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美食

盤點歷史上死不得的五個智囊,他們一死國家就要滅亡準確度堪比預言

漢代的晁錯足智多謀,他的頸下有一個類似肉瘤的贅生物,好像一個袋子一樣,因此漢景帝常常稱其為智囊。智囊隨後被沿襲至今,代指那些神機妙算,謀略出眾的人。縱觀歷史上能夠成就一番事業的人,大多身邊都有一個或者數個智囊人物,並且這些智囊人物的重要性甚至可以關乎一個政權乃至帝國的興衰。下面就給大家盤點歷史上死不得的五個智囊,他們一死國家就要滅亡,準確度堪比預言。

NO。1 伍子胥

伍子胥是楚國太子太傅伍奢的次子,一家人都在楚國做官,後來因受費無極的讒言陷害,伍奢和長子伍尚被楚平王處死。伍子胥隱姓埋名,忍辱負重的逃至吳國,成為吳國公子闔閭的謀士。當時闔閭還不是吳王,但他對吳王之位一直覬覦已久。伍子胥知道他的意圖後,就找來猛士專諸引薦給闔閭。

專諸刺殺吳王鐐後,闔閭奪其位,自立為吳王。伍子胥被賜官行人,成為闔閭最為倚重的大臣,參與國事的制定和實施。在闔閭的支援下,伍子胥獎勵農桑,疏導國內的江河,利於百姓灌溉,並整頓軍務,實施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政策。吳國也在伍子胥的管理下,開始國富民強,走向了與大國爭霸的道路。公元前506年,吳王闔閭採納伍子胥和孫武的策略,向西攻破強楚,北邊威震齊國,晉國,南邊收服了越人,稱霸諸侯。

闔閭死後,夫差繼位,夫差在降服越國後,聽信太宰嚭的讒言,放過了勾踐。其間,伍子胥多次極力勸阻,要求殺掉勾踐,兼併越國,夫差不聽。最終忠言逆耳,在太宰嚭的詆譭下,夫差對伍子胥恨之入骨,將他賜死,沉屍江底。伍子胥死後,勾踐經過十年生聚,在吳國北上爭霸時,偷襲吳國,最終滅掉了吳國。

NO。2 李斯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後來從師荀子學帝王之術,入秦為相。秦王政執政後,李斯被重用,他多次獻出攻滅諸侯的良策,都被秦始皇採納,最終吞併了六國。秦王朝成立後,李斯尊嬴政為皇帝,開創了中國的皇帝制度。李斯也被任命為丞相,他堅持郡縣制,加強中央集權,制定了秦法,統一了度量衡,文字等,是秦始皇身邊不可或缺的智囊人物。

秦始皇死後,趙高擁立胡亥登基,李斯也助紂為虐。最終在權力的爭奪中,李斯因功勞巨大,謀略出眾被趙高妒忌,最終被冠以罪名,遭到腰斬之刑。李斯死後,趙高和胡亥倒行逆施,百姓民不聊生,秦王朝最終被楚霸王項羽和劉邦的反秦力量滅掉。

NO。3 范增

范增是居巢人,平日在家就滿腹韜略,好出奇計,其智謀完全不輸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陳勝起義時,范增已經是70歲的年邁之人,但他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特別是在遇到楚將項梁後,范增的很多主張和策略都被項梁採納,項梁是實力也迅速大增,成為繼陳勝之後最強大的反秦領袖人物。只可惜項梁因為輕敵被秦國名將章邯殺死後,楚軍的後起之秀項羽剛愎自用,雖然他拜范增為亞父,卻猜忌范增,范增的正確主張和戰略方陣,項羽也不願採用。

范增痛心之下,請求還鄉為民,以退為進,企圖激醒項羽,結果項羽直接准許他回家養老。在回城路上,范增越想越氣,還未走到彭城,背上的毒瘡發作就死了。他死後不到2年時間,項羽就兵敗垓下,自刎烏江,轟轟烈烈的西楚政權也滅亡了。

NO。4 王猛

王猛出身貧寒,年少時隱居山中,博學好讀兵書。雖然只是一介書生,但他卻人如其名,不管治國,還是帶兵打仗都非常的生猛。在得遇英主苻堅後,王猛一年內五次升職,從一箇中書侍郎接連升為清河郡侯,可謂是火箭的速度。王猛執法嚴明,整頓吏治,強化中央集權,統兵滅前燕,平西陲,在職期間,威震北方,輔助苻堅稱霸於長江以北。

公元375年,王猛由於長期積勞過度,病重而亡。臨終前,他一再叮囑苻堅要注意防範姚萇和慕容氏等降臣,萬萬不可攻打東晉。結果苻堅當時答應,不久便將他的話當成了耳旁風。淝水之戰,苻堅百萬大軍兵敗如山倒。姚萇和慕容衝等人趁機割據自立,攻打苻堅,苻堅隨後被姚萇勒死在五將山,前秦也緊接著就滅亡了。

NO。5 孫承宗

孫承宗是明朝末年一位首屈一指的戰略家。努爾哈赤攻佔瀋陽,遼陽後,對大明構成了軍事壓力。如何進行防禦成為明廷的一個大問題,遼西經略王在晉主張固守關門,但孫承宗認為不妥,他主張堅守寧遠,並以覺華島互為犄角,提出用遼人守遼土的戰略方針。明熹宗採用他的謀劃,任命他為遼東經略。在孫承宗數年的艱辛努力下,遼東建立起了一條鞏固寧錦防線,成為後金騎兵不可逾越的障礙。

後金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始終都沒能突破這條防線。在四年的守邊中,孫承宗還提拔了一大批文臣猛將,比如滿桂,趙率教,袁崇煥等人。這些人成為遼東抵禦後金的堅固力量。孫承宗雖然很有戰略眼光,但卻嫉惡如仇,他多次上書彈劾魏忠賢,最終在魏黨的報復下,孫承宗被免去職務。其後到任的遼東經略高第根本不懂軍事,一到任就拆除了寧錦防線,將孫承宗數年的心血毀於一旦。袁崇煥上位後,又斬殺了威脅後金後方的毛文龍,徹底讓後金無了後顧之憂。

清軍圍困北京被擊退後,崇禎帝處死了袁崇煥,並再次啟用孫承宗。孫承宗臨危受命,協調各路軍隊,將清軍趕出山海關,但此時他提拔的很多抗金部將都已死去。面對人才凋零和城池被毀,孫承宗心中萬分悲涼,無奈之下他只好再次築城防禦,但兵敗後又被彈劾,辭官歸鄉。崇禎十一年,清軍圍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城百姓與之血戰,城破後被殺。孫承宗死後第六年,明朝就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