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推網

選單
歷史

八大晉商為何集體覆滅

在談及晉商覆滅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晉商是如何崛起的。畢竟晉商的滅亡不僅僅是自身的原因,外部環境的變化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晉商發家史:

晉商在明朝中後期已經崛起,原因簡單來講,就是佔據天時、地利與人和。

明朝為了抵禦北方蒙古軍隊,在邊境地區從東到西設立了九座軍事化重鎮,部署了近百萬軍隊、三十多萬匹戰馬。人吃馬嚼,需要消耗大量糧草。

當時明朝政府動用社會化力量為邊疆輸送糧食,作為報酬,給予商人鹽引。山西距離邊疆近,太原就是九邊之一,晉商靠糧——鹽貿易積累了第一桶金。這就是天時和地利。

再來說人和。對山西地理有大概印象的都知道,山西山地多,太行和呂梁山分列東西,可耕地面積少。簡單來講,人多地少,並且土壤貧瘠,光靠種糧食養活不了這麼多人,只能外出經商謀生。並且古代宗族觀念濃厚,晉商也傾向於用家族子弟來照看生意,這就形成了一代又一代的晉商接力發展。

當時除了晉商之外,還有秦商,就是當時的陝西商幫。商幫換取了食鹽後,就北上去售賣。陝西在西邊,透過殺虎口北上,商業範圍在蒙古地區;山西在東邊,透過張家口北上,商業範圍在東北地區,主要是後金一帶。所以當時晉商和後金貴族的商業關係很好,並獲得了信任,這就為晉商在清代成為皇商埋下了伏筆。

後來明朝政府鹽引超發,鹽引總數已經超過了年產鹽量,很多商人拿到鹽引之後也換不到鹽,耽誤了糧食輸送。明朝政府直接取消了鹽引換糧,直接賣鹽引,然後再用銀子買糧。晉商在失去了糧換鹽引了生意後,馬上又發現了一筆買賣,就是茶葉貿易!

因為經常北上做生意,他們知道北方高寒地區人們對茶葉的鐘愛。到了清朝,18世紀中葉開始,晉商獲得了大清與沙俄之間的茶葉貿易壟斷權。

任何一種生意,只要涉及到壟斷,就意味著暴利。實際上,晉商完成一次對沙俄的茶葉出口,獲利超過100%!根據後人統計,在上百年的茶葉貿易中,晉商總共收入上億兩白銀。

但即使這麼多錢,依然沒能擋住晉商的覆滅!

晉商滅亡原因:

一:重農抑商的社會環境。

雖然晉商的中外貿易搞得有聲有色,太谷縣甚至成為當時的金融中心,但整個社會依然是重農抑商,並且帶來的影響是顯而易見,比如說當時晉商賺到錢之後不是再投資,而是在老家買宅買地;或者將銀子埋在地下,如果家族碰到困難再啟用等等。

二:晉商後期的內部腐化。

晉商家族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並且在外生意還有同鄉照顧,所以非常容易就發家致富。俗話說,飽暖思淫慾。這就導致了大量晉商的自甘墮落,比如說吸食鴉片、賭博、買官炫耀等等。

三:外部環境的變化。

首先是清政府成為了西方列強的半殖民地,晉商在清俄之間的茶葉壟斷地位被打破。當時沙俄在通商口岸獲得了貿易特權與關稅特權,其深入湖廣地區收購茶葉,然後運到本國販賣。而晉商由於要向清政府繳稅,茶葉成本已經超過俄商,競爭力下降。

其次外蒙古事實上獨立。當時主要的邊貿城市恰克圖外蒙古與沙俄邊境。外蒙古事實上獨立後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沉重打擊了外國商人,比如外國人借給蒙古人的債務,一律廢除;提高關稅;向外國人徵收人口稅和職業稅;外蒙古禁止中國銀幣流通,晉商的票號業務被迫退出。可以說,晉商在外蒙古的積蓄毀之一旦。

四:晉商的政治任務

晉商依靠清政府成就輝煌,其滅亡也與清政府的毀滅關係巨大。到了王朝後期,晉商實際上已經成為王朝經濟支柱。

戰爭中,晉商需要籌集軍餉、輸送糧草;戰爭失敗後,晉商還需要幫助清政府償還外債。到了清朝末期,財政入不敷出,所以政府開始賣官賣爵,當時叫“捐納”。你給錢,我給你官。晉商總共捐出近200萬兩白銀。

清政府還向晉商大量借債,但後來清朝滅亡後,債務無法收回。更重要的是,晉商是清政府政權的寄生,和清政府是同氣連枝的,清政府滅亡了,晉商怎能有好結果?北洋政府查封山西票號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

五:時代的轉向

清政府後期已經北洋軍閥時期,經濟已經轉向了東南和東部沿海城市,上海、廣州、南京等。依靠壟斷而形成的邊境貿易不能維繼。

茶葉貿易特權被打破後,晉商的票號業務在西方更先進金融制度的衝擊下也毫無優勢可言。可以說,晉商的輝煌只是封建制度下的財富增殖,並沒有推動商業內部的變革。其滅亡也不能說是偶然。

總的來講,晉商的滅亡是多種原因綜合的結果。晉商雖然滅亡了,其精神仍在,留給世界的傳奇仍在,給後人的思考與啟發仍在。