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女人如果擁有不搶不爭的性格,她的人生或者會有意外的收穫

文/芨芨草

自古到今,中國出現了數不清的才女名女。每一個能夠青史留名的女子,都有其無可替代的歷史位置。每一個女人,也都必有她的動人事蹟流傳千古。

能夠在青史留名的女子,自然都不是簡單的人。她們的身上,必有著別的女子所沒有的才能與氣質,才能讓她在萬千女子中脫穎而出,獨樹一幟。

相傳漢文帝劉恆的生母薄姬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女子。薄姬原是漢高祖劉邦的一個侍妾,但入宮一年,連劉邦的面都沒有見到。

薄姬年少時有兩個好朋友,她們是管夫人和趙子兒。後來三個人一同入宮,約好如果有一人能得寵愛,不可忘卻其他二人。

管夫人和趙子兒先後受到劉邦的寵幸,薄姬卻一直沒有這個機會。二人在伺候劉邦的時候就說起這個兒時的約定,劉邦聽後心生憐憫,當天就寵幸了薄姬。也就是那一次,薄姬懷上了劉邦的兒子,但此後,她也沒有什麼機會再見到劉邦,因為後宮的女人實在是太多了!何況,還有個呂后在那裡虎視眈眈。

薄姬也沒有什麼行動,她一向小心謹慎,不願意暴露鋒芒。在懷了兒子之後,劉邦聽信了呂后的讒言,把她貶到一個偏僻的地方去。薄姬也不怨恨,收拾行裝就啟程而去。

十月之後,薄姬生下兒子劉恆。劉邦雖然對於這個兒子很是喜歡,但是對於薄姬卻不是那麼熱情,那是因為,薄姬手段不如呂后,長得也不如宮裡的另一個女人戚夫人漂亮。再加上,還有那麼多的嬪妃伺妾,劉邦也就不再在乎薄姬。

對於帝王來說,隨便寵幸一個女人,她可能就會為他生下兒子,所以劉邦不會為了兒子去重視這個女人。而且,當時,呂后專權,劉邦的很多精力其實還放在呂后的身上。

好在,有了兒子之後,薄姬便很知足。皇帝不召她,她也樂得清閒,安心撫養自己的兒子長大。因為她不會向皇帝獻媚,也不會跟呂后爭寵,所以在後宮中,她幾乎是一個被遺忘的人。

呂后為了穩固自己的位置,凡是跟自己爭寵的女人,大多死在她的手下,只有薄姬安然無恙。這完全得賴於她的性格,如果她有一絲為自己兒子爭地位的念頭,她也必定會死在呂后的毒手之下。

相反,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她想把所有的勢力都變成自己的人。於是,她把薄姬送到劉恆的番地去,讓她們母子團聚。這其實是呂后天大的恩典了,要知道,當時宮中的女人,不是死,不是殘,能夠平安無事,還能母子相守,這對於薄姬來說,是怎麼也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她很知足。在代國,她和兒子相依為命,彼此扶持。但是,在教育兒子方面,薄姬一點都沒有鬆懈。她從小教劉恆熟讀《道德經》,讓他學習做人和處事的道理。這也為後來劉恆當上皇帝打下了基礎。

呂后死後,群臣想擁立新帝,才發現原來很多王子早遭受呂后逼害而亡。於是,人們才想到遠在代國的劉恆母子。對於薄姬,群臣其實都是有目共睹的,他們覺得薄姬仁厚純良,教出來的兒子應該也是一個仁君,於是擁立劉恆為帝,史稱漢文帝。

漢文帝登基之後,開創了大漢朝的“文景之治”,在歷史下留下了自己的聲名。而對於母親,漢文帝也很是孝順,他是中國“二十四孝”中排位第二的人物。在薄姬生病的時候,他衣不解帶地伺候在左右,所有湯藥都得經他的口試溫度之後才給母親喝。漢文帝的孝名從此遠揚。

而薄姬,一生不媚不阿,不搶不爭,到頭來換得兒孫的盡心孝敬,也是她一生最好的回報。生為女人,她已經享受到了至高的榮譽,丈夫沒有給她的,兒子統統都給了她。丈夫沒能給她的愛,兒子化成了孝順彌補她的缺憾。

在當時的社會里,伴君如伴虎。那個男人,並不只是她的丈夫,還是很多女人共同的丈夫,所以,守著那樣一個男人,其實是很沒有安全感的。而聰明的薄姬知道,靠丈夫不如靠兒子,丈夫也是別人的,但兒子卻是自己的,所以,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撫養和教育孩子的身上。

薄姬是智慧的女子,她為自己走了一步很完美的棋子。雖然,以她的性格,她並不知道自己的兒子以後會成為一代賢君,她也許只是想把他教育成一個有德行的兒子而以。但她卻不知道,正是因為她的這種不媚不阿,不搶不爭的性格,才會上天垂青於她,讓她的兒子成為一代明君,也讓她,成為萬人敬仰和羨慕的最幸福的女人。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芨芨草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