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連載」泉州開元寺(七)宏麗的紫雲大殿!

【題記】據官方訊息,泉州作為中國2020年唯一申報專案,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即日起,連載北京大學方擁教授撰文之《泉州開元寺》。

泉州開元寺

(《中國精緻建築100》叢書)

方擁 楊昌鳴 撰文

七、宏麗的紫雲大殿

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別稱紫雲大殿,傳說建立時,“有紫雲蓋地之瑞”。平面為九間九進,俗呼百柱殿,實則內柱部分減去,僅86柱。按古建築專業術語敘述,殿身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副階周匝,南北加深一間,屋頂重簷歇山。柱網面積約1200平方米,在福建現存古蹟中,它是規模最大的一座單體建築。

唐黃滔撰於乾寧四年(897年)的《重建開元寺記》是珍貴史料,有關大殿的記錄頗有文采,其中有“佛殿之與經樓、鐘樓,一夕飛燼,斯革故鼎新之數也”。大殿於垂拱二年(686年)建立以後,兩側對稱建起經、鍾二樓。光啟二年(886年),王潮率軍佔據泉州;景福二年(893年)再佔福州。統領全閩之際,王潮命繕經三千卷置開元寺經樓。大殿與經、鍾二樓被毀當在893年至897年之間。

圖7-1 開元寺紫雲大殿

(方擁 攝影)

[大殿面闊九間,柱網面積1200平方米,是福建現存古建築中規模最大的一座。中脊呈明顯曲線,是閩南地區性的主要表現,其歷史淵源目前尚不明瞭,很有研究價值。]

該文又說,王審邽“割俸三千緡”用於重建。審邽為王潮二弟,時任泉州刺史。“不期年而寶殿湧出。棟隆臼綺,梁修新虹,八表四隅,悉半乎丈,柱盛鏡礎,方珪叢鬥,楣承蟠螭,飛雲翼拱,文榱刻桷,杈枒。或經緯以開織,或丹艧而纈耀。晶若蟾窟,崇如鰲背。風夏觸而秋生,僧朝梵而谷應。升者骨冰,觀者目波。而五間兩廈,昔之制也……東北隅則揭鐘樓,其鍾也新鑄,仍偉舊規;西北隅則揭經樓,雙立嶽峰,兩危蜃雲。東瞰全城,西吞半郭……。”

圖7-2 開元寺大雄寶殿縱剖面圖

(測繪指導:郭湖生教授 繪圖:方擁、楊昌鳴、張十慶、餘健、何勍等)

[一字排開的五方佛,自有獨特的震懾效果。]

黃滔的這段記述除文彩絢麗外,還頗有考古學的價值。既有大量結構和裝飾上的內容,又準確地告訴我們,唐代大殿是面闊五間的單簷歇山。鍾、經二樓在其東、西兩側,但位置偏北,與常見的偏南不同。還涉及寺院與城郭的關係,內城外郭,城在寺院東面,郭則被寺院佔去一半面積。這對尚在進行的泉州古城研究來說,無疑是有意義的。

唐代大殿的位置,很可能與現狀一致。1989年大修中,我們在殿內地下掘出基石多塊,其上雕刻的牡丹花圖案,頗有唐韻。

圖7-3 開元寺大殿山牆

(方擁 攝影)

[大殿歇山的形象顯示較強的古風,但用磚牆封壁,又有濃厚的地區性。閩南另一重鎮漳州的古建築歇山與中國主流做法一致,採用板壁。泉州獨樹一幟,除了紅磚質地特優以外,應當還有其他原因。]

寺志載,宋代大殿有過兩次修建。“紹聖二年(1095年)僧法殊新之,移千佛像於其中。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乙亥災,尋建。”我們找不到這兩次修建後的具體記錄,但分析現狀,推測為七間五進的單簷歇山。目前殿身部分如此,其石柱長細比、柱礎樣式均與南宋雙石塔近似,明顯異於副階做法。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副階面闊比殿身盡間面闊大得多,顯然為另一時代的結果。再考慮到泉州宋代人口的增加,大殿通面闊由五間擴為七間也勢在必行。

圖7-4 大殿南副階

(方擁 攝影)

[內柱粗壯呈瓜稜形,為宋、元時期做法:外柱細長呈八邊形,是明代增構。樑架上的彩畫曾被紅漆長久覆蓋,20世紀80年代大修中發現,依舊樣重繪。]

元代大殿本身的修建情況史料中未見記載,僅“甃殿前大庭石”而已。元末福建沿海爆發十年戰亂,寺廟受災似特別慘重,開元寺大殿於至正十七年(1357年)毀去。

圖7-5 大殿內的飛天斗拱

(方擁 攝影)

[開元寺大殿的飛天在國內享有盛名。飛天實由鋪作中的第一跳華栱雕刻而成,雖變為奪目的裝飾部件,但結構作用並未消失。飛天的形象分多種型別,泉州開元寺以外,閩南其他古建築中也有采用。]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僧惠遠主持了大殿的重建。明代又有另外三次增建和改造,“永樂戊子(1408年)僧至昌復葺廊廡,增廓露臺,庭前左右各浚小池,仍造小浮屠數座翼之。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檀越率寺眾同修。崇禎丁丑(1637年)大參曾公櫻、總兵鄭公芝龍重建,殿柱悉易以石,壯麗視昔有加矣。”

圖7-6 大殿內的五方佛

(方擁 攝影)

[佛像高大莊嚴,宗教氣氛得到有力提升。佛教密宗輕文字,重造像。為了容納又多又大的泥塑木雕,空間必須增擴,這是我國唐宋時期建築巨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明代大殿儲存至今,雖經後代多次修葺,主體沒有改變。分析各部做法,我們推測,洪武重建的大殿為七間五進,副階周匝,永樂中再使南北簷加深一進。對崇禎時“殿柱悉易以石”的記載,似應理解為將殿中仍為木質的部分柱子改成石質,而非指此前殿柱悉為木質。庭前小石塔都很好地儲存下來了,小池則於近代被填平。

圖7-7 戧脊端頭的草龍

(方擁 攝影)

[它是閩南古建築的另一主要特徵。此種造型中如果沒有龍頭,便為草花。其來源顯系古代卷草,但怎樣演進至此尚不明瞭。與北方的仙人走獸相比,差距何止千里?]

今存的泉州開元寺大殿,宏偉壯麗,其木構架的繁華絢爛,在中國古建築中堪稱罕見。殿內佛座上,五尊高大的佛像以外,還有眾多的菩薩和神將。建築與雕塑渾然一體,散發著震懾人心的藝術氣息。

(待續)

「連載」泉州開元寺:(二)寺院建築的發展

「連載」泉州開元寺:(三)整體的定型

「連載」泉州開元寺:(四)鎮國東塔

「連載」泉州開元寺:(五)仁壽西塔

「連載」泉州開元寺:(六)東、西塔的建築成就

轉載自:《泉州開元寺》,方擁、楊昌鳴撰文,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5年10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