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人物】朱舜水:明朝末年的思想家,為保全民族氣節在日本流寓20年

初中語文教材裡收錄了魯迅先生的

《藤野先生》

一文作為課文,裡面曾有這樣一句輕描淡寫的話: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

這是明

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通讀此文,大家對正直、高尚的藤野先生留有深刻印象,卻往往不會去深究朱舜水其人,那麼朱舜水是何人?為什麼要東渡日本並最終客死異鄉呢?其實,

朱舜水,本名朱之瑜,號舜水,是晚明五大思想家之一

。明朝滅亡前,他不忍面對社稷即將傾頹,為保全民族氣節,他背井離鄉,流寓日本,並在日本生活了二十多年,直至去世。明朝末年的五大學者之一、思想家朱之瑜公元1600年,朱之瑜出生在浙江紹興府餘姚縣的一個官僚士大夫家庭中,朱家是餘姚當地的名門望族。他的祖父曾三讓皇恩而不受,博學多識的父親也多次謝絕皇恩,不願為官赴任,最終推辭不過才當了漕運總督。朱家一脈傳承思想就是剛直不阿,清白做人。然而,成為官場清流的直接後果就是在朱之瑜的父親早逝後,朱家上下貧寒度日。家道雖然中落了,但朱家詩書傳家的家風仍在,朱之瑜從小就一邊幫工一邊讀書,

懂事沉穩的他學業一貫非常不錯

他先是成為魯王政權下的一名謀士,後來又追隨抗清將領鄭成功參加北伐之戰,甚至捐出了自己的全部家產以支援魯王的軍隊和政權。但日漸式微的明朝,國事仍然頻頻告急,無奈之下,朱之瑜便大膽地東渡日本,

打算向日本的幕府乞求援兵

。只可惜日本施行海上戒嚴,朱之瑜數次東渡都是無功而返,與此同時朱之瑜聽聞清朝政權已然得到鞏固,

不願歸順清朝的他再次悽惶東渡日本,

並最終留在了那裡,到死都沒有再回故土。流寓日本,著文反思大明為何滅亡1659年,

朱之瑜終於在學生安東守約的幫助下

,在日本的長崎落下了腳。日本人知道了朱之瑜是一位儒學大師,對其異常地尊重,就連當時的德川幕府也對滿腹經綸的朱之瑜重視有加,誠懇地聘請朱之瑜到江戶去做講師,給日本人講授儒學經典。

據史料記載,從隆慶到崇禎,流入中國的白銀總計約3億兩之巨!明朝末期的中國,還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社會生產力提升、商品交易盛況空前,本該物庶民豐,

政府為什麼那麼窮困拮据呢?

老百姓又為什麼會手中沒錢,不是鬧得揭竿而起,就是心懷怨懟,鐵了心想要早點同這個朱明政權同歸於盡呢?朱之瑜以自己的親見親聞,在《中原九述略》中如是寫道:崇禎末年,縉紳罪惡貫盈,百姓痛之入骨髓,莫不有“時日娼喪,及汝皆亡”之心。

故流賊至而內外響應,逆虜入而迎刃破竹

。明末之時,天災與人禍共同導致很多百姓流離失所,而統治階層卻橫徵暴斂,一刻沒有停息:萬曆收徵礦稅、閹黨魏忠賢收取商稅、崇禎加派三餉,

無不令老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

。這種情況下,崇禎年間的財政情況等於

陷入了一個惡性的死迴圈

:遼東戰士以及鎮壓農民起義需要大宗銀兩,國庫空虛只能不停地增加稅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