英國的關係。這樣的結果是,導致在1893年法俄兩國結成了針對德國的軍事同盟,而試圖與英國走近並未有實質性進展,因為孤懸海外的英國奉行光榮孤立政策並不願意參乎到三國同盟當中。這樣,歐洲就逐漸形成了德奧意集團和法俄集團兩大對立陣營,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同時,德國一直推行它的世界政策,從想稱霸歐洲到想爭奪世界霸權,這樣一來矛頭直指頭號強國英國,致使德英矛盾加劇。德國強烈要求按國家實力在世界重新劃分勢力範圍,它的擴張行為,包括了搶佔膠州灣以及組織八國聯軍鎮壓義和團和修建巴格達鐵路,把自己的勢力範圍滲透到中國的山東半島和富饒的中東地區,其爭奪世界霸權的野心昭然若揭,英國強烈不滿。

加上英德談判幾次都沒有成功,以及德國瘋狂擴建海軍,最終讓英國別無選擇,只有加入到反對德國的陣營中。我們如果站在英國的立場上看,德國搶佔殖民地和在巴格達修建鐵路尚可容忍的話,那麼瘋狂擴建海軍就超越了英國的底線,觸碰了英國傳統海上霸主的核心利益。可悲的是一戰爆發德國人竟然驚訝英國人與法俄站在了一起,而還沒有認識到這都是自己作的。

德國的驚訝也不是一點道理沒有。因為在德國統一之前,英法、英俄、法俄之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英法兩國聯手與奧斯曼土耳其等國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群毆了俄國,把俄國打得很慘,不得不放棄在黑海享有的權益。而英國在拿破崙戰爭前後數次的攛掇反法同盟並在維也納會議後堅決主張約束和削弱法國。而且法俄兩國在19世紀前後的瓜分世界殖民地浪潮中也一直是英國的老冤家。

而這正表現出德國在外交上的稚嫩。事實是德國的統一和崛起,讓上述的那些矛盾都成為了次要矛盾,而英德矛盾和德奧意集團與法俄集團的對抗成為了主要矛盾。在20世紀初英法俄都捐棄前嫌,透過簽訂協定,相互間達成默契,轉而協力對付德國。至此,英法俄協約國集團與德奧意同盟國集團的對峙形成,只等著薩拉熱窩的那聲槍響。而隨著反對《凡爾賽和約》情緒與世界性經濟危機攪和到了一起,希特勒的順勢上臺,人類又一次陷入了滅頂之災難。

所以說,強大而統一的德意志並沒給德國帶來什麼榮光與和平,相反是埋下了戰爭與苦難的種子,給德意志這個民族乃至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