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唐玄宗外逃,卻把城中無數財寶留給叛軍,最後反倒解救了大唐

唐朝經歷過,前衛皇帝的勵精圖治,創造出來的繁榮昌盛時代,再到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唐朝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一個國家,經濟發展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到鼎盛。

“開元盛世”背後的浮靡

在這樣空前盛世裡頭,社會經濟出現了繁盛的局面,但由於封建經濟的快速發展,封建地主階級的崛起,不斷的實行土地兼併破壞軍田忌,從而導致大量的百姓過著流離失所,遷徙流亡的生活。然而作為國家領袖盤旋中卻在最繁盛的時期開始沉迷於酒色之中,放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國家資源,使得人民的負擔不斷的加劇,催化了社會的矛盾。

唐玄宗即便沉迷於後宮美色,但是卻怕太子勢力崛起,篡權謀位。當時為了國家盛世局勢和穩固朝局,唐玄宗在西北和東北邊疆投入了重兵,設定了10大節度史。可後來他卻發現西北諸節度使均是太子李亨的結拜兄弟,政治立場偏向於太子,怕太子因此而壯大在朝堂的勢力而影響到自己的地位。

為了制衡太子一黨,唐玄宗特意扶植了東北朱諸藩鎮的頭領——安祿山,讓他統帥平盧、范陽和河東三大藩鎮。唐玄宗幾乎是把東北地區的管轄權和軍隊都交給了安祿山。從此安祿山完全成為了唐玄宗王弄權術的工具。為了能夠讓太子權力被壓制,唐玄宗不斷地給安祿山加官進爵,以達籠絡安祿山為目的,還將它分為東平郡王。

唐玄宗年事已高,心有力而力不足,還沉迷於美色,卻又不肯放棄手中的無盡權力,整天疑神疑鬼,生怕太子權勢過高而謀權篡位。可他一直扶持的安祿山,卻忘記了他也是一頭野心勃勃的野狼。他這樣可笑可悲的心態合作法,成功壓制了太子李亨成長成為優秀帝王,卻也助長了臣子稱王的野心。

唐玄宗對於安祿山的寵愛,其實都是虛假的,只是想要溫水煮青蛙,一個是溫水一個是青蛙,都在唐玄宗這把乾柴烈火慢慢煮開煮熟。想著自己能夠一勞永逸掌握全域性,可是他卻忘記了,翻滾的水很容易燙到手。

“安史之亂”可笑可悲的因果

隨著唐玄宗的一天天老去,安祿山和李林甫合謀,想要廢掉太子,可惜唐玄宗卻只是多次敲打太子,並沒有想要廢除之意。安祿山也開始反應過來,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和自己所處的危險境地。於是安祿山開始每天裝瘋賣傻,利用他外表的圓潤、矮小的形象,表現出一副憨厚、無害的模樣。暗地裡卻在偷偷地換掉河北諸藩鎮的將領,不斷地安插自己的人潛伏進入其他藩鎮。

在被宣召入朝的路途中,安祿山一直在暗中觀察周圍的山川地勢,準備隨時起兵造反。後來因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對他的敵視,導致安祿山的危機感爆棚,不得不提前點齊20萬精兵悍將,起兵造反。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開始,安祿山於范陽造反,掀起長達8年的戰亂,粉碎了大唐的盛世局面,唐玄宗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由於唐玄宗錯估了局勢,對於其他藩鎮軍隊的壓制和猜忌和因當時長期處於太平盛世,國富民強,許多戰士,久不練兵,民不習戰,平日缺少訓練,嚴重缺乏軍事經驗,從而一見到身經百戰的河北鐵騎就潰不成軍,一退再退。

安祿山就此一路攻克到洛陽,直逼長安。因長安地勢不易防守,唐玄宗快速決定放棄首都逃亡巴蜀,而在逃亡的過程中,由於國庫堆積的珍寶無法帶走,有官員建議把其燒掉,而唐玄宗卻說都留給安祿山,怕了反賊進京之後向老百姓斂財。“

不要燒,都留給安祿山吧,安祿山入城沒有糧食肯定會去搜刮百姓,朕不願再累及子民了

”。

可能是唐玄宗在逃亡之際頓時大徹大悟,明白是因為自己的愚昧無知和狂妄自大的想法,給百姓帶來了不可避免的沉重傷害和財產損失。因此查詢中在逃亡之際還一直不忘行善積德救助百姓“

不可讓吾百姓白白獻食

”。這是唐玄宗在逃亡之際比較匆忙,全軍所備食物不夠,逃亡途中,全軍上下飢渴難耐。

有民眾看到之後想要給軍隊獻上食物,可是唐玄宗卻拒絕百姓的好意。在大軍逃到蜀地透過便橋之際,原本戰士想要斬斷便橋繩索,防止敵軍追擊。可是唐玄宗怕逃亡的父老鄉親因此錯過時機而被叛軍殺害,吩咐停止燒橋。

無心插柳柳成蔭

因唐玄宗的這些善舉感動了老百姓,同時得到百姓的擁護和支援。可惜當時唐玄宗年事已高,在這場逃亡中已筋疲力盡,力不從心。因此在公元756年,70歲高齡的唐玄宗宣佈退位,把天子之位和天下兵馬都交給了太子。太子李亨在光中父老的全力支援下成功繼承皇位,遙奉玄宗為太上皇,改元志德,史稱唐肅宗。

因唐玄宗最初善心的無心插柳,給安祿山留下一大批財富,使得以安祿山為首的叛軍進駐長安收羅珍寶之後,就開始沉迷於就是美酒佳人,日夜縱酒之中,忘記了要追擊正在逃亡的唐玄宗父子,給唐玄宗預留出了逃亡和穩固局勢的時間,最後唐肅宗李亨在軍隊和百姓的支援下,公元757年10月的睢陽之戰後,唐朝最終得以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