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自薦型”人才的鼻祖,曾怒斥齊桓公,“三步走”當上大夫

我們所熟悉成語毛遂自薦,但是千萬不要把毛遂當成歷史上第一個自我推薦的人,毛遂可不是自薦的鼻祖,在“毛遂自薦”的數百年前,其實就有一個甯戚自薦的故事,而且甯戚自薦的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謀略性質。

“毛遂自薦”能夠流傳至今,必然有它的因素,但如果不違背歷史的前提下,毛遂確實不是自薦第一人,其實每個時期的“自薦”,何嘗不是一種諷刺,如果能者志士有發展空間,何來自薦一說。

再者自薦者需要的是勇氣,如果沒有足夠的能力,也難以成就大業,甚至還會丟掉性命。但自薦並不是毫無目的的自薦,也有策略在其中。

《呂氏春秋·離俗覽》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甯戚是衛國人,出身卑微,很有才學,但不被人用。他聽說齊國的國君招納賢士,不遠萬里趕到齊國,在齊國一座山下放牛。有一日管仲正好遇到了甯戚,見他穿著短褐單衣,破笠赤腳,叩著牛角對著天高歌。有一種非凡的氣度,便派人送了些酒食給他。飯後甯戚想見管仲,但此時車隊已經走遠,甯戚讓帶酒飯的人捎了一個暗號“浩浩乎白水。”

管仲聽了這句話,不瞭解其中的意思,管仲的愛妾精頗有才學,她說:聽說古代有首叫《白水》的詩,其中有這樣幾句:“浩浩白水,懂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我看這個人是想做官。

於是管仲馬上停車,把甯戚召來,並瞭解了甯戚的歷史,考察了他的學識,發現是個人才,決定要向齊桓公薦舉他,還給甯戚寫了一封推薦信,讓甯戚在那裡等待很快就要途經此地的齊桓公。

古代有很多才華橫溢的智者,歷史上許多奇計大多也都出自智慧之士。而這些智慧之士的故事也很吸引人,之所以有這麼多的傳奇故事,主要還是因為從零到一這個過程,歷盡坎坷又耐人尋味。智慧之士並不是都能得到用武之地的,這就逼使一些能者不得不進行自薦。

這是一個很考驗統治者的過程,如果統治者足夠英明,能夠慧眼識人,就能夠找到這些智者,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齊國的宰相管仲顯然是一個很重視人才的人,能看出一些氣度不凡的高深之人,千里馬和伯樂相遇,必然能演繹出一場傳奇。

三天之後,齊桓公碰巧遇到甯戚。桓公靠近一看,甯戚還是那一身穿著,毫不畏避地站在路旁,又敲著牛角高歌。甯戚歌詞裡“長夜不且”和“生不逢完與舜神”之類的話,讓齊桓公聽了很不舒服,桓公覺得他唱的歌是諷刺時政,頓時大怒。

便讓左右把他擁至車前責問。桓公說:“如今周天子一統天下,我率諸侯讓百姓們安樂業,就算是輪到舜日堯天,他們也不過如此。你說不逢堯舜,又說齊國如今是長夜,這不是諷刺我的統治嗎?”

甯戚不慌不忙地對齊桓公說:“我雖然是一個村夫,不知道以前的明君是如何治理國家的,但曾經聽說堯舜那時是太平盛世,百姓們不愁吃喝,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

甯戚又看了看周圍說:“如今周朝紀綱不振而教化不行,大王您說這時候能和舜日堯天相比,我實在不能理解。堯舜那時候,治理百官讓天下信服,除去四凶讓天下安定。而現在大王您不停用兵作戰,民勞財散,您卻說天下百姓安居樂業草木沾春,這還是我所不能理解的。”

齊桓公聽了之後心裡不悅,而這個時候甯戚依然不動聲色,繼續指點江山。他高聲說:“舜帝到南河避難,百姓們也跟隨他,是迫不得已才獲得帝位的。現在大王你殺了自己的兄弟,霸佔了他的國家,威脅周天子來控制其他諸侯,這和堯舜差了不知道多少倍了。”

桓公聽後大怒,喝令斬之。臨刑時甯戚一點都不害怕,望天長笑之後說:“昏庸的桀斬殺了忠臣龍逢,而亡國之君商紂殘害了比干,現在我甯戚就做第三個人。”甯戚把自己放在直諫者之列,瞬間使桓公改變了念頭,讓人給甯戚鬆了綁,說:“我這是隨便試試你,你確實是好樣的。”甯戚這時才從懷中掏出了管仲寫的薦舉信。

桓公問他為什麼不早點把管仲的薦舉信拿出來,甯戚說,“我選擇輔助的君主,一個要選擇一個賢明的人。如果讓我輔佐一些喜歡被拍馬的君王,我寧可去死也不會拿出管仲給我的信。”桓公覺得這個人不僅有才華,而且也有骨氣,就帶著甯戚走了。

擁有驚世之才的人多數都有一些傲骨,他們不想去阿諛奉承別人,不願意在別人面前去卑躬屈膝。因此用人者必須有識人的慧眼和聽刺耳之言的度量。倘若管仲沒有伯樂的眼力,齊桓公也真的只愛聽稱頌之言,甯戚或許仍然在放牛,或者一見齊桓公就成了刀下鬼了。

在《吳子兵法》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簡募良才,以備不虞”。據《六韜》記載,國君要統兵作戰,應選拔七十二名不同知識結構的人才組成一個出謀劃策的智囊團。這些都說明沒有賢能之人,便沒有奇謀良策,謀略與人才之間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

一個國家想要強大,少不了權謀之術,少不了出謀劃策的良才。

回頭來看甯戚,從他開始準備自薦時,有三步走戰略。首先選擇的是管仲,因為他知管仲人品,其次他測試齊桓公的度量,再者表現自己的才幹。透過以上三步,讓齊桓公了解到自己的人品、計謀、願景這三方面,與其說是一種自薦,不如說是一次相互瞭解的過程。

齊桓公收了甯戚之後,有人提出去衛國調査這個人之後,再決定是否重用。桓公覺得此舉毫無意義,認為有才能的人不拘小節,難免會有錯誤,因此根本就沒有去調查甯戚的歷史,就直接封他為大夫。

此後甯戚給齊桓公出了很多計謀,幫助他成就一番霸業。由此可見,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時代在古代已經成為過去式,現在的我們不能再選擇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了。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嘟嘟有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