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為何正面的黑人姆媽豎立雕像,會引來非裔美國人不滿?| 教育界週刊

紀念雕像之爭:誰應該被豎立雕像?

胖胖身形、寬厚率直,穿著白色圍裙,一手包辦家務──這個被暱稱為“黑人姆媽”的經典形象,經常出現在電影、廣告中。 然而在美國種族衝突中,她卻是充滿爭議性的文化符號。 為何為形象正面的黑人姆媽豎立雕像,會引來非裔美國人不滿?——

雕像是集體記憶的象徵,也是社群希望傳遞給世人的公共形象。

《亂世佳人》裡的經典角色

好萊塢電影中歷來有各式非裔女性角色,科學家、超級巨星、犀利律師,但《亂世佳人》的黑人姆媽(Black Mammy),至今仍為影史經典。

電影裡,海蒂·麥克丹尼爾(Hattie McDaniel)飾演的黑人保姆幫傭,壯碩結實、熱情直率,忠心耿耿照料小主人郝思嘉。 她身穿白色圍裙、頭戴方巾的造型,自此也成為黑人家庭幫傭的鮮明標誌。

現實中,這個角色其來有自。 黑人姆媽,是奴隸時代南方莊園常見的家庭幫傭,打點家務、照料小主人,許多南方白人回憶童年,總會提起兒時親暱的姆媽,但都不清楚她們的真實姓名。

1923 年,密西西比州一名參議員便提案,在華盛頓特區設立一座黑人姆媽雕像,紀念黑人女僕長年的貢獻與付出。 這個雕像提議,也來自“邦聯之女聯合會”(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的大力促成。

然而,提案不僅沒有透過,還引發黑人社群大力反彈! 為何一座紀念雕像,當時竟讓黑人社群憤怒暴走?

本君將從

種族、母職、性別角度,

談及雕像背後掀起的歷史記憶衝突。

《亂世佳人》劇照

海蒂·麥克丹尼爾(左一)以黑人姆媽一角拿下 1939 年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成為史上第一位拿下小金人的黑人演員。 但諷刺的是,種族隔離政策下,她不僅無法出席電影首映會,也沒辦法親自領獎。

為何南方白人要倡議豎立黑人姆媽雕像?

1864年,長達4年的美國內戰終於結束。 南方白人社團開始積極重新定義內戰,提出南方是為了捍衛美國憲法與州權而戰,要用“屬於南方的歷史觀點”重建南方榮耀。

對他們來說,內戰爆發並非如同“勝利者論述”那般,南方為了發展棉花事業,蓄養黑奴、剝奪他們生存與自由的天賦人權;相反的,南方人是因為北方背棄美國憲法,為了捍衛州自治權,挺身起義。

“邦聯之女聯合會”就是一群南方白人女性成立的組織,她們編撰歷史教科書、廣設雕像和紀念碑,大力宣揚南方文化。

邦聯之女推動豎立雕像,除了彰顯黑人姆媽的付出,也希望傳遞一幅歷史影象:黑奴生活並不是如同《湯姆叔叔小屋》裡,斑斑血淚。 在南方莊園,奴僕忠心耿耿、主人仁慈寬厚、小主人依戀信任,那是一段種族融洽共處的美好時光。

1939 年,電影《亂世佳人》以南北戰爭為背景,敘述大時代下女主角郝思嘉的情愛與成長。

片中描繪的南方莊園生活,而今被抨擊美化奴隸制度。2020 年爆發

“黑人的命也是命”

運動(Black Lives Matter)後,美國 HBO MAX 一度宣佈下架。

黑人姆媽的形象並不負面,為什麼會遭到當時黑人社群的反彈?

雕像不只是公共藝術,誰值得被紀念? 為何紀念? 如何紀念? 當中的人物、故事、情感,都是公共歷史的一環,蘊含我們對過去的理解和詮釋。

黑人雕像述說了種族和諧、融洽的生活記憶,但真是如此嗎? “南方黑人真實處境”,正是雙方爭奪歷史詮釋權的關鍵戰場。

奴隸制度下,黑奴是白人主人的私產,代代為奴。

主人可善待,也能凌辱、私刑、販賣。 黑人姆媽任勞任怨、順服盡責的背後,藏著不得不吞忍的殘酷現實。 從懷裡哺育出的白人地主和仕紳,

可能鞭笞她的兒子,私刑她的丈夫,侵犯她的女兒。 她們除了在暗夜哭泣,眼睜睜看著孩子被賣到遠方,無能為力。

白人對黑人姆媽的懷念與歌頌,是多數黑人拼命想遺忘的傷痛。

當時,不少南方黑人為了擺脫奴隸身份,紛紛冒險逃往北方。

內戰爆發後,他們卻又毅然投入戰役,以生命為注,挺身爭取成為真正的自由人。

然而,在黑人姆媽的歷史論述中,我們看不見這些反抗搏鬥的身影。

換言之,從種族的角度,黑人姆媽淡化了奴隸制度的傷害,同時也否定黑人在內戰的貢獻。 用美國學者伊芙琳(Evelyn Brooks Higginbotham)的註解:

在這些雕像下,種族之間和諧相處的假象將會蔓延。 黑人要如何解釋內戰,如何告訴後代子孫,他們的祖先如何對抗奴隸制度,爭取自由?

為什麼黑人姆媽會成為大眾文化典型的黑人婦女形象,經常出現在廣告、影視裡?

黑人姆媽的原型,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

1893 年,哥倫比亞博覽會(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在芝加哥舉辦,超過兩千萬人參觀。 開幕日當天,萬眾矚目,熱鬧滾滾。 黑人女性團體也抓緊良機,爭取到在開幕儀式發表演說。

這麼重要的場合,黑人女性菁英自然卯足全力備戰,要在博覽會上證明黑人的專業,擺脫傳統形象! 但她們萬萬沒想到,充滿嘲諷的一幕卻同時上演……

展場中,一位黑人女性被僱用裝扮成傑米姨(Aunt Jemima),唱歌、舞蹈、推廣鬆餅,宣傳幸福的南方家園。 傑米姨的扮相,即是奴隸時代典型的黑人姆媽。

這一幕,就像重重摑了黑人團體一巴掌:

不管再如何力爭上游,社會認定的黑人女性依舊是傑米姨──奴隸時期為白人操持家務、順從忠實的黑人姆媽!

南西·格琳在1893年萬國博覽會上,被聘用扮成傑米姨,宣傳南方。 傑米姨形象後來成為桂格鬆餅廣告商標

黑人姆媽形象也經常被製作成黑人玩偶,或以醜化之姿呈現在影視漫畫中。

更諷刺的是,“傑米姨”標誌後來被桂格燕麥公司(Quaker Oats)買下,從此大量出現在鬆餅、糖漿廣告,成為招牌“長青代言人”。

市面上,黑人姆媽娃娃也暢銷熱賣,大受歡迎。

因為白人孩童扮家家酒,怎麼少得了服務白人主人的黑人園丁、幫傭、保姆呢?

從傑米姨到姆媽雕像,黑人一直被塑造成白人家庭的僕人,南方是快樂天堂。 對於極力想證明,黑人與白人女性一樣專業、努力、優秀的中產階級黑人女性,是極大的挫敗。

因此,黑人女性全國聯盟(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ored Women)才會憤怒地抨擊:

南方白人為黑人姆媽設立紀念雕像,不是為了榮耀她,而是藉由這個角色詆譭黑人女性。

1939 年桂格公司煎餅廣告 圖│Southern Pacific Company。 Passenger Department

紙盒上印製大大的“傑米姨”,角色原型即是黑人姆媽,胖胖身形、身穿白圍裙、戴著白頭巾的黑人奴隸。直到2020年,桂格公司才宣佈,往後不再使用傑米姨商標。

黑人姆媽與白人小主人,被描繪成比家人更親密,對當時黑人社群是讚揚或傷害?

1980 年代,班尼頓公司推出系列廣告,有張影象是:白面板的嬰兒,緊緊依偎在一個看不到臉的黑人婦女胸前吸奶。 廣告很快掀起軒然大波!

品牌的原意是傳遞種族平等,但為何這個影象卻會出現不同解讀呢?

原因是,面對敏感的爭議點,我們不能完全忽視歷史脈絡的意涵:

面目不清的黑人婦女,悉心哺育白人嬰童

廣告中的這個意象,宛如 19 世紀末黑人姆媽翻版!

在黑人文化中,社群相當看重母親的角色,甚至關係著種族地位的提升。 黑人姆媽,既是奴隸也是母親,但她們的“母愛“被投向了白人孩子,大眾文化描繪她們慈愛呵護,待小主人視若己出。

沒有人問,黑人姆媽自己的孩子去哪了?

白人社會一面歌頌主僕情深,一面譴責黑人失敗的家庭教育,“盡責的姆媽”和“失職的黑人母親”只有一線之隔。 這是當時黑人社會反對彰顯黑人姆媽奉獻的原因之一。

黑人姆媽成了一把雙面刃,越是讚揚黑人姆媽的付出,用心照料白人小孩,社會就越有理由嘲諷粗野、髒兮兮的黑小孩,缺乏「教養」。

19 世紀的黑人姆媽與白人小主人,畫面看來親密無間 圖│Connect with the Library

,美國小說家威廉·福克納也在自己的黑人姆媽墓碑上,刻下一段動人文字:

Mammy/Her white children bless her(姆媽/她的白小孩感念她)。

黑人母親與孩子們。 大眾常描繪黑人與白人孩子的溫暖互動,同時也質疑黑人孩童缺乏教養,粗野、無知、髒。

從性別角度,黑人姆媽反映出什麼意義?

20 世紀初,柔美、纖細、優雅是社會認可的女性標準;相形之下,這些特質幾乎不會用在黑人姆媽身上。

社會讚頌的姆媽樣貌多半是,

勤快、勇敢、幹練、壯碩有力、獨當一面,

運用這類當時專屬男性的特質,貶抑她們“不像女人”。

另一方面,種族歧視下的黑人男性,在社會結構中很難有一席之地,常常只能做挑夫、洗衣工,從事被視為不夠“男子氣概”的工作。 黑人姆媽越被白人社會讚揚高捧,也就越讓黑人男性顏面無光,被貼上“不像男人”的標籤。

在當時的性別框架下,黑人姆媽的形象同時貶抑了黑人女性與男性。

白人社會塑造黑人姆媽不像女人,合理化對她們的不尊重與侵犯。 讚揚黑人姆媽的成就,突顯對黑人男性不合男人標準、沒出息的輕蔑嘲諷。

當代的”雕像之爭“:誰的歷史? 誰的記憶? 誰應該被紀念?

回顧這段歷史衝突,1920 年代正是黑人重建信心,展現自我特質的年代,黑人姆媽雕像卻抵銷了所有努力。 黑人期望掙脫奴隸陰影,黑人姆媽卻喚起了傷痛記憶,重新複製刻板形象。

歷史的輪迴,充滿相似。 一個世紀後,雕像之爭再次上演。

2020 年,“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爆發後,維吉尼亞州宣佈移除李將軍(Robert Edward Lee)雕像,但隨後引發激烈抗爭。

在美國南方,李將軍的紀念公園、雕像隨處可見。

他是南方造神下的英雄角色,英勇率領邦聯軍隊抵抗聯邦北軍。 南方白人視之為榮耀象徵,但卻也是黑人揮之不去的血淚印記。

2015年之後,不斷有民間組織主張拆除雕像,迴歸非裔美國人的歷史詮釋權,促進種族融合。

爭端仍在持續。

伴隨著種族爭議、選舉、政治派系的角力鬥爭,如何處理歷史雕像需要更多智慧。

紀念雕像作為集體記憶的象徵,各方角力爭奪歷史詮釋的主導權,勢所難免。 但首要之務,

是把爭議放入歷史脈絡,透過更宏觀的時空結構,釐清衝突根源、歷史遺緒。

由此,我們才可能試著理解、滿足不同立場者,建構型塑他們的歷史記憶之需。

什麼樣的人能名留青史?

我們述說的是誰的歷史?

如何思考不同立場者的歷史角度?

對於同樣面臨雕像拆除、改名之爭的我們,同樣也是至關重要的一課。

李將軍(Robert Edward Lee)雕像

是否移除李將軍雕像,在美國各州爭議已久。 支援移除者認為,南方邦聯代表人物象徵了種族主義、蓄奴制度,不應該再被樹立紀念;但反對者則主張,李將軍雕像已成為地方歷史一部分,不需要過度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