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靈璧紋石的紋理究竟是怎麼形成的?

靈璧紋石,其紋理華美如幻,韻味無窮,如天書奇卷,。近些年來在靈璧石的大家族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早已被海內外有遠見卓識的藏家視若奇珍,奉為當今天潢貴胄。

一、靈璧紋石的產地及特點

靈璧紋石的產地,最早集中發現在安徽省靈璧縣漁溝鎮西約4公里的白馬山南麓的小片地塊。之後,附近的白馬村、楊山村和嶽巷子村也有產出。在相距約8公里的著名靈璧磬石產地磬雲山腳下的陶寨村,以及朝陽鎮的丁陳等地,偶有發現少量相似的紋石。

靈璧紋石,紋理豐富,獨具美感。常見的石紋有龜回紋、蝴蝶紋、鐘鼎紋、柳葉紋、珍珠紋、水紋、觀音紋等。尤以白馬村的紋石為最,其韻律之變幻,曼妙而神奇,宛如妙筆生花的天賜尤物。

靈璧紋石的造型,多為團塊狀、條形狀居多,成形者少之又少,有洞者更是難得一見。所以,在當地流行著一句順口溜:“紋石帶洞,價格要命;紋石象形,價值連城。”形象地說明了靈璧紋石收藏的現狀和價值趨向。

二、山腳表層紋石、深層紋石及山頂紋石的區別

靈璧紋石,就其開採過程、審美和價值取向上,一般有山腳表層紋石、深層紋石和山頂表層紋石、深層紋石之分。

早期採掘的靈璧紋石,多處在山腳的地表或接近地表,表層石。表層紋石的紋理細膩,分佈均勻,凹凸感強,色黑質堅,石皮光潤,其佼佼者所發之音,悅暢心神,與磬石相比不分伯仲,而且石形變化較大,易形成孔洞,觀賞及收藏價值非常高,是紋石愛好者的首選。

山腳深層紋石則相反,多產自2至3米的深土中,雖然紋理也很多,但不夠細膩,質地也差些,造型上團塊狀居多,灰很厚,刷洗時須格外小心,在早期靈璧紋石的收藏中少被關注。

隨著開採的不斷深入,山腳地帶的石源日趨枯竭,以往少被關注的的山上表層紋石也被大家重視起來,價格也隨之一路飆升。這種紋石一般產在山腰的地表,但很快就被採盡,後又循例向地下接近地表的位置進行挖掘。只是與之相伴的碎石很多,加之自身斷裂現象也較多,出品率不高。由於山頂紋石的水土滋潤不是很穩定,而且受溫差的影響也較大,以及風雨侵蝕等原因,致使這種紋石的紋理剖面比較平滑圓順。但石皮看上去比山腳紋石枯燥,顏色也較淺,而且往往只有一面帶有紋理,四周多為整齊的天然斷層(俗稱“老斷”)。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其可觀一面的紋理反而格外出眾,變化大,發現龜紋、蝴蝶紋的機率也高。

三、靈璧紋石紋理形成探因

靈璧紋石,經鑑定為沉積岩與變質岩的綜合體,主要成分為碳酸鹽,生成於8億年前至6億年前的震旦紀,屬於新元古代晚期的震旦系地層。在之後的漫長歲月裡,這一地區究竟了怎樣的地質變遷、滄海桑田,才形成了如此優美華貴的紋理?多年來,很多人都在探索研究,試圖揭開其層層神秘的面紗,找出真相。雖百家爭鳴,卻始終無法給出一個讓人完全信服的 答案,難以定論。

有一種假設認為,在震旦紀之前,華夏板塊和揚子板塊曾有過一次強烈而影響範圍很廣的地殼運動,稱為神功運動,安徽靈璧地區就出在這一範圍內。由於沉積型別的多樣性,其中變質流紋質沉凝灰岩、變質流紋岩等巖體,伴隨著這段時期地殼運動中大量的岩漿活動,同時受到強大壓力扭曲迴旋,就很可能催生出靈璧紋石的雛形;也可能在震旦紀早期,火山活動更加頻繁,火山噴發中一部分岩漿遇冷聚皺,凝固成型後,形成了新的海底火山碎屑流沉積,並保留在了中國境內新的古地理格局中,靈璧紋石也許就是這段時期的產物。隨著億萬年漫長的時間和氣候的變遷,日久,形成了韻律別緻、層理分明的紋理特徵;又經過若干個地質年代,沉積岩中原有的紋理花紋在新的外力作用下,彎轉扭曲,再次變形;或者因為石英脈、方解石脈等物質的侵入和溶蝕,形成新的花紋;或者在岩石的風化階段,由於表面密度、硬度的差異,也有可能形成新的次生紋理。

漫漫歷史長河裡,悠悠天地間能夠形成如此豐富流暢、靈動而含蓄浮雕般的線條,這一動一靜之間的豪邁與堅忍,怎不令人慨嘆、思悟?

另一種猜想認為,靈璧紋石所處的震旦紀,人們通常把這一時期叫做藻類時代,是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準備階段,有許多我們還未認知的準節肢動物等豐富生物活動在這一時代。靈璧紋石為沉積岩與變質岩的綜合體。沉積岩又名水成岩,是在水流搬運下,由泥沙、灰漿、海藻浮游物等物質沉積而成,隨時間和氣候的變化,沉積物的單層厚度、成分便有了差異,時間久了,形成了韻律別緻、層理分明的紋理特徵。

當然,該相關地區的地質資料還非常少,還不能夠全面準確地說明問題。所以,目前這些觀點也只能是種種猜想和假設。但不管怎樣,都是令人尊敬的,他們已經走在了靈璧紋石研究的道路前面了。當然,這些觀點還有待業內外地質專家進行更嚴謹的科學考證,也希望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起探索研究,好早日解開這一大自然賜給我們的神奇密碼,觀賞石學的藝術殿堂也期待這這顆璀璨明珠的真實風采。

文:孫福新,圖片:綜合石友和網路,僅供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