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古代成家立室的男子為什麼都喜歡娶寡婦呢難道說這個女人不能嫁嗎?

古人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此可見,齊家在人一生中的重要性,“齊家”顧名思義,也就是成家的意思,從古至今,對於成家立室,我們一直都是非常看重的。

我們經常聽到成家立業這個詞語,成家代表的是結婚,立業代表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事業。可以說,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中國人對於結婚這件事情都是非常看重的。

因為,眾所周知,一段婚姻的好壞與否將決定這個家庭的最終走向,也就是說一個男人能夠取得的最終成就與婚姻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而且,想必大家心裡都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觀和婚姻觀,大家透過這一觀念選擇自己的配偶。其實,婚姻觀早在千百年前便已經出現,只不過當時,它是用俗語表達出來的。

正如:“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就是古代婚姻觀的一種。何為寡婦?何為生妻?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古人為什麼會這樣說?

一、寡婦和生妻

“寡婦”一詞,我們相對容易理解一些,儘管是如今的社會,我們也經常聽到“寡婦”一詞。何為寡婦,顧名思義就是孤寡無依的婦人,也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在古代社會中,“寡婦”地位低下,生活處境極其艱難。

而且,在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之中,女人地位原本就非常低下,倘若女子丈夫離世,她便成為一個“寡婦”。當時的寡婦首先會被冠以“剋夫”的標籤,接著她將迎來如履薄冰的後半生。

更主要的是,女子一旦成為寡婦,很大程度上便決定她將度過孤苦伶仃的後半生。在當時的男權社會中,男人作為社會的支柱,即便是男人離世,女人也沒有改嫁的權利。

與此同時,成為寡婦的女人還要承擔已故男人留下的重擔,替他贍養父母,照顧孩子。不僅如此,寡婦要比其他女人更加註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要同其他男人保持較遠的距離,“寡婦門前是非多”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生妻”一詞,相信很多人沒有聽過,它與“寡婦”一詞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寡婦”指的是原有丈夫已經去世,而“生妻”則指的是丈夫並未離世。通俗來講,“生妻”就是丈夫健在的女子,也指被捨棄的女子。

“生妻”一詞最早出現在李陵的《答蘇武書》中,書中寫到:“且足下昔以單車之使,適萬乘之虜,遭時不遇,至於伏劍不顧;流離辛苦,幾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此天下所希聞,古今所未有也。”

李陵給蘇武的書信中,主要表達的意思是蘇武被迫留在匈奴那裡,而他的妻子卻改嫁他人。從那個時候開始,生妻從原意年輕的妻子改變為丈夫健在卻改嫁的妻子。

與“寡婦”相比,“生妻”增加一些主動的韻味。“寡婦”是因為丈夫離世,被迫離開丈夫,而“生妻”也是丈夫健在,主動離開丈夫,二者雖然都是離開丈夫,但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二,生妻的出現

“生妻”特指丈夫尚且健在,而妻子卻離開丈夫的行為。在我國古代出現的“生妻”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被夫家趕出門的人,二是因為其他特殊原因主動離開丈夫的人。

在我國古代,關於休妻曾給出一定相關的倫理要求,妻子倘若違背這些規定,勢必會被丈夫休掉的。

據史料記載:“婦有七去:不順父母去,無子去,淫去,妒去,有惡疾去,多言去,竊盜去。”也就是說在古代社會,妻子倘若觸碰不孝順父母,沒有後代,淫亂,嫉妒,有大病,說閒話,盜竊這七條規定,勢必會被丈夫休掉。

在古代社會中,一直存在著男尊女卑的現象,當時丈夫休妻只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因為這一原因,導致很多“生妻”出現。在眾多生妻之中,多為觸碰以上七條規定者,卻也有極少部分例外。“生妻”同“寡婦”一樣,都是封建社會中非常命苦的一類女性代表。

三,不娶生妻的原因

俗話說:“寧娶寡婦,不娶生妻!”,古人之所以這樣說,自然有他一定的道理。正所謂諺語俗話,都是古人長此以往下來的生活經驗,既然它們出現了,便證明有它存在的價值。

對於“寡婦”和“生妻”為何古人寧可選擇前者而不願意選擇後者呢?其主要原因還要追溯到這二者的形成原因。寡婦是被迫形成的,而生妻卻大多因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形成的,與主動形成相比,古人更願意選擇被動形成。

古代“生妻”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觸犯到了古人制定的七條規定。按照常理來說,觸碰這七條規定的女子,算不上大奸大惡之人,但都不是良家婦女,雖然也有少數例外情況,卻只是少之又少。

古人看重倫理綱常,絕不會二婚迎娶一個品質有問題的女人。長此以往下去,便出現“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說法。

相對於“生妻”而言,古人更願意接受“寡婦”。雖然“寡婦”與“生妻”同樣都是失去丈夫的悲情女子,但其失去丈夫的方式不同。因為這一原因,也構成這兩種女子的本質差異。

在古人的世界裡,他們覺得能夠為丈夫守寡的妻子遠比離開丈夫的妻子可貴。因為這兩種女性品質上的重大差異,導致古人會果斷選擇“寡婦”

其實,古人寧肯選擇“寡婦”而不願接受“生妻”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古代所謂的“生妻”多為被原本丈夫掃地出門的女子,以封建社會中古人的思想觀念,是萬萬不肯接納這樣女子的。

所以說,生活在古代的女子一旦被釘上“生妻”的標籤,恐怕很難找到下一個歸宿,接下來,她們所面對的也只有來自世人深深的惡意,而這些惡意最終只能歸咎於她們自己。

結語:

“寡婦”和“生妻”作為古代封建社會中兩類悲情女子的代表,她們有著許多相似的地方,卻又有本質上的不同。與“寡婦”相比,“生妻”增加了幾分品行不端的韻味,這樣一來,也讓“生妻”的悲情結尾增加了一些咎由自取的味道。

客觀來說,古代絕大多數生妻都是因為個人原因而被夫家休掉的。她們被古人當做遺棄之人,有著極其不公平的待遇。在這些生妻中,有絕大多數一部分人因為違反倫理道德而被丈夫遺棄,但也有丈夫喜新厭舊而拋棄妻子的現象存在。

不管怎麼說,古代女子一旦被釘上“生妻”的標籤,那麼她接下來的日子將比“寡婦”更加難過,她們不僅活在別人的閒言碎語之中,而且永遠不會被世人接受。

正如俗語所說的“寧娶寡婦,不娶生妻”,足以得見古代生妻當時的社會地位。

之所以會出現“寧娶寡婦,不娶生妻”的說法,主要是由當時封建思想決定的。我們生活在飛速發展的今天,曾經的封建思想已經蕩然無存,對於昔日腐朽的婚姻觀念,已經全部剔除。

如今,我們的婚姻更多講究的是情投意合,兩個人真心相愛。只要兩個人在一起能夠過得舒服,其他的一切也只是擺設而已。

參考資料:《答蘇武書》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