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流言止於智者,德川家康的悲苦童年,悲苦的人生,最終成為了信條!

人的一生是揹負重荷涉足遠路,不可操之過急。——德川家康

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流言之所以來的猛烈,而又消失的迅速,就因為其中的真偽難辨。有些人在未搞清楚事件來龍去脈時,就對事實妄加揣測,這不僅會降低自己的人格,同時也會對當事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流言止於智者,這其中潛藏的大智慧,卻是需要每個人在漫長的人生修行中慢慢去參悟的。

悲苦的童年光景

童年的傷痛會伴隨一個人的成長,左右一個人的選擇,最終成為這個人活著的信條。釋海燈,1902年生於四川江油,是我國著名的武術家及禪宗大師。海燈幼年時家境貧寒,父親是一位普通的裁縫。1905年海燈的母親去世,給海燈幼小的心靈帶去了無盡的傷痛。

兒童對於傷痛的理解並沒有成人那麼深刻,在舅父的朝夕陪伴下,海燈漸漸走出了傷痛,並對武術和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1913年,海燈的父親被當地的惡霸打死,這一突如其來的噩耗,讓海燈稚嫩的心靈萌生了復仇的念想,從此海燈便以復仇為人生目標,踏上了漫長的習武之路。

接連的傷痛並沒有擊垮海燈,支撐他活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為自己的父親報仇。海燈在成長的路上一直勤奮學習,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海燈也能咬緊牙關挺過去,沒有經濟來源的海燈,為了能夠交齊學費,在課餘時間他會幫助老師修改作業,平時也會寫些東西賺取微薄的稿費。

成長讓海燈改變了許多,唯一沒有變化的就是那顆滾燙的復仇之心。海燈在學校學習的同時,還四處求訪名師,本就對習武有興趣的海燈,為了能夠練就高深的武藝為父報仇,更是利用一切時機,來加強自身的武功造詣。

皇天不負有心人

每個人的付出,上天都會看在眼裡,這個世界不存在絕對的無用功,在量變到達質變的節點,人就會爆發出無窮的力量。1918年,17歲的海燈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四川省國立警監學校公費學校,海燈在上學期間時刻不忘精進自身的武藝,他每天都會擠出早上的時間好好的練習武藝。

這份執著似乎感動了上天,1928年,在命運的安排下海燈遇到了兩位武功高強的少林寺高僧,這偶然的相遇,便改寫了海燈今後的人生軌跡,海燈從此走上了少林寺的習武之路。

少林寺的條件不比學校,這種艱苦的環境更能磨鍊人的心志,海燈就是在這種簡陋的環境中不斷提升自己的修為與武功技藝,之後還成為了名極一時的海燈大師,得到了眾人的敬仰。

卓絕的武功造詣與文學修為

堅韌的信念,最終成就了一代大師的輝煌。1937年,在成都昭覺寺方丈智光大師執行剃度儀式後,海燈正式成為了一名僧人,並擔任了昭覺佛學院的國文教師和武術教師,同時還向智光大師等多位大師學習佛法。

佛經中的智慧,漸漸影響到了海燈的復仇信念,研習佛法開闊了海燈的眼界與心胸,彼時的海燈已經褪去了年輕時的魯莽,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歷經俗世後的沉澱。海燈的平靜並未讓他放棄對武藝的研習,他仍然保持著對武藝的熱愛,同時也保留著對文學創作的激情。

多次的雲遊經歷,讓海燈的心豁然開朗,他一邊修習佛法,切磋武藝,一邊進行詩詞創作,海燈曾在學校打下了紮實的文學功底,而進入寺院後的生活經歷更是為他增添了許多創作靈感。

在海燈出版的《少林雲水詩集》中,就完全展現出了海燈那種雲淡風輕的雅緻。建國以後,海燈在全國各地舉辦了多場講經弘法活動,並獲得了一致讚賞。

海燈將自己對人生的參悟及佛法中的博大精深之處,透過講座宣揚給世人,贏得了世人的尊敬與崇拜,在人們眼中,海燈是一位‘’德藝雙馨‘’的高僧,隨著海燈名氣的不斷遠播,也引來了各界的追捧報道。

是高僧還是騙子,只在人們的一念之間

40多年前,他因為“二指禪”爆紅,讓更多人熟知,少林寺有這樣一位高僧的存在。1979年,峨眉電影製片廠找他拍攝《四川奇聞錄》,展示了‘’二指禪‘’和‘’童子功‘’等少林絕學,之後,海燈紅極一時,制霸時代,還有作家專門寫了一部《海燈法師傳》的小說,在《北京晚報》上進行連載。

這些作品把海燈刻畫成了一個出神入化的大師形象,逐漸令人們逐漸混淆了作品與現實的界線,海燈曾經對此做出過一些解釋,表示他算不上高僧,但流言的不斷傳播令人們堅信海燈就是一位高深莫測的‘’少林寺方丈‘’。

1984年,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紀錄片《少林海燈法師》,在社會上掀起了一場少林之風,彼時海燈的身份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熱議話題,1987年播出的《海燈法師》電視劇,更是將這種熱議推向了高潮。

名聲越大,所要面臨的非議就越多。在電視劇播出之後,引來了社會中一部分人群對海燈身份的質疑,同時少林寺的真正方丈也對海燈引起了極大的不滿,這讓海燈百口莫辯。而當時的真實情況,只是社會中所謂的‘’招搖撞騙‘’,其實跟海燈本身毫無干係,這些為了吸引人們的眼球,而將海燈捲入了這樣一灘渾水。

作為一個出家人,海燈算得上是一位‘’德藝並行‘’的大師,他精湛的武功造詣和深厚的文學修養,在當時社會中是有目共睹的。

塵世間的汙濁之氣,令海燈蒙受了不白之冤,更令不明真相的人對他的人品產生了質疑,在1989年,海燈去世後,還曾有人發表罵海燈造假,這種行徑簡直就是對死者最大的漠視與不敬。

‘’清者自清‘’,隨著時間的推移,海燈的造假烏龍事件終於得到了澄清,而海燈對世人的影響,則會伴隨時代的不斷髮展,永遠地流傳下去。

文/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