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流星錘在古代有多厲害?一把流星錘能1打50,用好的都是高手

對冷兵器感興趣的人都知道,中國有“十八般武器”的說法,它指的是多種兵器的總和。

在小說《水滸傳》中,九紋龍史進跟隨教頭王進學習武功時曾說過,關於“十八般武器”具體包括的兵器:矛、錘、弓、弩、銃、鞭、劍、鏈、撾、斧、戈、戟、排、棒、槍、扒。其中,錘指的就是冷兵器中大名鼎鼎的暗器之尊——流星錘。

一、戰力爆表的便攜武器

流星錘是無數種軟器械的一種,又叫做“走線錘”、“飛錘”、“飛縋”。

它最早起源於遠古時期的狩獵工具——飛石索。

當時,人們為了在捕獵大型動物時讓自己免受攻擊,就想著製造一種武器,使其能夠在較遠的距離牽制野獸,從而進行下一步捕獵。於是,飛石索應運而生。

遠古人類將兩塊石頭分別裝在藤蔓兩端的兜套裡,打獵的時候將石球和藤蔓同時拋向野獸,

藤蔓可以纏繞住野獸的四肢,使之無法動彈,而石球可以用來攻擊野獸的要害部位,便於抓捕。

飛石索的出現,極大地提高了遠古時期的狩獵效率。

據史料記載,直到解放前期,我國的納西族人民依舊還在使用飛石索作為狩獵工具。

新石器時代以後,人們將磨製、鑽孔技術應用到飛石索的製造上,飛石索兩端的石球和藤蔓之間變得更為牢固。此時飛石索的用途已經不僅限於狩獵了,在戰爭頻發的年代,具有極大殺傷力的飛石索自然而然就成為了得心應手的兵器。

等到鐵器被大規模製造之後,飛石索兩端的石球就變成了鐵球,自然而然地,連線兩個鐵球的藤蔓也被鐵鏈所取代。

此時的飛石索正式變成了流星錘。

流星錘分為單星錘和雙星錘,兩者不僅在鐵球個數上有所區別,在攻擊和防守方面也是各有特點。

單星錘易於掌握,使用者常以反向握錘,攻擊力極強;雙星錘雖重量上不及單星錘,但是在正錘攻擊的情況下還留下了救命錘防守,讓敵人很難攻破。

因為流星錘攜帶方便,又前旁卻便於隱藏,在攻擊之時迅速有力,常讓敵人措手不及河待,所以頗為練武之人所喜愛。

許多習武者將它作為自己的隨身武器,其中,最為出名的當數《隋唐演義》中尉遲恭的夫人黑素梅,她使用的流星錘,光是兩個鐵錘加起來就有五十克量內斤,令人望而生畏。

據說,在一次對戰之中,黑素梅腳踏白馬,手掄雙球流星錘,一個人就打趴了五十多個士兵,大有以一敵百之勢。

二、秘傳的流星錘技法

不過,流星錘雖然殺傷力極強,但是卻是一件不易習得的武器。

使用流星錘時,要利用身上的各個關節作為支點,以此為基礎做纏繞、收放的動作,讓流星錘進入到以支點為圓心的攻擊狀態。當攻擊時機來到時,要迅速從圓弧運動轉變為直線運動。在此過程中,錘頭要用最快的速度觸擊,然後再迅速收回,並且再次回到圓弧運動上。

這複雜的過程,不僅要求使用者有足夠的握錘力量,還必須保證具有良好的協調性,使身體和流星錘能夠協調一致。

使用者的精氣和力度要做到完整而統一,發力到錘頭,發力點要準確,柔中帶剛,剛中帶柔,非常考驗使用者的技巧性。

在使用流星錘發動攻擊時,要先用身體的某一部位突然發出流星錘,鉗制住對方的脖頸兒、手、腳或者是對方的武器,接著快速回拉,縮短與對手的距離,然後用踢、打、摔、拿等方法支付對手。

正是因為流星錘的使用比較複雜,且在同一時間內能夠攻擊的對手較少、而且還需要較長的預判時間,比起刀或者劍,流星錘並不具備大規模團戰的優越性。

慢慢地,它就從常規武器中脫離出來,成為一種行刺、防身的暗器,走上了“密傳”之路。

在電影《繡春刀2》中,有一場戲是沈煉夜探案牘庫,被鄭掌班偷襲,兩人打得不相上下、難捨難分,這一場景可謂是全劇最為高潮的打鬥場面了。這場打鬥的兵器就是繡春刀和流星錘,在這種傳統的一對一的對戰中,哪怕是繡春刀也很難逃脫流星錘的攻擊。但是試想一下,如果是多人對戰,鄭掌班使流星錘還能那麼自如嗎?答案是否定的。

流星錘“暗器化”之後,其使用範圍也逐漸變小了,除了一些“武林高手”之外,只有某些宮廷官員才能使用。

▲《繡春刀2》中的鄭掌班

而在一些圖畫作品中,也曾出現過西歐中東軍隊的騎兵部隊裝備流星錘的畫面。但是考慮到流星錘的侷限性,這一場景並不能被視作流星錘大規模應用的證據。因為在西歐中東軍隊中,仍是以劍作為主要武器,而配備流星錘不過是將其作為一種補充性的輔助武器,即在劍無法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士兵可以用流星錘攻擊敵方。

但就西歐當時的武器製造情況來看,要想大規模地配備流星錘作為輔助武器似乎不太現實,

在長距離的聖戰中,沉重的流星錘無疑會成為阻礙行軍速度的重要因素,當時的人不可能沒有發現這一點。

回到國內視角,宋朝以後,隨著城市經濟的繁榮,習武賣藝成為演藝事業的一種,由

於流星錘使用招式繁多且動作複雜,具有一定藝術感,所以在當時很受歡迎。

漸漸地,使用流星錘就成為民間觀賞性活動之一,許多賣藝的人拜師學習流星錘,為的不是鬥武,而是想要以此賺錢。出於觀賞性的需要,流星錘的形態也日益豐富多樣,流星錘的錘頭由多面體演變為橢圓形,並且在錘體的表面雕刻了精緻的花紋。“狼牙錘、鞭鉈、鐵蓮花、、飛鉈、飛錘、流星”等,都是流星錘所發展出來的新模樣。

三、傳承,傳承!

進入現代以後,隨著軍事科技的發展,武器庫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高科技手段紛紛被應用到軍事領域,製造出大量尖端武器。此時,傳統的“十八般武器”漸漸成為過去式,再也無法發揮出曾經的作用,曾被譽為“軟兵之尊”的流星錘也未能倖免。這是時代的發展所不可避免的新舊交替。

但是,在今天的江蘇地區,清朝的武林高手石劍密的弟子依然在傳承和發展流星錘套路。

上世紀後半葉,流星錘作為傳統專案之一參加全國的武術比賽,斬獲頭籌。可見,流星錘這一傳統器械依然留存著無窮的魅力。但後人要如何發掘它、改進它,使這一傳統器械跟上時代的步伐,進一步地繼承和發展流星錘,仍然是今天的武術工作者們所面臨的重要問題。

文/元氣少女QMQ

參考資料:

1、《絕技軟兵——流星錘》,武兵

2、《流星錘的起源及其歷史演變》,丁蘇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