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健康

夏季到來,如何應對腹瀉之副溶血弧菌篇

夏天來臨,在我們美麗的島城,總少不了三件套——海鮮、啤酒、小燒烤。在海鮮美食麵前,大多數人在選擇愉悅味蕾的同時,也讓自己的胃不再孤單寂寞—“充盈起來!!!”。但是,往往有時在一頓胡吃海喝後,就有可能導致一“瀉”千里,一蹲蹲半天,想起起不來的尷尬場景彷彿還在腦海中浮現……

什麼是腹瀉?

拉肚子,醫學上稱為“腹瀉”,通常表現為排便次數增多(>3次/天)、排糞量增加(>200g/天)及糞質稀薄(含水量>85%);常伴有排便急迫感、肛門不適、失禁等症狀。

導致腹瀉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副溶血弧菌引起的腹瀉則是屬於我們沿海城市所特有的。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種嗜鹽性細菌,天然存在於海水和魚、蝦、蟹、貝類等海產品中。倘若進食的海鮮沒有得到充分的加熱,那麼極易引起腹瀉。

副溶血弧菌引起腹瀉的三大特點

首先,先帶大家認識一下副溶血弧菌引起腹瀉的特點:

1.沿海地區高發:世界各國的溫帶沿海地區是副溶血弧菌引發腹瀉的多發地區,我國沿海地區是高發區。近年來,隨著物聯網的飛速發展,海產品大量流向內地,因此內地也會發生類似事件。

2.夏季高發:副溶血弧菌引發的腹瀉一般發生在5-10月,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即7-9月是高發季節,冬季極少發生。

3.各年齡均可發病:男女老幼均可發病,但以青壯年為多。多數沿海城市經濟較發達、環境優美,是人們常常選擇的旅行目的地或會議點,因此旅遊團成員、各類會議人員食用被副溶血弧菌汙染的海鮮後,引起腹瀉的情況時有發生。

腹瀉帶來的“小災難”

瞭解了副溶血弧菌致病的特點,倘若不幸感染中招,則會先出現噁心、嘔吐症狀,隨後會出現肚臍周圍陣發性絞痛和水樣便,嚴重的患者會脫水、血壓下降,甚至休克。

預防病從口入,做好“兩莫三保持”

因此,為了大家既能享受到美食帶來的愉悅,又能保證自身的安全,小編在此專門介紹一下夏季飲食安全小提醒:

1.夏季飲食莫“貪鮮”。吃了半生不熟的“海鮮”,美了嘴,卻苦了腸胃,得不償失。吃海鮮時應該煮熟、炒熟或炸透後再吃。加工海產品一定要燒熟煮透,儘量不生食或半生食海產品。

2.夏季飲食莫“貪涼”。過度食用冷飲,會把胃液稀釋,造成胃中正常菌群的紊亂,為致病菌的侵入創造條件,容易發生腹瀉。此外,不可在大汗後立即吃冷飲。

3.廚房衛生要保持。保持廚房和用具的衛生清潔,處理海產品前和處理結束後都要洗手,避免即食食品與未處理的海產品交叉感染。生熟分開,用過的容器、砧板和刀具要及時清洗。

4.“光碟行動”要保持。吃多少做多少,吃多少買多少。由於海鮮類的蝦、蟹、貝殼類食物容易產生有害身體的降解物,從而導致腹瀉。同時,要平衡膳食,合理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可多食紅薯、南瓜、圓白菜、海帶、黑木耳、石榴等食物來有效預防腹瀉。

5.良好習慣要保持。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後,要用肥皂水或洗手液及清水徹底洗淨雙手。水果和可生吃的蔬菜在食用前要認真清洗乾淨,瓜果也最好削皮後才吃。

免責宣告:以上的內容,不構成任何醫療建議,僅為資訊分享。如有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