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董元奔史論:隋文帝能夠統一天下,離不開宇文氏的三炷香

原創文/董元奔(江蘇宿遷)

【按】本文早前已於其他平臺首發,這裡系作者轉發。

(插圖:隋統一前的南北三朝鼎力形勢)

宇文氏是南北朝時期北朝貴族,鮮卑族。隋文帝楊堅能夠重新統一天下以結束晉室南遷以來二百七十餘年的中國分裂局面,元奔認為,宇文氏所建立的功勳是最重要的鋪墊。宇文氏鋪就楊堅統一天下之路的具體表現有三個方面,或者說,

宇文氏給楊氏提供了三桶金。

第一桶金,宇文泰為楊堅兼併南梁西部半壁江山。

南朝梁中期,北朝魏分裂為東西兩部分,史稱東魏和西魏,南梁與北魏的對峙遂演化為南梁、東魏、西魏三足鼎立的態勢。北魏之所以分裂,原因是北魏末帝孝武帝大權旁落,朝政被大丞相高歡和大將軍、雍州刺史宇文泰掌控,在宇文泰與高歡的爭權奪利中,北魏分裂,宇文泰奉拓跋寶炬為皇帝,以雍州、涼州為基礎建立西魏,宇文泰自稱大丞相,是西魏實權的掌握者。

西魏文帝拓跋寶炬後期,東魏與南梁之間爆發“侯景之亂”,南梁武帝蕭衍死於亂中,蕭氏諸王一邊平亂一邊互相殘殺以爭奪皇帝寶座,東魏權臣高洋(已故高歡之子)篡奪東魏江山後遂組織軍隊南下搶佔南梁疆土,迅速佔領南梁的黃淮地區南部和江淮地區,直抵長江北岸。宇文泰不甘示弱,親自督軍,派柱國於瑾、侄子宇文護等率軍奪取南梁的雍州、梁州、益州、荊州(北部),宇文泰佔據了南梁近一半國土,對南梁形成半包圍的戰略態勢。這是宇文氏為二十餘年後隋兼併陳提供了大後方。

第二桶金,宇文護亂政為楊堅提供了篡周建隋的條件。

西魏恭帝三年(557),宇文泰病死,其兒子們都還很年幼,宇文護慫恿宇文泰之子宇文覺篡奪西魏政權,建立北周。宇文護自任大冢宰(即相國),實際掌控朝政,宇文覺對此不滿,宇文護遂於當年廢殺宇文覺,改立宇文泰的另一個兒子宇文毓為帝即周明帝,宇文護繼續主政。宇文毓繼位三年後,為實現親政而策劃除掉宇文護,訊息走露,宇文護殺掉宇文毓,改立宇文泰的又一個兒子宇文邕為帝即周武帝。

周武帝雖然也只有十八歲,但是他天資聰穎,勇武而且善斷,他同樣籌備除掉宇文護。宇文護為了對付周武帝,主動拉攏隋國公楊堅,要求周武帝拜楊堅為武川留守,周武帝也想拉攏楊堅,楊堅由此遂獲得一部分軍權。天和七年(572),周武帝在其弟、衛王宇文直和楊堅的支援下終於剷除了宇文護,楊堅因功被周武帝拜為柱國大將軍,軍權進一步擴大。同時,周武帝又以楊堅的女兒楊麗華為太子

宇文贇

的妃子。大將軍和外戚這雙重身份是楊堅日後篡周建隋的最重要條件。

第三桶金,周武帝為楊堅滅北齊先行統一了北方。

周武帝時期,在對峙的北周、北齊、南梁三個政權中,北周與北齊實力相當,取代南梁的南陳最弱。周武帝主動找南陳結盟,相約一同討伐北齊,一旦北齊被滅,北周將分得北齊之前東魏的故土即黃淮地區中部以北的中原地區,南陳將分得北齊侵佔的南梁故土即黃淮地區南部和江淮地區。

北周天和七年、南陳太建四年(572),北周和南陳分別從西邊和南邊出兵夾擊北齊,次年,在北周軍隊的策應下,南陳收復了江淮地區。北周建德五年、南陳太建八年(576)冬,周武帝親率包括楊堅所部在內的近十五萬大軍東征北齊,南陳大將吳明徹奉陳宣帝之命率十萬大軍渡過淮河北上,策應北周軍隊,不久收復了黃淮地區南部失地。次年春,北周大軍把齊軍主力包圍在平陽(今山西臨汾),為了防止齊軍突圍向北投奔突厥並引突厥兵南下,吳明徹率南陳軍繞過平陽,佔領北齊的呂梁山地區,擋住了北齊軍隊北逃的道路。平陽決戰,周武帝大獲全勝,南齊殘軍北逃,周武帝以一部軍隊南下直取北齊的京師、空城鄴城(今河北臨漳西),齊後主高緯棄城而逃,被北周追兵所擒。而周武帝主力則與吳明徹的南陳軍會殲北齊殘軍。

北齊殘軍僅數日就被全殲,北齊滅亡。正當已收復原南梁全部失地的南陳準備與北周共同慶祝滅齊偉大勝利時,周武帝的大軍突然向南陳軍發動進攻,南陳軍措手不及,大敗,吳明徹被俘,南陳十萬大軍被迫投降北周,南陳收復的所謂失地也隨即被周武帝佔領,南陳的北邊邊境線依然是長江。周武帝為楊堅準備的這第三桶金是北周、北齊的全部國土,是統一了的北方,這是楊堅最終統一天下的最有效的保證。

周武帝統一北方才幾個月遂駕崩,太子

宇文贇

繼位,這就是周宣帝,楊麗華被立為皇后。又過了幾個月,周宣帝突然病死,六歲的兒子宇文闡繼位,這就是周靜帝,楊麗華升級為太后,而楊堅作為周靜帝的外公被拜為丞相兼大將軍,掌控軍政大權。兩年後,楊堅逼周靜帝禪位給自己,建立隋朝,隨後整軍備戰,於開皇九年(589)滅陳,統一天下。

固然宇文氏為楊氏準備的三桶金不是主觀願望,但是這三桶金客觀上為楊堅統一天下奠定了堅實基礎。固然宇文氏、楊氏是出於一己之私發動統一北方和統一天下戰爭的,但是他們的行為客觀上推動了歷史的進步,併為天下各族人民的安居樂業提供了和平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