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他是文弱儒將,也是史上第一戰神,僅憑七千人連攻32城

白袍將軍,提到這個詞,大多數人想到的是七進七出趙子龍,或是白袍白馬薛仁貴,但在南北朝,也同樣有以為白袍將軍,他的功績並不比其他兩人的差,他就是—陳慶之。《琅琊榜》裡的梅長蘇就是以陳慶之為原型。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其實不是一首詩,只是民間流傳的一句話或者說只是一句童謠,在南北朝時期,陳慶之率領自己的白袍軍攻入北魏都城洛陽時,城中流傳的童謠,這句童謠是意思是:“功成名就的將帥們啊,千萬別自作樊籠啊,任從你有千軍萬馬,也要避開穿白袍的陳慶之統領的軍隊的鋒芒”。

史書中並沒有任何記載陳慶之出身的篇幅,陳慶之有可能是個庶族讀書人或者小官吏的兒子,蕭衍曾在褒獎他的詔書中寫“本非將種,又非豪家”,天監元年(502年),蕭衍受禪登基,建立南朝梁政權,是為梁武帝。年僅十八歲的陳慶之受蕭衍的賞識被任命為主書,期間散盡錢財,招集士人,常想有一天能夠為朝廷效力。

陳慶之在他41歲時才第一次領兵作戰,當時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亂不成,在彭城投降南朝梁,並請求梁武帝派兵接應,梁武帝派遣陳慶之與胡龍牙、成景俊率梁軍前去接應,回軍後,陳慶之又率2000人送豫章王蕭綜入鎮徐州。同年五月,北魏派遣安豐王元延明、臨淮王元彧率2萬來抵擋陳慶之,結果不敵陳慶之,梁軍一鼓作氣便擊潰北魏軍營壘。後來豫章王投降北魏,南梁軍全軍潰散,只有陳慶之所率領的2000人馬得以保全。

陳慶之並不是像趙雲那樣的猛將,他身體文弱,難開普通弓弩,不擅長騎馬和射箭,但是卻富有膽略,善籌謀,帶兵有方,深得眾心,生活儉樸,只穿素衣,而且不好絲竹,雖然身為儒將,但卻能鼓舞士氣,能使部下為其效死力,後來,陳慶之率領的七千人的白袍軍深入敵方千里,攻破了敵軍國都,連克32城,打敗敵軍50萬人,只是在南下渡河的時候,遭遇洪水,陳慶之本人倖免於難。失去白袍軍的陳慶之化妝為一個僧人躲過搜捕,逃到豫州,在豫州得到當地人的幫助,才輾轉返回南梁,後再也沒有領兵打過仗。

歷史上的名將並不少,但能像陳慶之卻於他們不同,僅靠著7000人的白袍軍就能有這樣的功績,白袍軍沒有戰死在沙場上,卻死了洪水中,不由人不感嘆不己。大概連上天都覺得這支軍隊太神奇了,起心想吞了,故派了河神收走了。

如果小編哪裡有錯,請在下面留言幫助指正,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