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年羹堯伏法後,雍正是如何對待他的老婆孩子的?說出來別不相信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蓋天下者不賞

。縱觀歷朝歷代的功臣能做到的可以安享晚年,而因功勞而自大自滿的卻很難不丟了官職和性命。

比如,漢初三大名將慘死於長樂鍾室的韓信。還有抗金名將功不可沒的岳飛。隋朝開國重臣政績卓越的高穎。

這些傑出的人才有著極大的功勞,對皇室與天下都是一等一的功臣但是在完成使命後被當朝統治者殘忍殺害。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也是有著豐功偉績,但是由於沒有把握好尺度,成為了被烹飪的走狗。

01

年羹堯的得志歷程

康熙十八年,年羹堯這個曠古奇才出生了。作為官二代的年羹堯自幼便酷愛讀書,非常有學識。二十一歲就中了進士,來到了翰林院任職。

三十歲的年羹堯升職為四川的巡撫大人,官場順利的年羹堯對皇帝的器重十分感激。立志用自己畢生的努力報效朝廷。為官清廉,淡泊名利。隨後受到皇帝喜愛的年羹堯開始從文官到武官的轉變。

後來的年羹堯不僅掌管民事還可以統帥軍政,在四十歲的時候前往邊疆維護大清的邊疆領土,功績豐厚。受到康熙進一步的賞賜。

可以說年羹堯在加官進爵的道路上一路開掛,風生水起。他不僅有文官的智慧與戰略頭腦,還有武官的驍勇善戰,沙場秋點兵。

於是,文韜武略的年羹堯在康熙皇帝駕崩之後,依然受到雍正皇帝的尊敬與重視。成為了前朝重臣並且手握軍馬。

02

作為前朝重臣寵愛翻倍

其實在康熙晚年,九子奪嫡歷史當中。年羹堯就是支援四爺黨的大臣之一,可以說雍正可以順利從競爭中脫穎而出,也是離不開年羹堯的支援。

站對黨派的年羹堯其實不乏自己的眼光與政治頭腦,所以雍正對年羹堯的器重也是不無道理。雍正對年羹堯一開始也是非常大度,在幾次沙場過後,年羹堯大將軍逐漸地受封為三等公和二等公的稱號。

清朝的為官等級是公侯伯子男,公已經是最大的等級,年羹堯的威名開始震懾邊疆。

在青海戰亂被年羹堯平定之後雍正也是極其感動,於是直接給年羹堯加封到了一等公,年羹堯的孩子也被為了子爵。

當時,已經快五十的年羹堯連年的征戰沙場,雍正給足了年羹堯恩惠後,政治權利自然也不會少,於是雍正命年羹堯鎮守西北,參加外省的政務管理。當時的年羹堯可謂是民間的土皇帝,一改從前的淡泊名利而是變得威風凜凜。

03

鋒芒畢露招來災禍

權利越來越大的年羹堯甚至不忘記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皇上,做了皇上的大舅子。而年羹堯的妹妹在後宮也是深得皇帝喜愛。

那麼究竟為什麼沒有叛逆和過錯的年羹堯被雍正處死了呢?其實,年羹堯反而是因為自己太得寵而招來了禍水。

不論是在邊疆,還是赴京途中,最後抵達京城,年羹堯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連蒙古王公,總督巡撫和王公大臣一律不放在眼裡。

滿招損,這樣做的後果可想而知,定會有人在雍正面前說三道四。三人成虎的典故年羹堯是一點都沒借鑑過。

加上年羹堯面見雍正時,由於行軍很累沒等雍正賜座自己便坐下了,這是燃燒雍正心中火焰的導火線。隨後,危險悄悄降臨了。

後來,年羹堯參劾蔡珽,蔡珽被定為死罪,可是雍正卻偏偏召見救了他,被升任左都御史,成為左右年羹堯的得力大臣。

再後來,雍正過生日,年羹堯不小心將祝賀詞語寫顛倒了,按理說不是大問題。可是雍正大怒,批評年羹堯不尊敬自己。

此時此刻,年羹堯才反應過來,這雍正是不喜歡自己了。事後雍正將年羹堯降職,調至杭州。

如此一來,文武百官趕緊見風使舵,紛紛倒戈,一時間湊集有大逆罪、欺罔罪等等的92款大罪。雍正於是嘆息,發令賜年羹堯獄中自盡。

04

雍正對年羹堯家人的處置

年羹堯被雍正處死之後,除了年羹堯的一個兒子年富一人也被牽連判處死刑,其他的家人都沒有被處死。

年羹堯的父親和兄弟被罷官,年羹堯的第二任妻子由於是開國元勳,作為正宗的皇室宗親沒有受到過大的處罰,而是被髮配回了孃家。而第一任妻子和子女被髮配去了邊遠地區生活。

雍正作為歷史上有名的無情皇帝,對年羹堯的家人可以說是仁至義盡,但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事情還沒有結束。

不出一年的時間,雍正就開始懷念起年羹堯的功勞,於是念及年羹堯兄弟對朝廷都有功勞,於是雍正又恢復了年堯的官職,任命掌管皇室日常事務的職位,內務府總管。可以說是對年氏家族依舊是倍加信任。

在年羹堯父親逝世以後,雍正恢復了他太傅的稱號。而那些被派往邊遠地區的子女也被雍正派人接了回來,重新定居在了京城。

其實,在年羹堯被處死後,他的眾多黨羽已經支離破碎了,雍正之所以這樣對待年氏家族,還是因為主僕二人深厚的情誼所在。

如果,年羹堯後期沒有飛揚跋扈,不知收斂,雍正是不可能把他的罪業統統列舉出來,也捨不得處死這位功臣的。

05

結語

作為這樣的明君,他在康乾盛世中能承上啟下,鑄造了歷史上難得一見的盛世太平,而年羹堯作為史上有名的功臣,確實未低調盡職。

雍正處死年羹堯也是迫不得已,殺雞儆猴,但是對年羹堯家人的做法可以看出雍正作為一個鐵面無私的明君之外,也確實是不失情誼的。

都言高處不勝寒,伴君如伴虎,

其實,皇帝也是多情,講義氣的人,他們做出決策都是經過千百個細節的衡量,因為皇帝不能因為自己的私情而徇私舞弊,要對天下的秩序負責。

這也成就了中華的歷史文化,令人唏噓令人震撼。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