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較量一觸即發!"大佬"MAKO加速進場,已顯擁擠的骨科機器人賽道還能怎麼玩?

2021年甫一開年,國際骨科巨頭強生DePuy Synthes便傳來好訊息,公司旗下骨科手術機器人產品VELYS獲美國FDA批准上市。

然而,在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的佈局上,強生其實已經慢競爭對手不止半拍。在此半年以前, 施樂輝(Smith & Nephew)新一代骨科手術機器人系統Cori亦通過了FDA稽核,正式於美國上市。

而在更早之前,史賽克、美敦力、捷邁邦美等其他骨科巨頭的關節、脊柱手術機器人更是早已入場。

尤其是史賽克,作為首家在機器人技術上投入巨資的骨科巨頭,由於手握MAKO關節機器人這張“王牌”,公司透過不斷蠶食其他對手的市場份額,不僅推動原已增長乏力的骨科業務重返快速上升通道,更藉此一舉確立了自己在骨科手術機器人行業的領導地位。

相較之下,因為落人一步,昔日霸主強生卻只能節節敗退。也因此,在業界看來,VELYS的獲批或能讓強生骨科業務再次扳回一局。

是的,這就是美國骨科市場眼下所在經歷的鉅變,手術機器人成為了這些骨科大佬們的標配,手術機器人也正在重塑整個骨科格局。

海外市場的日漸明朗讓國內的企業及資本愈加地趨之若鶩。據華爾街見聞不完全統計,僅2021年前4個月,國內骨科手術機器人領域就發生了至少5起融資事件,覆蓋創傷、關節、脊柱等不同品類。

圖|2021年1-4月國內骨科機器人領域融資事件(不完全統計)

其中,或許是因為有MAKO這個成功典範在前,關節機器人因此成為最受追捧的細分賽道。然而,這同樣意味著,對這個市場的爭奪也可能是最激烈的。

特別是在拿下了全膝關節置換術這個重磅適應症後,史賽克更是決意今年要加速MAKO在中國市場的商業化。此前,這款國內唯一獲批上市的關節手術機器人主要用於手術量相對較少的全髖關節置換術。

“大佬”終於要發力,這裡,真正的較量剛剛開始。

一場手術機器人的革命

雖然在手術機器人領域中,最為人所知、最負盛名的是Intuitive Surgical(直覺外科)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屬腹腔鏡機器人,可應用於心臟、前列腺、胸腺等部位的軟組織手術),但從細分市場來看的話,骨科其實是手術機器人最早進入的領域之一,也是目前手術機器人研究和產業化最重要的熱點領域。

在骨科機器人的佈局上,史賽克很早便開始了自己的探索,並於2013年斥資17億美元收購以色列外科手術機器人公司MAKO Surgical。完成收購後,史賽克將MAKO關節機器人與自己已有的關節植入物產品進行了有機結合,讓兩者之間形成協同機制,並最終使得其骨科業務重放異彩。

MAKO的成功吸引了其它骨科巨頭的紛紛跟進:捷邁邦美(Zimmer Biomet)隨後於2016年透過收購Medtech SA獲得ROSA機器人;緊接著,美敦力在2018年以17億美金收購Mazor Robotics,佈局脊柱手術機器人;強生則在2018年收購Orthotaxy後,開始開發骨科下一代機器人輔助手術平臺。

MAKO機器人的成功與史賽克在市場推廣上所做的種種努力不無關係。

事實上,骨科手術機器人面世很早,但一開始在骨科手術中的推廣卻十分有限。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術中需要使用特意為手術機器人設計的骨科植入物,而醫生卻偏向於使用自己熟悉的植入物,不願意輕易換成新產品。

為了提高醫生與醫院對MAKO的接受度,史賽克使出各種大招,包括:進行二次研發,將MAKO關節機器人與自己已有的關節植入物結合,使得醫生可以無縫銜接手術機器人的使用;開展大量的臨床試驗,展示MAKO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圍繞MAKO關節機器人,打造了髖關節置換以及膝關節置換兩套完整的手術方案等等。

然而,如果沒有手術機器人技術本身的革命性優勢作為前提,這些努力可能就是徒勞。

手術機器人何以能成為一項顛覆性技術?何以能成為資本追逐的風口?

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曾提出,與科研類似,投資的本質是關注行業的終極與痛點問題。而手術機器人解決的恰恰就是傳統骨科手術的最大痛點—手術精準度不夠。

手術精準度不夠會導致一系列問題,比如容易造成對軟組織的損傷,病人術後恢復較慢;手術的長期效果不佳,需要進行翻修手術等。

以關節置換手術為例,翻修率是關節置換術後最重要的結果評價指標之一。翻修率的高低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包括植入假體設計、術者操作技術與經驗、術後下肢力線等。

傳統關節手術目前的翻修率仍然較高,據相關文獻統計,這個數字甚至高達15%-20%。也就是說,現在植入假體的病人在15、20年以後,有大約15%-20%的病人要重新回到醫院接受翻修手術。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患者初次手術的時候,假體的安裝不夠精確。”史賽克中國區CEO馬敏告訴華爾街見聞。

據馬敏進一步解釋,關節手術假體植入的角度與術後下肢力線密切相關,進而影響手術翻修率。而在這個假體植入角度的把控上,醫生人工操作大多隻能將其控制在5-10度之間,但機器人卻可以很好地將每臺手術都控制在1度以內,從而達到最佳的力線表現。

“這樣帶來的效果是什麼?就是病人術後疼痛一定會減少,站立會更加穩定,未來的手術翻修率一定會大幅下跌。”馬敏說。

據瞭解,與初次置換相比,關節翻修手術的手術時間更長,出血更多,感染、血栓機率大大增加,術後脫位,神經麻痺,股骨骨折或穿孔發生機率更高,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

並且,翻修手術的成本亦遠遠高於初次置換手術,是後者的5-10倍。換言之,從長遠來看,骨科機器人手術可能還有著降低醫療成本,減少社會醫療衛生支出的意義。

然而,這些仍不足以概括手術機器人對於整個骨科行業的深遠影響。

在骨科新興領域中,骨科生物材料(生物型假體)是除手術機器人以外的另一大頂尖技術。生物型假體,相對傳統骨水泥型假體而言,也被稱為“非骨水泥型假體”,具有相對低的遠期鬆動率、更長的使用壽命等優勢。

不過,由於對術中假體放置的精確度要求極高,因此生物假體的植入難度較之骨水泥假體也會更大,由此制約了其在臨床的應用。特別是在對手術技巧要求更高的膝關節手術中,目前國內主流使用的仍是骨水泥型假體,生物型產品還沒有真正的進入臨床應用。

但手術機器人以其精準植入的優勢有望改變這種趨勢。

事實上,透過智慧骨科機器人的輔助,在膝關節置換術中精準完成難度極高的生物型假體的植入,這樣的嘗試已經在國內開始。

今年1月初,國家骨科與運動康復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博鰲樂城完成了全國首例智慧骨科機器人輔助全新生物型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據報道,手術中所需要應用的假體型號和放置的位置角度,都能在術前精準規劃,同時在術中實現亞毫米級的精準結果操作。

“生物型假體的使用只有在機器人的加持下才是最佳的方案。所以在國外,自從骨科手術機器人發展起來以後,生物假體的應用隨即增加。”馬敏告訴華爾街見聞。據稱,目前美國已有40%以上的膝關節植入採用的是生物型假體。

“相較之下,生物假體在中國的應用還很有限,但其實此前本土企業獲批上市的生物假體不是沒有,只是這些產品上市後的商業化結果並不理想,我認為背後的原因就在這裡,因為缺少了機器人的輔助。”馬敏指出。

關節機器人的大戰

按應用領域劃分,骨科機器人主要分為三類,包括創傷、脊柱和關節。史賽克MAKO關節機器人於2006年在美國上市,是目前全球已實現商業化的手術機器人之一,也是一款骨科關節機器人。

近些年,隨著獲批上市的骨科機器人的增多,這個市場的競爭正在加劇。捷邁邦美的ROSA Knee機器人系統、施樂輝的Cori機器人以及強生的VELYS都屬於關節機器人,因此被視作是MAKO的有力競爭者。

不過,儘管如此,從公開資訊來看,海外關節手術機器人並非千篇一律,而後來者也透過加大對產品的差異化設計,藉此強化自己的競爭優勢。比如最新獲批的Cori和VELYS機器人會更加小巧便攜,非常適合門診手術中心(ASC)和門診手術。

即便是應用場景更接近的ROSA Knee和MAKO,兩者之間也有著大大小小的差異。以MAKO為例,從公開資料來看,其“智慧化”特色相對突出。

機器人手術可以克服人手術的生理侷限,具有操作精度高、可重複性高、穩定性高等特點。“機器人手術”通常被認為是機器人自主完成手術,整個手術過程中沒有人的參與,但事實上並非所有的手術機器人都是如此。

達芬奇機器人是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手術機器人,也是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可以正式在腹腔手術中使用的機器人手術系統。不過達芬奇手術並不由機器人獨立完成,它實際上是由醫生控制機械臂完成手術。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達芬奇機器人可以看作是醫生雙手的延伸,它能代替醫生雙手做手術,但手術的成敗最終仍取決於醫生操作的成敗。

“MAKO的智慧化,即輔助臨床醫生進行術前智慧規劃和術中智慧操作,簡單說來就是,在參與制定手術規劃之後,醫生無需再操作手術,在手術過程中MAKO成為了醫生的雙手和大腦。”馬敏這樣定義MAKO的智慧化功能。

就術前手術規劃而言,MAKO關節機器人可基於CT進行3D智慧建模,可以為患者生成個性化的手術方案。它所帶來的一個好處是,由於在設計手術方案的時候已經避開各種重要神經和血管,找到創傷最小的手術入路,因此不僅可以在術中減少患者的血管與神經損傷,同時因創傷較小病人康復迅速。

此外,MAKO也有一些其競爭對手所沒有的的術中智慧操作設計,包括MAKO在術中並不使用夾具,可以保護軟組織包膜,降低手術侵入性;另外,MAKO的機器臂上附有骨鋸,可以協助醫生完成截骨等。

“MAKO的智慧化能夠使關節手術結果趨於標準化,大大提高手術結果的可預測性。一個年輕醫生,如果傳統手術做不好,那麼用達芬奇機器人還是做不好,而MAKO不一樣,因為智慧化,誰來做都是一樣的,具有高度可複製性。”馬敏表示。

“MAKO是一個很成熟的產品,除了貴點,其他問題不大。”業界同樣認可MAKO的臨床價值。

據已公開可查詢到的資訊,MAKO是目前唯一一款在國內獲批上市的關節手術機器人。其全髖關節置換適應症在2014年獲批後,於2018年首次在國內應用於臨床。

而繼全髖關節置換適應症(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在國內上市之後,據華爾街見聞了解,MAKO關節機器人也已在中國獲批全膝關節置換適應症(Total Knee Replacement,TKR)。

由於骨科關節手術中的全膝關節置換手術要求更高、手術量也更多,因此MAKO獲批全膝關節置換適應症可謂意義重大。

於史賽克公司而言,未來MAKO關節機器人在中國的手術量肯定會有大幅提升。“今年,我們肯定會加速MAKO在中國的商業化推廣。”馬敏告訴華爾街見聞。

於國內骨關節外科而言,因為膝關節手術的精準度要求最高,所以機器人手術帶來的臨床獲益會更明顯,國內骨外科或自此迎來真正的精準化手術時代。

於業界其他企業而言,由於機器人輔助全膝關節置換術是一種全新的術式,企業為此需要承擔更多的市場教育工作,以提升骨科手術機器人的臨床認知度。現在看來,史賽克作為最先入場的企業,將首先扛下這個重任,在一定程度上或利好後進入者。

不過,除了微創醫療、天智航、春立醫療等上市公司,加上前文提及的林林總總的初創公司,目前國產在研的關節手術機器人預計已多達10餘款,市場競爭不可謂不激烈。

這麼多的產品中,有誰能在“大佬”MAKO的光芒下仍不至於黯然失色?誰又能在激烈的角逐比拼中脫穎而出?

要回答這些問題,或許我們還是應該將眼光投向海外,從那些跨國巨頭的一舉一動中尋找答案,譬如他們的產品差異化策略,還有他們將手術機器人與自有骨科植入物結合的市場策略等。

正如此前山藍資本管理合夥人、資深醫療器械投資人聶洪鑫博士在提醒市場關注海外骨科機器人投資熱潮時所說的那樣:

“我們看到在最近五年裡,史賽克、美敦力、強生等成熟跨國公司巨頭,不管是自己孵化還是外部併購或者戰略協作,在骨科機器人、人工智慧領域裡(動作連連),那麼他們(作出這些決定)的假設是什麼?他們看到了哪些我們沒有看到的未來的趨勢?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產業界和投資界關注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