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遊戲

跟斜槓青年刺蝟唱遊大自然,最不像音樂課的音樂課長什麼樣?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

在蓋婭的講師團中有這樣一位斜槓青年,她是自然體驗師/LNT高階講師/地球守護者課程講師/奧爾夫音樂培訓師/信劇團成員/《和媽媽玩童謠》作者,一人橫跨自然教育/音樂教育/寫作/戲劇多個領域,她就是“唱遊大自然”音樂工作坊的主講——刺蝟。

刺蝟曾說要允許自己不完美地歌唱,而與此相映,“唱遊大自然”音樂工作坊便成了最不像音樂課的音樂工作坊,為什麼這麼說?接下來就讓我們跟隨泥巴精彩的文筆,一起看看吧!

“kumbayaya,kumbaya~

kumbayaya,kumbaya~

kumbayaya,kumbaya~

ohohohoh,kumbaya~”

“de senesenang

de sanasenang

de manamanahanekusanang

nananana~”

每個走進刺蝟的“唱遊大自然”工作坊的人,都跟我一樣懵。耳邊傳來的,是非洲語?印尼語?鳥語?外星語……

這是學古詩?習瑜伽?認顏色?練臺詞……

答案是:都有。兩天緊密鑼鼓的安排,密密麻麻的知識點,學習強度如此之大,有夥伴感嘆道:累的我今天最後一格血差點掉光。

這就是史上講音樂最少的,最不挑學員基礎的,由斜槓青年刺蝟帶來的音樂工作坊。

最早知道刺蝟,是在森林幼兒園前身“繽紛大自然”裡,她跟孩子之間那天然的親和氣場,深深鎖定了我。後來,才慢慢發現她除了是自然體驗師和LNT講師,還是奧爾夫音樂培訓師,《和媽媽玩童瑤》的作者,信劇團成員……一人橫跨自然教育/音樂教育/寫作/戲劇多個領域,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斜槓本槓嗎?

果不其然,跟著斜槓青年上課,也有斜槓般的享受。這哪裡是音樂課,根本就是一課多用:語文課+數學課+美勞課+體育課+表演課……

不像音樂課之語文課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

這首耳熟能詳的童謠,也是我們最重要的一堂課。我們大概花了一個多小時(?不確定時間)在練習怎麼正確的念童謠,以及拍手念童謠。

“哎呀,唸錯了。”

“哈哈,手又被拍到了。”

幼兒園小朋友都會的童謠,我們這群大人怎能不會呢?經過刻苦勤奮專注認真仔細的練習,終於達成了11人合一的完美狀態。

不像音樂課之數學課

有語文課,自然就有……數學課!

透過這首童謠,刺蝟給小白們普及了音符和時值的音基知識。悄悄說一句,此處有重點!基礎課沒學好,後面可是要暈頭轉向的。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這還不容易,分數那點數學內容我還沒還給老師呢!

快別得瑟了,下面請聽應用題:

請給出這首歌正確的音符。“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學員們竊竊私語:“四分音符?”“二分音符?”“肯定不是十六分音符。”確定?不確定?剛才的自信被動搖了。

好在刺蝟耐心指點,經過幾次試練,小夥伴們終於解出了這道題。

再聽題:請用音符標出刺蝟本人。

來看看五花八門的“刺蝟”。注意觀察比例關係。

到底哪個才能獲得刺蝟本刺的認可呢?

不像音樂課之美勞課

啥?還有美勞課?還有手工作業?

只見刺蝟拿出了一疊厚厚的圖片,都是她拍的。有自然的風景,美麗的花朵,長城,草原,大海,小狗,鴨子……

我翻來覆去看了半天,確實不是唱片,而是圖片,還是剛從印表機裡打出來的。葫蘆裡賣什麼藥呢?

原來,她準備讓我們在這些圖片裡發現音樂元素。這還真是第一次聽說,音樂不是用耳朵去聽,而是用眼睛去觀察的。

這枝花莖是:咚~噠,噠,噠,空,噠

這面牆是:咚,噠噠,噠噠,咚

這片湖水裡有岸邊楊柳的倒影,好似二聲部;

這片粉色帶給我們浪漫小調的感覺;

那片藍色是深沉的大調

……

我好似醍醐灌頂,任督二脈被打通,原來這就是大自然裡的音樂!大自然裡處處充滿了音樂元素,音樂不是課本上的,也不是樂器裡的,而是大自然裡的,生活裡的。

打通之後,兩個小組從圖片生髮,創作了小合奏作品《古鎮駝鈴》和《春鳴》。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上了七小時課後的我們自己創作的,讓我們的驕傲多飛一會兒吧!

不像音樂課之臺詞課

“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咕~”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秀口,急急急急;秀口,急急急急”

“不遇~不遇~不遇~”

“啊哈!啊哈!啊哈!啊哈!”

春天的護城河邊,正是觀鳥的好時機。但這回我們不是來觀鳥的,而是跟鳥兒學習的。成為音樂人之前,先得成為一個“鳥人”,用鳥的語言來跟鳥兒對話。

短短二十分鐘,我們就聽到了十幾種鳥兒:

斑鳩的叫聲最簡單;某種會哨音的鳥兒,讓我們無法下嘴;喜鵲打群架起來,還真是有氣勢,叫聲也跟平時不一樣;柳鶯的啼聲多變,換了好幾回;還有一種鳥兒聽起來好像懷才不遇“不遇~不遇~”這些鳥鳴正是大自然最好的音樂。

大自然裡的音樂家不止有鳥兒。在臺詞課上,我們不僅要學習鳥鳴,還有用五種方法學習蟲鳴,用不同方法表現雨滴,用一幕戲劇來表達出大自然裡最神奇的聲音之一……

原來,離開人類語言,音樂也可以有這麼多表現方式。

不像音樂課之體育課

最為特殊的部分就是體育課了。像這樣,用音樂來遙控身體,跟著音樂的節奏彼此按摩,跟著自然的音樂進行冥想,在音樂的幻想中自由揮灑指尖舞。

音樂不光是眼口耳的,還是關乎身體的。從音樂的起源來說,音樂就是透過身體來將內心情緒轉換出來的。譬如,勞動號子,就是人們在體力勞動時的產物。

關於這部分,我們深有領悟。用身體記下來的節奏,它早已深入骨髓,刻入靈魂。即使不記得歌詞,只要senang的音樂一響,當下的節奏立馬還原在腦海裡,不由自主的跟著搖擺起來。

身體也是人類最好的樂器。我們可以透過每一塊肌肉的緊張和放鬆來表達情緒,也可以透過每一個姿態、手勢和動作來呈現情感。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音樂不是端坐在教室裡的、琴凳上的教育,而是活著的、動起來的教育。圍觀兒童小白兔跟我們上了一天課,回家唱的比媽媽還溜,真希望孩子們有一天也能接受這樣的教育。

不像音樂課之創作課

除了上面的內容,還有很多好玩的東東沒有在本文提起,就不一一劇透了。

在參加這次工作坊之前,有誰會想到,貼上“五音不全”標籤的我們,居然用8*2小時,就能創作出一首歌《河畔之春》?有誰會想到,作詞、作曲、配樂、演唱及演奏都是我們?

Amazing!

是的,我們只是在河邊看到了這排高高低低長長短短的樹。

我們只是一起看了看河邊花紅柳綠,聽了聽鳥鳴鶯啼,閉上眼睛感受了春風的溫柔撫摸。

我們只是一起在河邊走走停停,指指點點,扮鬼臉,拍照片,唱了一首歌:

“鳥兒們在歡唱,

草兒青青花兒綻放。

春天來了,快點長大。

歡聲笑語,心兒飛揚。

莫負這好時光!”

(作詞/作曲:刺蝟、饒娟、格桑花、鴕鳥、胡舒、番茄石、三寶王白菜、小車前、桔子、泥巴、芝蘭萱草)

—接下來請欣賞這首《河畔之春》吧—

00:31

文:泥巴

圖:鴕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