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哥哥做錯事被批評,二胎妹妹哭著保護哥哥,不讓爸爸“動手”

印象中的二胎家庭可能會有很多吵鬧聲音,兩個孩子“爭寵”搶玩具鬧得不可開交。

實際上孩子之間的感情遠比我們想象的深,打鬧只是他們的相處方式,關鍵時刻就能看到“真情”。

哥哥做錯事被批評,二胎妹妹哭著保護他

兄妹組合的二胎家庭一般是哥哥保護妹妹,在關鍵時刻還能保護妹妹,最近看到一對兄妹的情況相反。

畫面一開始女孩抱著哥哥不放手,哥哥的上半身被壓低,兩個孩子像是在打鬧一樣,本以為是妹妹“勝利”了。

這時一旁坐著的爸爸開始批評兒子,說著抓女兒的胳膊,女孩見狀甩開爸爸的手,哭著把哥哥護在懷裡。

但很明顯爸爸在氣頭上,用手指戳了兒子幾下,女孩雖然害怕,也沒有離開哥哥身邊。原來妹妹是怕爸爸生氣時動手打哥哥。

媽媽看到兩個孩子這樣很感動,才用手機記錄下了這樣有愛的一幕,不知道他們長大後再看是什麼感受。

怕被父母打,孩子都做過什麼反抗?

不是所有父母都會溫柔的教育孩子,而孩子為了不被打做過很反抗。

還記得上小學時,班級一名男生被叫家長,我們的教室在一樓,當看到爸爸從窗前路過,就已經開始緊張了。

他和老師請假去廁所,從另一側的門溜了出去,家長來到教室後沒看到兒子更生氣,就出去找。

這個平時不愛運動的同學怕被打,在操場跑了好久,家長和老師2個人都堵不住他,最後實在累得不行才停下來。

看到影片的網友也分享了小時候的故事,當時保護他的是哥哥,結果爸爸兩個一起打。

其實“棍棒教育”早就不被看好了,但現在依然有很多家長會動手,弱小的孩子無法與大人體力上抗衡,便會引發一系列問題。

“動手”教育孩子,只會帶來更更多問題

可能面對調皮的孩子,動手會讓他很快聽話服軟,可家長看不見的是這樣會引起更多的問題。

1)孩子因為害怕被打,變得更喜歡撒謊

孩子知道自己犯錯後他也很自責,如果家長不給他解釋的機會,總是動手解決,孩子會產生恐懼感。

這樣帶來的後果是孩子以後用各種方法撒謊,不是逃避做錯事的責任,只是想躲開父母的拳頭。長久以來表面上孩子聽話了,但潛在的問題更難被發現。

2)因家長打罵而產生極端性格

孩子對於家長的動手教育的感受有一個變化過程,害怕——欺騙——麻木——反抗。

這也就是為什麼大人會感覺,有些孩子越打越“皮”、越打越“渾”,不能全怪孩子的脾氣問題,家長的教育方式不恰當也是原因之一。

經常被打的孩子,可能會極度自卑膽小變成討好型人格,或者變成和父母一樣暴力的人。

3)把“動手”的教育方式延續下去

從小被父母打大的孩子,在教育他的後代時也會有“動手”的行為,因為他覺得家長都是這樣教育孩子,結果不是延續了教育而是延續了傷害。

換個方式教育,家長和孩子都受益

老話說打在兒身痛在娘心,家長每次衝動了也會後悔,動手打孩子並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家長可以嘗試做出改變。

家長控制不住情緒動手,部分原因是他在看到孩子犯錯時,腦海中已經想象了很多種後果。

“自己教育太失敗了”、“現在就犯錯以後咋辦”等越想越生氣,結果把還沒發生的事怪在孩子身上,其實解決好當時下的錯誤才最主要,別被想象中的事激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