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中國歷史上被嚴重低估的帝王,在位25年,四方外族皆聞風喪膽

在中國歷史上,有一類君主總是在王朝的生死存亡,或者是在一個朝代急速走下坡路的時候出現,他們勵精圖治,掃清了政治上的障礙,控制住了當前的局面,使國家在這一段時間內免於衰落和滅亡,這一類君主也被稱為中興之主,然而他們的名字往往不是那樣耀眼,甚至消失於歷史的星空中。

漢宣帝劉詢在位25年,文治武功都佔齊了。他為國家的江山社稷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一是徹底搞定匈奴,二是開闢西域都護府,三是設立常平倉,四是解決民生問題。

漢宣帝劉詢(前91-前49),即漢宣帝,本名劉病已,字次卿,即位後改名詢。昌邑王被廢后繼位,在位25年,病死,終年42歲,葬於杜陵。劉詢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選用賢能,文武將相、史官名吏人才輩出。他體會百姓疾苦著力為人民減負,鼓勵農業生產。重視朝廷吏治,遵循治國之道應以霸道、王道合治,反對儒術。

眾所周知,從漢武帝時期開始,大漢王朝賭上了國運與匈奴歷盡了人類歷史上最殘酷的血戰,這場農耕文明與草原文明的第一次全面交鋒,最終以漢朝的全面勝利而而告終。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漢武帝雖然擊敗了敵人,但漢王朝最終也被拖到了崩潰的邊緣,而漢宣帝即位後改變了漢武帝的用兵策略,實施疲敵之策,首重情報,次興外交,強兵勤政。組建了兩漢史上規模最大最強的騎兵兵團,專門對匈奴進行征伐,燒光匈奴的草場,搶光匈奴人的牲口,為匈奴的內亂埋下了發芽的種子,從而最終將匈奴徹底降服。

不但如此,漢獻帝開疆西域,平定西羌地區,立下赫赫戰功,它利用西域諸國之間的矛盾實行遠交近攻的戰略,數10年間將西域36國全部征服,納入漢朝版圖,面對西羌的叛亂,他果斷用兵鎮壓,利用屯田之計最終將槍上百部落全部納為了附庸。

漢建國150餘年前所未有之舉,曾是漢武帝傾全國之兵都尚未達成的願望。自此之後,東自車師、鄯善;西抵烏孫、大宛,西域等邊疆小國全部納入漢朝疆土之列,而張騫之始,鄭吉之終,漢武帝畢生的願望,在漢宣帝時期實現了

漢宣帝在位25年,除去霍光輔政的那六年和奪權的那兩年,他真正獨自主政的時間只有17年,可是漢宣帝在這17年間完成了歷史賦予的中興偉業,將漢昭帝中央政府留下的一個剛剛較為穩定的國家帶入了盛世並推向了鼎盛。相比之下,漢朝從文景之治到漢武盛世,用了七八十年才完成了治世,盛世,並達到鼎盛,但是後來的漢宣帝僅僅只用一代人17年的時間就做出了這三代帝王的功績

由此可見漢宣帝的雄才大略比起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這三個傳統史學界認為的中國最傑出的三位君主也是毫不遜色,所以漢宣帝是一位被低估的皇帝,他它的中興之舉也是歷史上最特殊的一次。他創造了一個令當時的世界讚歎,令後人嚮往的鼎盛的西漢王朝,而漢宣帝作為其江山的實際第一位繼承者,可以說是在武帝的建樹上再建高樓。漢宣帝非凡的武功和謀略之道,在歷史帝王中堪稱罕見,其為人追求事當務實,深知‘’兵者,兇器也‘’的道理。更明白,要想‘’不戰而屈人之兵‘’,必先強其國,所以,漢宣帝首重文治,次興武力,把外交謀略與軍事經濟實力運用到了極致。

此外,漢宣帝本人比漢武帝更加含蓄,沒有漢武帝那麼強烈的‘’表現慾望‘’。宣帝早年在民間長大,甚至經歷過漫長的牢獄之災。這樣的經歷,在帝王之中是‘’特此一家,別無分店‘’的。

獨特的成長環境讓漢宣帝成為一個真正理解百姓,能站在百姓立場去思考為政利弊的人。他本名劉病已,百姓為了避諱,在實際生活中多有不便,為此,宣帝才將自己的名字改為‘’劉詢‘’。漢宣帝不是電視劇裡的常客,此前又有漢武帝這樣的大山,相對顯得名氣較弱,但他的能力絕對不差,他延續了西漢的輝煌,將西漢霸業推向歷史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