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這部“越獄”主題的電影,過程比《肖申克的救贖》還精彩

14年,8次越獄,禁閉7年,他告訴你自由有多偉大。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這是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一首名詩。這首詩告訴大家:自由是人生最寶貴的東西。

除了詩歌,影視作品對於自由的歌頌也不勝列舉。最能放大戲劇衝突、表現個體追求自由的影視作品,就是“越獄”題材的影視作品。

不管是東房觀眾還是西方觀眾,大家評選出來的影史第一佳片都是《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講的就是越獄的故事,在我國,110多萬影迷為這部電影打出了五星好評。

這部電影的偉大就在於:他告訴人們,自由是最寶貴的東西,比任何東西都更有價值。與此同時,這部電影也是一部大爽片:被冤枉的好人憑藉堅強不屈的意志,以及聰明才智終於戰勝了壞人,並且逃出昇天過上了好日子。

《肖申克的救贖》火了以後,出現了很多越獄主題的電議,這類電影要想成功都要遵循一個套路:

主角原本是一個好人,後來被冤枉入獄,但他心裡一直堅定地嚮往自由;最終,他憑藉堅強不屈的意志、聰明的頭腦,克服艱難險阻逃出昇天,過上了好日子;中間,他跟獄友有了真誠的友誼,並且智鬥邪惡的反派……

這樣的爽文模式是越獄題材影視作品的一貫套路。

因為這個套路涵蓋了人們對自由、對善有善報的嚮往,所以才會深受歡迎,越獄主題的美劇《越獄》也遵循這個套路,它既振奮人心,也是很多中國觀眾的啟蒙美劇。

今天給大家推薦另一部越獄主題的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越獄故事,越獄的過程比《肖申克的救贖》還要震撼人心

。目前這部電影看過的人並不多,正好作為冷門佳片推薦給大家。

“巴比龍”是電影中男主的名字,是法語裡“蝴蝶”的意思,也有自由高飛的蘊意。巴比龍原本是一個混跡巴黎的小偷,每天騙上流社會的有錢人,偷有錢人家裡的東西,他還找了一個妓女做女朋友。

這樣的人當然不是好人,但也絕對罪不至死。在一次行竊後,他被人誣陷為殺人犯,不由分說就關進了蓋亞那監獄裡。

這個監獄四面都是大海,島上的森林裡毒蟲橫行;島上的警衛荷槍實彈,一言不合就開槍突突;被關到島上的都是窮兇極惡的罪犯,一言不合就拔刀,所以,剛來到這裡的囚犯感嘆:我們是要下地獄嗎?

歷史上真實存在過蓋亞那監獄,從1852年到1939年間,流放到蓋亞那的囚犯有7萬人,活著回來的只有1。7萬人。說這裡是地獄,一點也不誇張。

正常人來到這種地方,第一反應肯定是越獄,但監獄管理者早有準備,不僅荷槍實彈守衛,一言不合就開槍;還採取了各種離間計:如果有人越獄出去,看到他們的舉報者,都會獲得重獎。甚至連心慈面善的修女,也成了告密者,幫助抓捕越獄者。

越獄失敗被抓回去的人呢?除了加重刑期,還會瘋狂地關禁閉:第一次越獄被抓,關2年禁閉;第二次嘗試,5年的禁閉; 第三次還敢幹,就送到“惡魔島”上無期監禁。

這種禁閉一方面會摧毀人的身體(關禁閉時飯菜營養和光線都不足,空間也狹窄,很多犯人病死了),另一方面會摧毀人的意志(獄警的虐待、無盡的黑暗,都讓人產生可怕的幻覺,進而抑鬱而死)。

但是,即便這樣,男主巴比龍為了自由,還是一遍又一遍嘗試越獄,前兩次越獄被關了7年禁閉,第三次越獄再次被抓,直接送到了“惡魔島”。

惡魔島表面上看像個世外桃源,這裡沒有高牆、沒有鐵鏈、沒有獄警,有的,只是成林的椰樹、高低起落的矮小石屋,每個石屋裡,住著一個囚犯。他們可以在島上種菜澆花、圈養家畜,活生生的世外桃源景象。

這裡就能看出電影設計的精彩了:惡魔島上有幾百米高的天然屏障(臨海的懸崖),不用獄警作監督;島上提供了自給自足的開放條件,這讓經歷了勞役之苦和禁閉折磨的囚犯宛若迴歸人間。

這些囚犯能“幹自己想幹的事”,產生好死不如賴活著的依賴性,更不會萌發捨命相搏的逃跑念想。這哪兒是自由啊?這才是真正的無期徒刑。電影是想告訴觀眾:

自我囚禁才是最高等級的囚禁,放棄了希望和信念就成為了永遠的囚徒

電影中,男主巴比龍的摯友,此前一直跟他策劃越獄的德加,在惡魔島關了一段時間,他也不想逃出去了,只想安安靜靜地作畫。

介紹到這裡大家肯定發現了:這部越獄主題的電影跟《肖申克的救贖》,《越獄》都不一樣,主角巴比龍雖然意志堅定,但能力很有限,一次次越獄,一次次被抓,根本沒有什麼主角光環。

事實上,這才是這部電影偉大的一個原因:

普通人為了自由一遍遍嘗試,在不可能中尋找可能,這比天才輕輕鬆鬆創造奇蹟更令人震撼

巴比龍足足越獄了八次,終於結束了十多年的牢獄生活,逃到了委內瑞拉,幾經輾轉在委內瑞拉定居併成為當地公民。1931年入獄到1945年成為合法公民,巴比龍用平凡之軀創造了奇蹟,書寫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越獄故事。

【巴比龍的原型】

是什麼讓巴比龍有如此堅定的信念和毅力?

一方面是不甘,但更多的是不放棄自我,他心中一直生長著希望的種子

。在被關禁閉的時候,巴比龍做過一個夢。他夢見自己走進一片沙漠,沙漠盡頭是一個審判者。巴比龍說:“我是無辜的。”審判者說:“不,你有罪,你犯了人類最可怕的罪狀:浪費生命!”巴比龍愣了愣,繼而低下頭:“我認罪。”

這個情節告訴觀眾: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越獄故事,不是因為意志堅定百折不撓,而是:主角心中一直保持著重新做人的信念,他不想在高牆裡不明不白地死去,也不想碌碌無為在惡魔島等死,他想要重新開始過有意義的人生,不浪費生命

更令人震撼的是:

這個故事是有原型的,是真實發生的

。巴比龍原名叫亨利,他從1932年入獄,到1970年被法國政府赦免罪行,用了38年的時間,終於實現了他的自由夢。

1968年,定居委內瑞拉23年後,巴比龍安心在家寫了本回憶錄,回憶錄的名字,就叫《巴比龍(Papillon)》。書中的故事不如《越獄》驚險刺激,也不如《肖申克的救贖》設計精巧,

但它更為動人,因為它夠簡單,簡單到只有一股嚮往自由的無畏勇氣

【晚年的巴比龍】

到現在,《巴比龍》這本書已經成為了一本暢銷的名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為了自由而抗爭,而奮鬥。而這個故事也先後兩次被拍成電影,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部就是2018年上映的版本,電影精彩紛呈,有很多細節振奮人心。

如果看完這個版本你還不過癮,可以去看看1973年上映的版本,這個版本有151分鐘,近3個小時時長,對於巴比龍的人生介紹得更詳細,更有人生史詩的氣質。

自由是無價的,我們要珍惜現在所擁有的自由,同時,不管處於多麼艱難的處境下,一定要心懷希望,這就是史上最偉大越獄故事教我們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