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傳統家譜長啥樣?這位傳承人已修編了百餘個姓氏

臨沂市沂南縣能人很多,沂南縣氏族文化研究交流中心負責人劉玉平就是一位。作為傳統家譜製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劉玉平不僅是傳統族譜的收藏專家,目前還是山東唯一一家專業的、製作成規模的家譜編修人。

劉玉平

在沂南縣氏族文化研究交流中心,記者見到了劉玉平收藏的整整三面牆、8000餘冊各種姓氏的族譜,既有顏真卿後代顏氏族譜,也有全省各地歷史上各大名門望族的族譜。幾十年來,劉玉平為省內外100多個家族製作了近300部10萬餘冊傳統家譜,讓不少人知道了自己身世的來龍去脈,也續寫了歷史上不少大家族的後代故事。

劉玉平的祖上就是編制家譜的人家,清代中葉,其祖先劉注在沂南縣創辦崇文堂家譜坊,因做工精良而名揚四海。而劉玉平自幼喜歡拜讀老譜和譜碑,到了成年則重振祖業,開始為各姓氏編制族譜。劉玉平編制的大多數家譜都來自縣市級及以下鄉鎮大姓,那些注重家風、家訓傳承的家族,往往會遵循傳統規範續譜。某一姓氏家族人多的,一部家族的續寫編制耗時一年半載,家族人少的,也得幹幾個月。

在編制家譜的多年來,劉玉平也在為傳統家譜做一些改進。家譜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再修家譜時,往往時過境遷,社會環境發生很大變遷。如,到了近一二十年,獨生子女成長起來之後,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女孩,沒有男孩,以往家譜中只續男性的慣例就得打破。劉玉平說,在近年來編制家譜時,他主張不僅將女性續編入家譜,還把獨生小孩寫入父母雙方的家譜中。而當下續寫家譜,劉玉平也會應要求,他也主張將當下新觀念、新風氣、正能量寫入家譜中。

談及家譜續編越來越不受重視,劉玉平告訴記者,這有很多原因。“現在能夠續寫家譜,非常不容易,許多家譜在流傳過程中,大多都蟲叮鼠咬,受潮發黴,失去了一部分內容,也有不少家譜已流失了,想續編都沒有條件。”劉玉平還表示,家譜一般都需要認真梳理家族人員,為有名號的人續寫生平業績,然後再手工製作,費時費力,成本高,年輕人有錢但不關心家譜,關心家譜的老年人一般又沒錢,能修成家譜,需要各種因素都具備。

談及當下整體環境中修編家譜的不容易,劉玉平則稱,自古以來名人入史,官吏入志,百姓入譜,史、志、譜共同記載和傳承者浩瀚的歷史和文化,不過隨著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和人口流動性的增強,為家族續譜的需求越來越少,不僅祖林中的譜碑越來越少,大眾對家譜的觀念越來越淡漠,甚至很多年輕人都不知傳統家譜為何物,家族歷史上有過哪些家風、家訓。

在多年的編制家譜中,劉玉平也提醒,在村民住進大樓,過生幸福的城鎮生活之際,應該多多注意保護村裡的歷史和碑林及姓氏家族的族譜,要不家族的人口都走出去之後,家譜就很難再續寫,大家就不知道自己來自哪裡,祖上的歷史是什麼光景了。

劉玉平說,沂南縣凡是近些年來修編的家譜,都是他做的,續家譜的過程,也不經意間為自己寫了一筆,多少年以後不少家族後代翻看家譜時,會發現都是一個人續編的。

成為傳統家譜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之後,劉玉平希望能夠帶著傳統家譜積極參加一些非遺展示活動,並且盡力收徒帶徒,弘揚傳統家譜文化,努力堅守這塊傳統文化的陣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師文靜

(壹點號 屬娛你)

齊魯壹點客戶端版權稿件,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