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小滿養生有訣竅,記3宜忌3滿,健脾、清熱、除溼、祛暑,預防苦夏

民諺中有“小滿小滿,江滿河滿”的說法。此時氣溫升高雨水增多,天地間的溼氣加重,養生應以

健脾、清熱、除溼、祛暑

為重點,還需記三宜忌三滿,為酷夏到來做好準備,將苦夏作為預防點。

小滿養生原則

清熱、除溼、祛暑、健脾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所以叫小滿。

大家要注意這一時期,下雨量會持續上升,氣溫也會急劇下降,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及時增添衣物,避免感冒。高溫多雨,空氣悶熱潮溼,是“小滿”時的氣象特徵。

所以小滿養生要遵循這三大原則:

1、原則一:清熱利溼、生津止渴

人體在夏天津液消耗會比較多,所以說夏天首要做的就是清熱生津止渴,並且一定一定要注意,這一時期暑溼會非常的重,所以說清熱之前一定要把利溼提上日程。我們從中醫角度來看,長夏在五臟中歸於脾,非常適合清補,從養生學角度看,過溼對脾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一定要適當食甘涼或者甘寒的東西為最佳。

還要常吃利水滲溼的食物,這樣能夠健脾和胃,脾健則其升降運化功能得以恢復,有利於行水利溼。

2、原則二:清心祛暑,清熱解毒

中醫將夏分為夏與長夏,剛才我們講到長夏歸於脾,而夏則是歸於心,適宜清補。而心喜涼,宜食酸,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之外可適當多食些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

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人們在夏天以多吃些以性寒涼味酸食物為宜,儘量不吃辛辣溫燥之物。不過應注意生食冷飲不宜過度,以免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3、原則三:健脾養胃,補氣養陰

進入夏季,天氣炎熱,人體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補充營養物質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溼氣候的影響易導致脾胃正氣不足,胃腸功能紊亂。所以在飲食上應以健脾養胃為原則,以湯、羹、汁等湯水較多、清淡而又能促進食慾、易消化的膳食為主,這樣才能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

同時,少吃或不吃油膩厚味、油煎的食物,並且每餐進食量不宜過大,應以少量多餐為原則。

小滿記三宜忌三滿

小滿過後,暑天溼熱正式拉開帷幕,也是各種邪氣肆意侵襲人體的時候,所以“未病先防”是小滿時節養生保健的主要原則。此時防暑溼是養生第一招。

一、記三宜:

1、

苦菜端上桌

心屬火,在味合苦,因此微苦養心。盛夏酷暑,氣候炎熱,往往使人精神不振、倦怠乏力,此時若吃點苦味食物,不僅有消暑作用,對健康更是大有好處。

苦味食物能夠除燥溼、清熱解毒、瀉火通便、利尿及強健脾胃。

2、

晝長夜短按點睡

夏天晝長夜短,從小滿開始,及時調整作息,保證晚上10點到11點就寢,早上5點半到6點半起床,午飯過後20分鐘午休小憩。

這樣,等酷夏真正到來,我們就能養成合理的作息了。

3、

出汗也養生

夏天,很多人怕出汗,不愛鍛鍊。其實,適當地鍛鍊,有利體內汗液排出,幫助祛體內溼氣。不過,要選擇合適的運動,可在晨起或傍晚時分,到公園或樹蔭處散步、打拳、養生操、跳舞等,均為較好的鍛鍊方式。

隨著小滿氣溫逐漸升高,要適當多飲水,以溫開水為好,以促進新陳代謝、內熱的排出。

二、小滿忌“三滿”:

1、

汗滿:貪涼易傷陽,養陽按足三里

進入小滿後,天氣漸熱,汗液的排洩也會加快,中醫認為“氣隨汗脫”,而“氣者陽也”,所以人體陽氣也會受損。

此外,熱天人比較貪涼,如空調、冷飲等,易受寒溼之邪而傷陽。

夏季養護陽氣,補中益氣比較適合按揉足三里穴。

2、

溼滿:雨多傷脾胃,飲食祛脾溼

小滿時節南方雨水和江河湖水常漲滿,溼邪更易侵襲人體,如常說的“春困夏乏”就是此時了。

人容易疲倦走神,故應經常到戶外吸納清陽之氣,多吃一些利水滲溼、芳香醒脾、益氣養陰的食物。

比如薏苡仁、蓮藕、冬瓜、白扁豆、山藥、砂仁、五味子、花旗參、麥冬等。

儘量避開潮溼的環境,避免外感溼邪,這樣可避免腳氣、溼疹等不適症狀的發生。

3、

脅脹滿:心煩意亂,閉目養神

由於氣溫增高,很多人會感覺胸脅部位脹滿,就是胸口堵得慌,容易出現心煩的現象。

可找個安靜的地方坐下,閉上雙眼,同時用雙手食指指腹輕輕揉按眼瞼,使眼球感到脹、熱,可以讓氣息平穩、燥火降散。

閉目養神時要注意做到“放鬆、入靜、順其自然”,這樣才能使全身經絡疏通、氣血流暢。

而晚上睡不著時,最好的選擇也是“閉目養神”,以靜其心,降低失眠煩躁感。

小滿艾灸健脾

祛溼

正當時!

小滿過後,雨水多起來,天氣悶熱潮溼,中醫稱之為“溼邪”。由於人體的脾“喜燥惡溼”,此時出汗水分丟失較多,受“溼邪”的影響最大,脾胃消化功能會較差,一些夏季疾病會隨之而來。

例如食慾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症狀,還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體乏力等,中醫叫做“溼邪中阻”,還有可能患上腳氣、溼疹等面板病。

溼性趨下而重濁,容易下注於下焦,於女性而言,盆腔的器官組織往往深受其害。常導致:盆腔炎、盆腔積液、白帶增多、子宮肌瘤等問題。

所以小滿要特別注意健脾祛溼,經常艾灸可很好的蒸騰、運化、排出體內溼氣。經常艾灸以下穴位,讓你乾爽的度過這個溼熱的夏天!

健脾、祛溼、祛痰、減肥艾灸穴位:

1、脾俞穴

脾俞是脾的背俞穴,故脾俞穴是調理脾胃的要穴。

除了可用於健脾祛溼外,還善於調治脾胃疾患如腹脹、腹瀉、嘔吐、納呆、水腫等。

2、命門穴

現代人多虛熱,根源還在陽虛。命門中有命門之火,是人體的先天之火,

可溫脾陽,蒸發溼氣的同時去除內寒,一舉兩得!

3、中脘(或減肥換成天樞穴)

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處,相當於五指寬度。

能有效促進水谷的運化,祛除溼氣。

4、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位於外膝下3寸,脛骨外側約一橫指處,是調理脾胃的明星穴。

5、陰陵泉

位於人體的小腿內側,膝下脛骨內側凹陷中,與足三里相對。

刺激陵泉穴的可起到清利溼熱、健脾理氣、益腎調經的作用。

6、承山

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肌肉分成“人”字形的中間。

承山穴是去除人體溼氣的最好穴位,承山穴可振奮膀胱經的陽氣,排出人體溼氣。

艾灸方法:用木艾灸盒或懸灸,肢體每穴20分鐘,軀幹每穴40分鐘,以上穴位可以1天灸完,也可分2天灸完,一個禮拜休息1-2天。

小滿還需防面板病:

對於面板病的人,小滿節令到來,是一種災難。溼邪外侵,面板病高發期。

建議艾灸血海,曲池,水分,可以緩解瘙癢,具有活血理脾的作用,而脾土生肺金,脾旺則肺氣足,面板健康。同時可以使用蘄艾葉30克,加陳醋20毫升,泡澡。可以有效的幫助面板恢復。

圖片源於網路,如有異議請聯絡我方刪除

對於有腳氣病的情況,可以先用新鮮艾葉加醋泡腳。

再艾灸:足三里、解溪、絕骨、三陰交、八邪,每次艾灸30分鐘,能有效的調治腳氣。汗腳可以用新鮮蘄艾葉加枯礬泡腳。

小滿飲食養生多吃4款食療方

1、苦瓜排骨湯

材料:鮮苦瓜4個,豬排骨500克。

做法:鮮苦瓜去瓤、洗淨、切塊,豬排骨洗淨切塊,並加入作料放入滾水鍋內,用文火煲。功效:有清心、瀉火、解毒之功效。對高血壓、糖尿病、甲亢、慢性肝炎及暑天消化不良者有效。

2、芹菜拌豆腐

芹菜150克切成小段,豆腐切成小方丁,均用開水焯一下,撈出後用涼開水冷卻,控淨水待用。將芹菜和豆腐攪拌,加入食鹽、味精、香油拌攪勻即成。有平肝清熱、利溼解毒之功效。

3、薏米紅小豆粥

紅小豆15克水中浸泡半日,與薏米30克、玉米鬚同煮為粥。每日1劑,早晚服食,可防治面板溼疹。

4、醒脾湯

材料:荸薺200克,蓮子50克,雪耳50克,陳皮絲5克,冰糖適量。此份量適合家庭3~4人食用。

做法:荸薺洗淨去皮,蓮子、雪耳洗淨,沙鍋加水適量。將荸薺、蓮子、雪耳同入鍋內文火煮燉20分鐘時,加入陳皮絲、冰糖再燉10分鐘,起鍋即可食用。功效:清熱利溼,醒脾開胃。另外也可多吃些代表時令蔬菜:芥蘭菜、萵筍、苦瓜、枸杞葉等。

小滿前後一週,是節氣灸的最佳時間,此時艾灸可以讓身體快速適應節氣的變化,預防各種可能出現的問題,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們的身體健康!以上就是關於小滿節氣的養生要素,調養方法簡單易行,快快轉發分享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