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家居

【週記親子導圖交流營】如何透過思維導圖結構化呈現孩子的記憶價值

有心的小夥伴應該記得,對於“思維導圖不適合整理散資訊”的觀點有過自己的看法。

當時我的論點是,對於一般的散資訊,如行李清單、活動安排、主持流程,可以運用簡版導圖來梳理。

同樣都是“閱後即焚”的結果,但運用導圖以後,記憶效果大不一樣。

而今天,我想說的是,對於內容相關的散資訊,我們可以透過思維導圖的結構化呈現,把ta們變成極有記憶價值的硬知識。

在週記親子導圖交流營成立的當天,行動力超強的營員玉鳳,就在群裡分享了一張8歲大寶繪製的導圖。

導圖的內容是我國的十二生肖和二十四節氣。

不管這幅導圖繪製效果怎麼樣,8歲的孩子能有這樣的意識和行動,都是非常值得鼓勵的。

但十二生肖的呈現形式,相對來說過於簡單。

這樣的呈現,和線性文字區別不大,而且分支過多,也會造成視覺上的擠壓,不利於孩子的記憶。

於是,我建議玉鳳從十二生肖的來歷,也就是十二時辰的劃分過程,來呈現這個小知識。

玉鳳行動力果然強,當天晚上就把內容整理出來了。

玉鳳這幅導圖怎麼樣呢?

從導圖6要素的要求上說,並沒有太多原則性問題。

但有一個問題,卻不能忽視。

就是一般情況下,導圖主幹數量不超過7個。

超過7個,形成結構化記憶的效果會大大降低,也不能更好滴發揮導圖“隱性思維顯性化,顯性思維視覺化”的價值。

但十二生肖就是十二個,沒法減少到7個以下啊?

這該怎麼辦呢?

於是我去查詢了相關資料,發現如果把BOIS分類階層化的邏輯點放在十二時辰上,就可以把主幹劃分為早晨、上午、中午、下午、黃昏、夜晚。

主幹上呈現一天的6大時段,支幹上呈現對應的十二時辰和十二生肖。

這樣的梳理,邏輯上,符合現代人的思維習慣;數量上,符合思維導圖的主幹數量要求。

看起來是一個合適的梳理角度。

但這樣的劃分,也有一個明顯的問題,就是主幹的起始內容不是子時(子鼠)。

一開始,我對這個問題也有所糾結,想了很久都沒有找到解決方案。

直到我又查詢到一個資料。

這個資料的主題很長,簡單概括就是:為什麼子時不算一天的開始?

在這個問題下,答主非常詳細地介紹了不同朝代對於一天起始點的劃分標準。

而這也讓我明白了,其實子時這個概念,是遠古時代人們的劃分標準。

而通過幾千年歷朝歷代的迭代更換,對於時間的應用早已經有了巨大的變化。

從唐代開始,就已經把0點作為一天的開始。

而現代的人們,有時甚至把黎明作為一天真正的開始。

所以,對於子時(子鼠)是不是能在導圖分支的起始點呈現,我們不用過於糾結。

因為導圖的梳理和呈現,本身就是古代知識和現代習慣的碰撞。

透過這樣的碰撞,才能讓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在我們的下一代中得到繼承和發展。

所以,只要在導圖內容中備註一下子時(子鼠)的起始點標記,一樣可以準確細緻地展示十二時辰與十二生肖的緊密關聯。

(為了更好突出起始點的重要性,我把第一主幹調整了一下,換成了夜晚)

這樣一來,不但能將十二時辰與十二生肖的關係,用結構化的導圖展示得清楚明白。

還能把兩個原本簡單的散資訊組合成更有價值的硬知識,幫助孩子高效記憶。

同時,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們去探求更多有趣的知識。

比如:

小時的說法是怎麼來的?

古人沒有鬧鐘是怎麼起床的?

古人沒有手錶是怎麼知道時間的?

這樣一整理,就把一個簡單的生肖知識活學活用了。

不但能有效避免資訊孤島,也能大大提升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我是@,教學品牌創始人,幫助你有效提升思維,發掘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