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他30歲還在務農,後來是怎樣成為了唐朝的名將的?

薛禮,字仁貴,父親薛軌早喪,雖自幼家貧,但是習文練武,刻苦努力,天生臂力過人,但是生於亂世之中,未有什麼發展,長大務農,娶妻柳氏。到30歲的時候,記載中描寫他窮困不得志,希望遷移祖墳,帶來好運,他的妻子說:「有本事的人,要善於抓住時機。

現在當今皇帝御駕親征遼東,正是需要猛將的時候,你有這一身的本事,何不從軍立個功名?等你富貴還鄉,再改葬父母也不遲!」仁貴聽了,覺得有道理,就告別妻子,去新絳州城裡找張士貴將軍,應徵入伍,開始了他馳騁沙場40年的傳奇經歷。薛仁貴率領2000將士繼續前進,幹封三年(668),薛仁貴的部隊攻佔堅固的扶余城。

之後高句麗連續40多座城市直接向薛仁貴投降,薛仁貴聲名鵲起,威震遼海,神威四方,自此,高句麗所最懼怕之人為薛仁貴。就這樣薛仁貴大軍沿途破城抵達平壤城下,與從行軍大總管李績等諸路大軍會師平壤

大軍合圍,攻破平壤,薛仁貴親自接受高句麗國王投降,根據史料記載,高句麗國王高藏在向薛仁貴投降簽字的時候連抬頭看薛仁貴的勇氣都沒有,威懾力到了何種地步。真有張遼使江東小孩夜不敢哭的風采。

自此,隋唐幾代帝王滅亡高句麗的願望終於在高宗這裡得到了實現。如果仔細研讀過這段史料的話,大家會很清楚,高句麗實為薛仁貴所滅,他起了關鍵和決定性的作用,而並非是李績。可是呢,後世史書上卻把徵東的大功勞給了李績。

李世民撤軍並不代表唐朝和高句麗戰爭的結束,因此遼東繼續充當了薛仁貴的舞臺。這一次他大顯威風的地點是橫山,戰鬥開始後薛仁貴一馬當先直衝敵陣。薛仁貴又快有準的騎射功夫在戰鬥中成了打擊敵人的最佳火力點,發箭的聲音成了高句麗士兵的催命音符。

這是唐高宗對薛仁貴的考驗,李治問薛仁貴,“古代有人能射穿七層鎧甲,將軍你能射五層嗎?”薛仁貴直接用弓箭回答了這個問題,他射穿了五層鎧甲,成了全唐朝的最強的射箭記錄。

這個數字並不能說明薛仁貴就弱於古人,春秋時代的盔甲防護遠不如唐朝。乾封元年(666年),高句麗莫離支泉蓋蘇文死,其子泉男生繼位,但為其弟泉男健驅逐,特遣使者向唐求救。唐高宗派龐同善、高品前去慰納,為泉男健所拒,於是,唐高宗命薛仁貴率軍援送龐同善、高品

行至新城,龐同善為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得知後,率軍及時趕到,擊斬敵首數百級,解救了龐同善。龐同善、高品進至金山,又為高句麗軍襲擊,薛仁貴聞訊後,率軍將高句麗軍截為兩斷奮擊

斬首5000餘級,並乘勝攻佔高句麗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泉男生相遇。對此,唐高宗特下詔慰勉薛仁貴。接著,薛仁貴又率兩千人,進攻高句麗重鎮扶余城,這時,部將都以兵少,勸他不要輕進。薛仁貴說:兵“在善用,不在眾”,於是率軍出征,這次戰役,他身先士卒,共殺敵萬餘人,攻拔扶余城

一時聲威大振,扶余川40餘城,紛紛望風降服。這時,唐又派李績為大總管由他道乘機進攻高句麗。薛仁貴也沿海繼進,與李績合兵於平壤城,高句麗降伏。之後,唐高宗命薛仁貴與劉仁軌率兵二萬留守平壤,並授薛仁貴為右威衛大將軍,封平陽郡公,兼安東都護。

薛仁貴晚年,吐蕃勢力向北發展,阻斷瓜(治今甘肅安西東南)、沙(治今甘肅敦煌),同時,突厥也不斷侵擾唐北境。這時,唐高宗念及薛仁貴功勞而召見他,之後,任用他為瓜州長史,右領擊突厥。突厥聞薛仁貴復起為將,都非常害怕,不敢當其鋒,一時奔散。薛仁貴乘勢進擊,大破突厥,斬首萬餘級,俘獲兩萬人,及牛馬羊三萬餘頭。

薛仁貴於永淳二年( 683年)去世,終年70歲。死後,朝廷贈左驍衛大將軍,幽州都督,官府還特造靈輿,埋葬于山東省嘉祥縣。古代兵法有云:兩軍交戰,糧草先行。可見糧草對於一個軍隊的重要性。

當然,除了糧草之外,還有軍隊交鋒之時的重武器也是克敵的法寶。薛仁貴身為一軍主帥,自然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於是他命令軍中大將郭待封帶著軍隊裡面所有的重武器在一個有利的地形佔守著,以備隨時和薛仁貴會和,然後利用這些來抵禦敵人。

薛仁貴這樣想當然沒錯,到那時薛仁貴不僅佔有了有利地形還有戰場上所必須的重武器,這樣敵人自然可以被一舉消滅,勝利指日可待。然而事情卻真的如薛仁貴所策劃的這樣嗎,不是得。因為他用錯了人。

他所啟用的將領是郭待封,而此人仗著自己是名將之後,絲毫不理會薛仁貴的管制,急功好利,擅自行動,提前帶著糧草和重武器先行出發,從而導致在遇到吐蕃軍隊的攻擊時,薛仁貴無法前來支援,只得大敗。

薛仁貴一生忠於唐朝。縱觀其一生,雖在戰場上為唐朝立下赫赫功勳,但是,一次非他為主因的大非川大敗,最終導致朝廷將他革職貶為平民。這樣的免職決策,對於薛仁貴來講,似乎也點太過殘忍。

後來,他又因事獲罪,被流放象州,因遇上特赦,才將罪免卻。而在此之後,才有了脫帽退萬敵的壯舉。即便偶遇不公,但依舊為國盡力,這算不算忠心不二?薛仁貴用兵頗高,一生勝利遠大於失敗,確實堪稱一代名將。

但至於說什麼“寬容仁厚”、“體恤百姓”,那可就實在是太扯了。慈不掌兵。歷代的名將都常要克服內心的軟弱和同情,冷靜冷血地為軍隊考慮,很多時候不得不犧牲無辜百姓的利益甚至性命,否則就很可能因為一念之仁而“累死千軍”。而即使是在歷代的名將之中,薛仁貴也絕對是排得上號的心狠手辣之輩,殺心極重,他對本國百姓如何史無所載,但對敵國百姓素來冷血兇殘,絕對是與“仁善”二字搭不上邊地。

薛仁貴作戰非常勇猛,並且善用奇兵,屢敗北方各族,還曾任安東都護數年管理一帶,理政才能也是不錯的。不過結局卻讓人始料未及,如此英勇之人,卻被兒子射死。據說當時薛仁貴和他兒子一見面就射了他兒子一箭, 薛仁貴是白虎的化身,

他兒子是大鵬金鷹的化身,他們命裡相剋,他兒子見一隻白虎伏在薛仁貴身上,他兒子拿箭射向白虎,,白虎跑了他一直追著,結果他在一座破廟看見他爹躺在那裡,身種了一箭,那箭正是他的,結果他爹就死了,據說他們是虎鷹相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