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袁紹篇(二十三):界橋之戰勝負的真相,你所不知道的三國曆史

小A點評三國風雲人物:袁紹(二十三)界橋大捷

文:小A斯蒂芬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袁紹是界橋之戰最終的勝利者,無論是對歷史的理解還是小說中的演義,都是如此。可是在眾多的史料之中,有一本書卻偏偏記載袁紹是界橋之戰的失敗者。這本書就是《典略》。

《典略》是三國時期魏國郎中魚豢所著,內容頗廣,題材也很繁雜,記錄了從先秦時期到三國時代的許多史實。雖然大多隻是抄錄諸史典故而成,但對於瞭解當時的許多歷史事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其書原文雖然已經失傳,但是清代名士納蘭容若曾經收集整理過一個輯錄本。大體也可以讓我們瞭解到這本書的內容。

魚豢這個人,史無所傳,因此其人生平無從考證。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的知道一點,就是他生活在魏晉交替之際。清末學者張鵬一認為他至少活到晉太康以後,並且他還不曾出仕晉朝。所以算是忠於曹魏的忠臣,他的作品大體也是以曹魏為正統。

在裴松之註釋《三國志》所引用的《典略》中,收錄了在公孫瓚討伐袁紹之前所發表的檄文上書。在這篇檄文上書的後面,《典略》記載了這樣一句話“(公孫瓚)

遂舉兵與紹對戰,紹不勝。

按照合理的順序來看,公孫瓚發表檄文上書之後,就一定會與袁紹展開大戰,這場大戰也應該就是界橋之戰,所以這裡的“

遂舉兵與紹對戰

”指的應該就是界橋之戰。

也就是說按照《典略》的觀點,袁紹在界橋之戰中是敗給了公孫瓚的。這與《三國志》、《後漢書》中的觀點完全相反,也違背了我們後世的主流學術判斷。假如說我們肯定的認為魚豢的政治立場就是以曹魏為正統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判斷出在曹魏的認知裡,袁紹在界橋之戰中是被公孫瓚所打敗了的。至少也是曾經有過這種說法。

那麼這種說法是怎麼來的呢?界橋之戰的勝負究竟又是如何的呢?今天我們就用一個篇幅的量,來重點講一下界橋之戰的過程以及他的勝負結果。

在《三國志》中對於界橋之戰的過程和結果其實是非常模糊的,甚至在袁紹傳中都沒有與之相關的隻言片語。只在公孫瓚的傳記中有一句“

紹軍廣川,令將

先登與瓚戰,生禽綱。瓚軍敗走

勃海

”的記載。這其實非常的不同尋常。

按照常理來說,界橋之戰是三國爭霸伊始非常重要的第一戰,不可能沒有過詳細的記載。更何況當時在《英雄記》中就有過相對詳細的記載,陳壽也不可能沒看到過這段記載。可是為什麼他沒有把這段記載如實的加入到自己的《三國志》當中呢?

以陳壽的風格,如果他判斷《英雄記》中的記載屬實的話,不可能不在《三國志》中做出記載。他之所以沒有記載,說明他認為《英雄記》中的這段記載是虛構的,或者是他無法判斷真偽。但是後世的范曄、李賢以及司馬光,都全盤引用了《英雄記》中的這段記載,說明他們對此給予了肯定的支援。

我們先來看一下《英雄記》原文是如何記載這段界橋之戰的。據《英雄記》記載:

紹自往徵瓚,合戰於界橋南二十里。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騎為兩翼,左右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照天地。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強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於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皆伏

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強弩雷發,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獲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復還營。義追至界橋;瓚殿兵還戰橋上,義復破之,遂到瓚營,拔其牙門,營中餘眾皆復散走。

從這段記載中公孫瓚一方的形勢來看,是處在絕對的兵力優勢的。雖然這裡面記載袁紹有步兵數萬,但是由於他採用了比較保守的策略,說明他對於取得勝利並沒有十足的把握,在兵力上應該是處於劣勢。他有數萬兵馬的記載應該並不符合實際情況。

從公孫瓚一方的陣型來看,他以三萬步兵居中,左右兩翼各五千騎兵採取左右互射敵軍,逐步向前推進的方式。這是步騎兵協調作戰,以中央步兵吸引對方主力,以兩翼騎兵的交叉互射來消耗敵軍,並向前推進壓制敵軍的策略。這是典型的雁行陣。

據《孫臏兵法》記載“

雁行之陣者,所以接射也

”。所謂“

接射

”就是接連不斷的射擊。也就是說雁行陣需要有非常嫻熟的騎射兵種作為壓制敵軍的主力支撐,是在發揮騎射兵種的絕對優勢。而公孫瓚屬下的

白馬義從

,恰恰就是這樣一支騎射兵種。

所謂白馬義從,是公孫瓚在與北方遊牧民族多年征戰之下,吸取遊牧民族的騎射特長而組建的一支輕騎兵部隊。這支部隊的騎射特點恰恰是雁行陣所必須的主力支撐。這也是公孫瓚能夠輕鬆掌控雁行陣,並以此稱霸北方的原因所在。

但是雁行陣的弱點也很突出。雖然雁行陣的輻射面積非常之大,機動性很強,但是在遇到以中央突破為主的錐形陣的時候就會較難取勝。

所謂錐形陣,顧名思義,就是以重型騎兵作為主力支撐,形成前鋒和兩翼堅實有力的錐形,以衝擊敵陣的陣法。在以白刃戰為主的古代戰場上,這種陣法較為常見。算是一種比較高效的陣法。

但是在這段記載中,由於袁紹兵力上的劣勢,他不具備去實際操作錐形陣的條件。我們看到他派遣了麴義做作為先鋒官,率領著八百步兵和一千弩兵,前去迎戰公孫瓚的四萬大軍。這種兵力懸殊的情況,毫不客氣的說,袁紹這是要讓麴義去送死的行為。個人猜測,在袁紹原本的計劃當中,大概是要讓麴義成為吸引公孫瓚大軍的誘餌,而他“

結陳於後

”的兵馬,則是隱藏在暗處,是準備搞突然襲擊,打公孫瓚一個措手不及。這是一個非常保守的策略,雖然這樣做他的勝算依然很低,但是這也是處於劣勢的他,所能夠能夠拿出的最好的方案了。

不過事情往往會有出人意料的情況發生。首先袁紹任命麴義為先鋒官,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我們先不去討論,但是這絕對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麴義這個人,本是韓馥的手下,但是不知為什麼他與韓馥鬧翻,轉而加入到袁紹的陣營,成為袁紹的得力干將。當年張楊和於夫羅背叛袁紹攻略冀州,就是派遣麴義前去追擊,並在鄴城南部打敗了張楊和於夫羅的部隊。

由於麴義本是涼州人,自幼與羌人接觸,非常熟悉遊牧民族的作戰方式。所以他對於以公孫瓚白馬義從為中堅的雁行陣的弱點應該是非常的清楚。一般的將領恐怕馬上就會想到組織錐形陣進行反衝。

但是當時麴義的手上根本沒有重型騎兵,他只有八百步兵和一千弩兵,就算這八百步兵都是重型步兵,以他區區一千八百人的兵力組成的錐形陣,要對抗公孫瓚三萬的步兵方陣,還有兩翼包抄過來的騎兵箭雨,那根本就是以卵擊石。

但是在這緊要的關頭,麴義卻想到了一個相對穩妥的辦法。

麴義讓這八百步兵全部高舉盾牌並蹲伏在盾牌之下,一千弩兵夾雜在步兵之中進行隱藏。這樣做的目的是要以步兵的盾牌作為掩護,以減少因公孫瓚雁行陣大軍兩翼的白馬義從衝擊過來時候的不斷射擊所造成的傷亡。等到敵軍距離很近,白馬義從的射擊失去作用的時候,再伺機而動發起攻擊。為後方袁紹的第二波衝鋒建立支撐點。

當此之時,麴義並不知道袁紹的第二波衝鋒會不會來,什麼時候來。但是作為一個將領,麴義的這種異常冷峻的決策是非常精彩的。上天也在這個時候將命運的天平擺到了麴義的這一邊。

公孫瓚的雁行陣大軍,如果能夠像以往一樣協調一致的向前推進,面對著只有一千八百人的龜縮盾陣,取得勝利是十拿九穩的事情。可是在這個時候,公孫瓚的自大本性凸顯出來,他認為敵人的數量太少了,運用四萬人的雁行陣取得勝利,簡直是殺雞用了牛刀。於是他下令方陣兩翼的白馬義從脫離陣型發起快速衝鋒,史書記載叫作“

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

”。

所謂“

陵蹈(

líng dǎo

”,就是侵犯踐踏的意思。也就是說公孫瓚要以人數上的優勢,用自己的騎兵踐踏麴義的步兵盾陣。

正常情況下,可能很多人都會做出與公孫瓚一樣的判斷。畢竟麴義的部隊少的已經到了可憐的地步。但是這其實是犯了兵家大忌。因為從表面上看,麴義的盾陣雖然的確是處在被動挨打的狀態,但那只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策略形式罷了。

當公孫瓚的白馬義從騎兵衝殺到距離麴義的盾陣還有幾十步的時候,麴義突然下令,八百步兵一躍而起,大叫著揚起沙塵衝殺過去,一千弩兵不斷的在後方射擊掩護步兵的衝鋒。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當原本一動不動的盾陣,突然躍起並衝殺過來的時候,對於白馬義從的騎兵和馬匹勢必會產生一瞬間的驚訝感。個人猜測,這種驚訝感導致了白馬義從陣腳大亂,卻為麴義鎖定了最終的勝局。

據《英雄記》記載,麴義的部隊衝殺過去,在交鋒之中不但斬殺了公孫瓚委任的冀州刺史嚴剛,還斬獲了一千多敵軍首級。麴義率兵一直追擊公孫瓚到界橋,在界橋又將公孫瓚負責殿後的部隊擊敗,一直追擊到公孫瓚的大營,拔掉了牙門旗,才開始撤兵。

牙門旗就是將帥出征時作為依仗和標識的大旗。一般認為拔掉敵對方的牙門旗,可以視作是莫大的勝利。

這樣看來,按照《英雄記》中的說法,袁紹方的確是取得了界橋之戰最終的勝利。而《典略》中的記載應該是存在著不實的成分。

可是,事情果真如此嗎?袁紹方的這種以少勝多的險勝,究竟算不算是勝利呢?實際上我的這種懷疑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即便是在《英雄記》的記載中,在麴義追擊公孫瓚軍隊的同時,袁紹就已經陷入到險地之中。

當麴義擊潰公孫瓚雁行陣的時候,袁紹自然會不失時機的率兵發起第二波的攻勢,並緊隨麴義掩殺公孫瓚潰敗的軍隊。可是當袁紹追到距離界橋還有十數里的時候,前方麴義二次擊敗公孫瓚殿後部隊的訊息傳了過來。袁紹終於鬆了一口氣。《英雄記》記載“

紹在後,未到橋十數里,下馬發鞍,見瓚已破,不為裝置,惟帳下強弩數十張,大戟士百餘人自隨。

也就是說袁紹聽到麴義二次勝利的訊息之後,放鬆了警惕,他下馬歇鞍,停止了追擊。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生了。公孫瓚的一隊被打散了的騎兵,大約有兩千多騎,突然趕到把袁紹團團圍困在了中心,箭矢如雨點一般的落在了袁紹的身邊。當時,袁紹的別駕從事田豐一見形勢不好就拽住袁紹躲入到一堵牆的後面。可是袁紹非常的氣憤,他掙脫開田豐的手,摘掉自己的頭盔說道:“

大丈夫當前鬥死,而入牆間,豈可得活乎?

”於是指揮著數十弩兵和一百多大戟士發起反攻。

公孫瓚的部隊並不知道被自己圍困的乃是袁紹,於是也無心戀戰,再加上得勝歸來的麴義的威懾,終於使得袁紹解除了重圍。

這件事表面上看好像只不過是一次意外,但是如果你仔細揣摩會發現他其實傳遞出一個訊息,就是袁紹方雖然擊潰了公孫瓚的雁行方陣,可以算是取得了界橋之戰的勝利,但其實他並沒有脫險。

麴義在對戰公孫瓚大軍的過程中,史書記載他只斬殺了一千多首級。我們姑且認為袁紹的第二波支援還會對公孫瓚的軍隊造成傷亡。但是個人感覺這種傷亡最多也不會超過五千。

所以公孫瓚的軍隊並不是被袁紹方打敗了,而是被打散了。圍困袁紹的兩千騎兵就是很好的證據。也就是說在界橋戰場的周圍,依然散佈著公孫瓚不下三萬五千的軍隊。即便袁紹方傷亡情況不大,也絕對改變不了這種兵力相差懸殊的狀態。

而且以公孫瓚的軍事才能,這些被打散的軍隊,可能很快就會被重新集合起來,形成有生力量,對袁紹的軍隊進行反撲,甚至是圍剿,乃至於造成反敗為勝的局面都是有可能的。

所以,袁紹根本不能繼續在界橋與公孫瓚周旋,他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他只能選擇撤兵。而撤兵,還可以有另一種解釋,那就是逃跑。

我的這種觀點可能會讓許多網友不滿,也會提出質疑,認為我說袁紹在界橋之戰後選擇了逃跑並沒有直接的史料證據。

可是今天,經過我長時間的研究,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大家,袁紹在界橋之戰中的確並不能算是取得了勝利,連最基本的勝利都算不上,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一種“大捷”的情況,他也的確在“界橋大捷”之後選擇了迅速的撤兵。這種撤兵的行為被當時許多的輿論認定為是逃跑,進而衍生出了《典略》中袁紹界橋之戰“

不勝

”的說法。而且我也可以拿出袁紹在界橋大捷之後選擇逃跑的史料證據。這個證據就記載在東晉史學家、文學家習鑿齒所編撰的《漢晉春秋》之中。

《漢晉春秋》記錄了東漢光武帝到西晉愍帝之間,共281年的歷史。其中在涉及到三國時期的時候則是以蜀漢為正統,是這部史書比較特別的地方。

在這部史書中收錄了一篇袁紹在建安三年,也就是公元198年,發動易京之戰期間寫給公孫瓚的勸降信。一般被稱作《袁紹與公孫瓚書》。個人感覺,這封書信的可信度非常之高,並不是後世的假託之作。因為其中有許多的細節可以和各種史書進行相互的印證。

在這封書信當中,袁紹詳細的回顧了自己與公孫瓚交惡的過程,並向公孫瓚表達了希望和解的意圖。其中涉及到界橋之戰的部分,原文是這樣:

孤辭不獲已,以登界橋之役。是時足下兵氣霆震,駿馬電發;僕師徒肇合,機械不嚴,強弱殊科,眾寡異論,假天之助,小戰大克,遂陵躡奔背,因壘館穀,此非天威棐諶,福豐有禮之符表乎?

這段話中的“

小戰大克

”指的肯定就是界橋之戰,也就是說在袁紹的心裡這場戰爭只是一次小小的戰役(小戰),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大克)。最重要的是後面“

遂陵躡奔背,因壘館穀

”這九個字。

所謂“

壘館穀

”指的就是安營紮寨,駐軍就食。那麼袁紹是在什麼情況下安營紮寨,駐軍就食的呢?其中四個字說的明白,是在“

陵躡奔背

”的情況下才敢安營紮寨,駐軍就食。那麼“

陵躡奔背

”的意思是什麼呢?

我們現在對於“

”這個字的理解,大多是山崗、丘陵或者是陵墓。但是在最初這個字在字形上來看,是“

從阜從夌

”。“阜”就是大土山,“夌”就是攀越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攀越大土山”的意思,引申為登上、上升的含義。而“

”這個字本意是踩踏,引申為放輕腳步、悄悄的走。那麼“

陵躡奔背

”連在一起就是說,袁紹悄悄的攀越過一座土山的背面,或者說是袁紹悄悄的攀越土山逃奔到與公孫瓚相反的方向,到了安全的地方以後,才敢“

因壘館穀

”安營紮寨,駐軍就食。

這種狀態其實就是袁紹不敢繼續追擊公孫瓚,也不敢戀戰的逃跑行為。只不過被袁紹用“

陵躡奔背

”這樣的字眼,粉飾美化了一番。

雖然袁紹取得了界橋大捷的勝利,但是卻並沒有扭轉自己實力不如公孫瓚的劣勢局面,他還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接受更大的挑戰!

小A斯蒂芬發表於2020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