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教育資訊】快鏡頭和慢鏡頭的區別,看看你是不是適合這種鏡頭的?

電影電視劇中經常出現快鏡頭和慢鏡頭,相得益彰。但有人喜歡快鏡頭,有人喜歡慢鏡頭,不管什麼樣的鏡頭都是一種敘事,是用鏡頭敘事。敘事就會有節奏,有快節奏對應著快鏡頭,敘事慢節奏對應著慢鏡頭。其實和人的心理節奏有關係,對應了思維的快慢。

孩童們更喜歡快鏡頭,喜歡跳躍性大的鏡頭,甚至鏡頭可以隨意穿越時空。譬如早些年日本的動畫片《機器貓》系列,還有電視劇《恐龍特急克塞號》,穿越時空,鏡頭跳躍性比較大,快鏡頭可以閃回,可以省略很多敘事,直接切入正題,雖然模式上缺乏創新,只是一個模式,但對於孩子們來說,還是非常適合的。當然,也並不是一味用快鏡頭,而是在穿越時空的時候用了快鏡頭,而在和怪獸打鬥的時候就用了慢鏡頭,增加了可觀賞性。於是,影片就把快鏡頭放在了開頭,而慢鏡頭放在了後面和怪獸決鬥的時候,讓小孩子們大呼過癮,其實還是被慢鏡頭給騙了。

老人們更喜歡慢鏡頭,喜歡慢慢地看,一點一點細細品味。要是鏡頭太快,就會讓老人們跟不上影片節奏————關鍵還是老人思維比較慢,也就懶得看了。不管是養生節目還是適合老人看的電影和電視劇,從說話到情節再到敘事結構都是慢節奏的,以適合老人們的心理節奏。

年輕人和老年人一塊看電視,看不到一塊去,年輕人更喜歡快節奏的電影和電視劇,而且喜歡短影片,在三兩分鐘甚至一分鐘之內就能看一個短影片,快鏡頭應該是很多了,適合現在年輕人的心理節奏。他們大多工作比較忙,生活節奏快,沒有時間細細品味電影和電視劇的情節,而是要利用零碎的時間看一些短影片,以此娛樂一下。而看多了應用快鏡頭處理的短影片,心理節奏也就快了,一旦心理節奏快了,就再也看不上那些慢鏡頭了,更看不上那些拖沓冗長的電影和電視劇了,就是一看開頭讓人猜到結尾的片子和小品也不再看了,並非他們多麼高尚,而是理解能力超強,在政策允許範圍內,也就那些老掉牙的情節可以拍成電影、電視劇、小品等,看起來絕對是在浪費時間,而時間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太珍貴了,時間就是金錢。他們只能看那些快節奏的短影片,而不去看什麼慢節奏的藝術片了。

並不是年輕人欣賞能力差了,而是快節奏的短影片讓他們思維快了,心理節奏也就快了,再用老套路拍的電影、電視劇已經不能適合新時代年輕人的心理節奏了,只能從短影片吸收營養,拍一些快節奏的、燒腦的影片,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讓觀眾自己去腦補,或許會更好。而運用了冗長的情節和慢鏡頭敘事,只會讓年輕人昏昏欲睡,不得不中途離場。

導演似乎缺乏才情,但又不盡然,還是能偶爾看到一兩部好一點的片子。那麼,可能導演並不缺乏才情,而是留給導演的創作空間太小了,稽核太嚴了,以至於導演運用快鏡頭和慢鏡頭敘事不能相得益彰,沒有符合當代觀眾的期待視野,也就歸於失敗了。畢竟,看電影的群體大多是年輕人,他們花錢也要看電影,圖的是個浪漫和享受。導演要是抓不住這些人,也就有問題了。

關鍵還是快鏡頭和慢鏡頭搭配協調的問題,以及用鏡頭敘事符合觀眾心理節奏的問題,只是煽情而忽視了觀眾的心理節奏就會出問題,電影《你好,李煥英》就有這方面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