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隋唐時期的漕運是怎麼運送的?為何在大運河之前在運送中佔比不大?

漕運是中國古代由國家經營,處在政府直接控制之下,將徵收的稅糧及物資或運至京城,或實儲,或運抵邊關地區,用來維護對全國的統治的一種運輸手段。它有三個主要特徵,一是透過水上交通運輸,二是一種強制性的轉運,三是與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和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都有密切聯絡。

隋唐的漕運

漕運的歷史很悠久,但在隋朝開通大運河之前,在整個國家物資的運送中所佔比例並不大。在隋煬帝開通京杭大運河後,大運河體系與江浙黃淮及北方水系連成了一體,形成了一幅縱貫南北的水網。由於水上運輸的成本遠遠低於陸上運輸,所以在隋唐之際,漕運成為支撐中央王朝的生命線。

安史之亂以前,唐朝的漕運體系是以長安為起點的一個“人字形”網路。其中漕渠、渭河、黃河、準河是這個網路的“撇”,長江、永濟渠、江南河流則是這個網路的“捺”。正是這個漕運網路支撐了隋唐兩百年的繁榮。而安史之亂後,藩鎮割據,漕路堵塞,唐王朝便失去了財稅之根本,再也難以重拾往日的榮光。

唐朝末年,北方地區軍閥連年混戰,漕運系統支離破碎,幾乎陷於癱瘓。汴河埇橋以東化為沼澤,黃河經常氾濫,只有以永濟渠為主的河北漕運網尚能基本保持完整,黃河下游在沒有災害的時候還可以支援一定量的軍事交通。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後唐、後晉等政權也曾對漕運進行疏通,但由於天下動盪,這些治理工程規模都比較小,而且這些軍閥多屬於割據一方,出於自身利益考慮,他們並不願意看到一個溝通全國的漕運系統的重現,而是千方百計破壞對方的漕運補給,為自己的割據服務。

汴河是大運河中段骨幹河道,擔負著溝通黃河與淮河的重任,公元891年,後梁朱溫在攻打宿州時,就曾破壞汴河,引河水灌入宿州,造成了徐州、宿州和泗州三州人民十喪六七的惡劣後果。

漕運與幽雲形勢

後唐末年, 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與契丹。桑乾水、鮑丘水、潞水、易水、拒馬河等從幽州附近流入永濟渠末段的河流就都並進了遼國境內 。永濟渠下游是在滄州和幽州交界處入海的,本是隱在幽州鎮後面的供應線,此時竟變成了胡漢界河,後勤漕運體系變得支離、虛弱,遼兵南下河北平原勢不可擋。晉出帝石重貴即位後,契丹鐵騎四次南下,依仗騎兵良好的機動性斷晉糧道及歸路。

後晉抗遼不斷遭受挫敗, 形勢日趨被動,實際上只能進行消極的防禦,不得已只好加重對河北有堅城固壘的漕運要地的依賴, 甚至轉為依賴漕運與界水被動防禦,即在野戰失利後扼守河北城池 。後晉設永清軍於貝州,南依魏博重鎮,北依橫海 、順國、義武諸鎮,凸顯了依賴漕運被動防守戰略的狼狽局面,也說明此時的東北邊防已經惡化到極點。

破壞漕運和河道固然能在短期內打擊敵對的割據政權,但這種短視行為造成的惡果也會危害到破壞者本身。後梁利用破壞漕運的辦法與後晉、後唐對抗,但是當河北地區落入後晉之手後,後梁失去的河北糟梁,而河南的汴河和蔡河又被自己破壞,後梁的軍事供應越發無力保障。到了梁末帝時,已面臨“倉儲已竭,飛挽不充,與役之人,每遭擒擄”的局面,從某種意義上說,正是後梁自己破壞漕運帶來的惡果。

漕運生命線的爭奪

在漕運幹線兩側,通常會有一些具有極大戰略地位的城市,可以很好的控制漕運線。因此五代時期很多具有遠見的統治者圍繞著這些地區反覆進行爭奪,力爭控制這些地區,達到控制漕運生命線,鞏固自己統治的目的。

河北魏博鎮地處河朔戰略要衝,又是永濟渠入黃的南商,其所轄的魏州、衛放和貝州都是永濟渠必經之地,自古農業和商業發達,有“得魏博者得河北”之說,所以此地得失關係河北漕運之命脈,是各大軍閥爭奪的要津。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後梁太祖朱溫能夠順利的建立後梁,得益於他控制了魏博鎮,朱溫先是與魏博節度使羅紹威結盟,後來又結成兒女親家,為他取得梁晉之戰的勝利打下了基礎。在梁晉之戰時,魏博鎮“儲庾山積,下安陽、淇門,斫船三百艘,置水運自大河入洛口中,歲漕百萬石以給宿衛,太祖深悅之”。

正是魏博鎮漕運比較暢通,能由此出發經黃河進入洛水到達洛陽,將河北的錢糧源源不斷的提供給朱溫,使得朱溫在戰場上得到充足的後勤保障,形成了對晉的優勢,才使得朱溫能夠戰勝晉而順利稱帝。

朱溫稱帝之後,為了自己統治的穩固,圖謀消滅魏博牙兵,將魏博鎮逼到了對立的李克用一方。而李克用得到魏博鎮之後,與後梁的軍事與財政局面對比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此後朱溫集團只得依賴河南的漕運,而河南漕運體系隨著汴河被破壞已無力擔負戰爭的需要。因此在李克用得到河北漕運中心的魏博之後,可以放心的沿黃河而下,截斷後梁的河南漕運線路,使得後梁的軍事後勤無法得到保障,最終勝利的天平向李克用一方傾斜,終於在龍德三年(923年),李存勖親率大軍急趨汴州,逼得後梁末代皇帝朱友貞自殺,後梁滅亡。

後周利用漕運的北閥

後周政權統治時期,契丹內部矛盾尖銳化,國力有所衰落,河北邊防形勢發生了新的變化,契丹已不能對後周構成太大的威脅。

顯德六年,周世宗發動北伐。他在戰前先下令治理運河,以便借水陸進軍。因為後周騎兵的戰鬥力較契丹弱,但契丹當時尚無水軍,後周水軍北上達到了快速、隱蔽地運送軍隊與軍需的目的,以水軍之長彌補了騎兵之短 。

顯德六年(960年)二月 ,周世宗“命王樸如河陰按行河堤, 立斗門於汴口 ”,又命韓通、吳廷祚 “發徐、宿 、宋、單等州丁夫數萬浚汴水 ,命馬軍都指揮使韓令坤自大梁城東導汴水入於蔡水 ,凡供軍之物 , 皆令自京遞送行在”,水路直通三關要地 。周世宗 “駕御龍舟, 率舟師順流而北 ,首尾數十里。辛丑 ,至益津關 ,關南平,凡得州三、縣十七、戶一萬八千三百六十。是役也,王師數萬,不亡一矢,邊界城邑皆望風而下 。”後周輕易 地取得重大勝利 ,奪取了關南之地 。

周軍拿下益津關後, 自是以西 “河路漸狹, 舟不能進, 乃舍舟陸行 ”。取瀛州後, 周軍在安陽水上做橋,解決交通問題 。可見 ,隨著對遼軍事不斷向縱深發展 ,地理條件變化 ,河道或是狹窄或是缺乏浚疏,高效水運難以維持,導致繼續作戰的成本和風險加大 。周世宗也恰好因病重退兵。由此可見,漕運的軍事效能也是促使北伐迅速取勝的重要原因,,而漕運手段的不足也會限制北伐的進展 。通過後周的努力,從汴京到瓦橋三關的水路運輸經過疏浚工程變得更加暢通。後周還設定關南諸州的轉運使管轄漕運供軍事務,“以三司副使王贊為內客省使兼北面諸州水陸轉運使”,以新得關隘和水勢為界防守,五代後期邊防形勢大為改觀 。

從五代諸政權的歷史來看, 利用漕運支援北方邊防確實存在著可能性 、必要性 和有效性。後唐、後晉、後周三個政權就代表了三種不同情況。後唐國力在五代時期屬於較強者, 而契丹剛剛興起,實力亦強。 後唐保有幽雲十六州,防禦上有地理優勢,主動利用漕運積極防禦 ,收效很好 。後晉國力在五代諸政權中較弱,但當時契丹國力較強,後晉喪失燕雲要地 ,防禦上無險可依, 消極利用漕運, 被動防禦 ,以至於亡國。後周在五代諸政權中也屬於國力較強者 ,加之契丹政權內部又有矛盾, 雖後周軍事上同樣無險可依,但其主動利用漕運積極防禦 ,甚至以攻為守,卻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 。

從後唐 、後周的歷史經驗看, 良好的漕運供應可以對邊防產生很大的支援作用,可以使城壘的守禦堅固而持久,這就是後唐燕雲地區可以在契丹鐵騎面前堅守的原因之一,也是周世宗收復關南之地的原因之一 。當中原政權的實力不足以戰勝遊牧政權的時候,利用漕運供應邊防是可行的,而雙方實力對比一旦發生有利於自身的變化,則藉助漕運主動出擊便成為可行的策略。

得漕運者得天下

五代漕運在周世宗統治時期達到高峰,並遺惠北宋。北宋繼承和發展了五代利用界水與運河加強河北邊防的政策, “緣邊漕運, 獨賴運河 ”,江淮財賦沿著周世宗疏通的運路經汴京可直抵邊關,又有很多短途運河聯絡河北軍事要地。後晉僅僅依賴漕運進行被動防禦的策略是靠不住的,特別是石敬瑭出賣燕雲十六州以後,漕運的後勤支援功能就變得蒼白無力,這也是 周世宗要主動北伐, 改變防禦格局的原因 。這不但說明妥協退讓、消極被動進行防禦是不可取的 ,也說明了漕運的侷限性 ,特別是在地理上的侷限性。

漕運的地理侷限性是由於漕運主要是在水運基礎上進行的活動,不能脫離天然與人工修築的河道進行,因此機動性也有限度。燕雲淪喪後,契丹騎兵如同潰堤的洪水瀰漫於河北平原,他們互為策應,盡意馳聘,機動性極好。後晉如不能以多數兵力迅速決戰,則後勤供應方面無論用水運還是陸運都會非常被動。周世宗主動北伐在深入北方後,也曾經遇到過水運地理侷限性的阻礙 。

此外,五代時期主要的軍事漕運資源投入在河北防禦系統中,固然因為契丹的威脅要比其他少數民族大一些,且是漕運與軍事形勢長期變化的客觀後果 。但軍事史的長期發展趨勢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五代和宋初的統治者雖然重視河北漕運,但始終沒解決好契丹的威脅問題。當宋朝在河北吃敗仗的時候, 西夏帝國的黎明正在悄悄到來 。因此,五代邊防重心和漕運體系兩者的關係反映前者的變化對後者的發展有一定影響作用。因為漕運體系包括為邊防服務的軍事功能, 所以它的內部結構也會順應軍事形勢的變化而變化。變化後的漕運體系結構也可能會對軍事形勢發生順應的影響 。

後周及其衍生出的北宋能最終統一天下,可以說也是得益於漕運。因為後周及北宋都是以運河漕運供應軍糧,發展水軍,開展水戰,並利用水陸配合作戰去統一天下的。

後周建立時,面臨的局勢是遼國佔據燕去地區,北漢割據河東地區,後蜀盤踞四川,南唐偏安江南,而後周地處這些政權的包圍之中,可謂四面樹敵,無險可守。但是周世宗是一位具有遠見卓識的君主,他疏通汴河,將五丈河、蔡河與汴河連通,並將陳水和穎水也連線起來,同時大力發展水軍,使他的水軍可以利用運河到達全國大部分地區。後周水師可由汴梁直達江南和蜀地,迫使南唐和後蜀投降。之後周世宗乘勝北伐,借水路漕運之便,發動奇襲,盡得關南之地,在軍事史上留下了經典的奇襲戰例。

唐末至五代時期,曾經輝煌的漕運系統被割據勢力破壞和廢棄,一方面使得長安和洛陽地區再無成為首都的可能,另一方面也給各個割據的政權提供了一個歷史的機遇,那就是誰能認識到漕運的重要性,誰能利用好漕運,誰就有可能完成統一天下的偉業。而後周和北宋正是重建了漕運系統,將河北漕運與汴河漕運水系很好的聯通起來,建成了一個以永濟渠和黃河為中心,包含洛水、汴水、五丈河和淮河在內的漕運水網,重建和加強了對關東地區的財政和軍事控制,最終完成了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